信马由缰话当年·我的生活琐记(四)

本文作者:张孝


手巾认馒头

1969年严冬,我们察右中旗乌兰牧骑一行20来人,头戴羊皮帽,身穿白茬短皮袄,脚蹬笨重的大头鞋,在肖连丛指导员和赵继先队长的带领下,带着自备马车,从科布尔镇出发,经由七苏木、乌兰、永太宫,到金盆地区慰问演出。最先从梁下的旗石棉矿下营子加工厂开始,住农户,吃派饭,一路向东,演出前行。数九寒天,冰天雪地,都是露天演出,上场衣服又不能穿得太厚,那份冷罪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全体队员凭着年轻力壮,火力旺盛,敢与严寒抗争,冻并快乐着。

乌兰牧骑全体队员1970年元旦合影,二排右三是队长赵继先,右四是指导员肖连丛,右五是本文作者,右六是队员侯玉。

我吹笛子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凝水,二是冻手。先说凝水。笛子在寒冷的空气中变得冰凉,而吹进去的是热气,冷热相遇,瞬间在笛管内凝成水珠。这种水珠仅在笛管内还好说,要命的是笛膜上也有,笛音立马大变,甚至吹不出声来。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赵队长告诉我一个办法,把火柴盒撕开,中间烫一个麻子粒大的小洞,对准膜孔缠在笛管上,贴上笛膜,就又能吹了。一个冬天下来,都是这样做的。至于什么原理,也未探究。再说冻手。吹笛子是不能戴手套的,薄了不御寒,厚了不能吹,只能裸手吹奏。解决冻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间歇时把手伸到嘴边,快速呵气,应急取暖,这种方法只能暂缓一时,过后寒冷更甚。另一种方法是双手快速对搓,加快手指血液循环,增强抗寒能力。在实际吹奏中,往往是双管齐下,先用前一种,紧接着采用后一种。说来也算幸运,一个冬天下来,手指没被冻伤。

记得在梁下最东的转经召大队演出后,第二天直奔辉腾梁腹地珠莫太。爬上甘沟子十里陡坡,人们已累得气喘吁吁。到了梁上,又遇到更加寒冷的考验。梁下还是晴天亮瓦,梁上则天连地,地连天,天地一色,灰蒙蒙一片。西北风吹到脸上,像无数绣花针刺一般。人们皮帽沿面部一圈结上了厚霜与冰挂,眨眨眼睛,上下睫毛一粘一粘,就要冻住一般。脚下是厚厚的积雪,我们倒顺交替,深一脚浅一脚地蹒跚前行。看,人人面前呼出一大团有节奏的白雾;听,脚下是嘎吱嘎吱多声部的交响。多么浪漫,多么富有诗意。由于没有太阳的参照,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也不知到了什么钟点,反正是人困马乏,饥肠辘辘。总算到达目的地,先在一个大房子人家休息,队员们各自整理随身携带的挎包。一位队员从包里掏出一个约二三两面大小的馒头,我急忙喊着:“给我掰一块,饿坏了!”话音刚落,引来哄堂大笑。原来哪有什么馒头,是早晨洗脸用过冻成一团的白毛巾。侯玉取笑我这个近视眼说:“张孝的眼睛没一齁,手巾认成大馒头!”这个笑话在队内传了很久。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该文作者1948年出生,察右中旗人。集宁一中1967届高中毕业生,返乡知青,现定居呼和浩特市。

【本期幕后】

策划:楚楚

编辑:楚楚

校对:图图

(0)

相关推荐

  • 钱浩梁生前最后一场演出!50多年过去风采依旧!

    钱浩梁生前最后一场演出!50多年过去风采依旧!

  • 钱浩梁生前最后一场演出!令人怀念

    钱浩梁生前最后一场演出!令人怀念

  • 我的战友黄末

    ​        多年失联的部队战友黄末终于联系上了,这可是一位传奇人物. 认识他是在部队刚刚开到川北,连里准备组建宣传队,我被调来了.因为部队在四川,连部考虑,宣传队的节目,一部分要面对老百姓,所以 ...

  • 纪实散文 | 芳华未老俏夕阳

    芳华未老俏夕阳 9月24日俏夕阳老年秧歌队赴宇宙地镇敬老院慰问演出,这是队员们自发组织的献爱心活动.队长邱瑞老师盛情邀请春雨姐随队同行,奈何她人在赤峰,虽有意观摩助阵,却分身乏术,一筹莫展之际,姐姐向 ...

  • 将军的儿女

    三女一台戏,这话是谁总结出来的?我真佩服这句话的精辟.我六十年代当兵在宣传队接触了这几个女兵,守着30多个小爷们,她们疯狂起来如同旁若无人.队里差不多有一半男兵让她们给镇住了.平时威猛强悍的一群小爷们 ...

  • 栾云平、杨九郎与六队成员聚餐,网友:张鹤伦半个月工资又没了

    10月8日,德云六队队长张鹤伦在深夜晒了三张聚餐的照片,并配上了这么一段文案,<上课了4>之后的小聚餐,感谢栾云平.杨九郎.尚九熙来六队玩耍.与此同时,张鹤伦表示尚九熙有事,没有参与聚会. ...

  • 赵德发——援越抗美中的铁道兵宣传队员

    [援越抗美55周年]专投 援越抗美中的铁道兵宣传队员 文/一支队三大队(铁七团  )  赵德发 援越抗美部队入越后,中央为了活跃援越部队中的文化生活,派出了许多文艺团体到部队.当时分配到三大队的是吉林 ...

  • 信马由缰话当年 · 我的生活琐记(十七)

    本文作者:张孝 在清华长庚住院 三个多月前,一天早晨起床,突觉右下腹部撕裂性剧疼.咬牙坐起来,过一会儿疼痛消失.手摸疼处,并无异常,没当回事.第二天起床,又是一阵剧疼.部位与昨日相同,疼痛更甚.坐起身 ...

  • 信马由缰话当年 · 我的生活琐记(十六)

    本文作者:张孝 信马由缰话当年 · 我的生活琐记(十五) 信马由缰话当年 · 我的生活琐记(十四) 有趣的童年(下) 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玩耍中一步步认识世界,熟悉环境,结识朋友,增长知识,锻炼身体 ...

  • 信马由缰话当年 · 我的生活琐记(十五)

    本文作者:张孝 有趣的童年(中) 童年的后大滩,冬天似乎雪比现在多,天比现在冷,室内取暖成了人们的一大难题.入冬不久,家家户户窑洞的后墙和与之相连的弓型窑顶就开始结冰,说它是冰,又不像地面上的冰那样光 ...

  • 信马由缰话当年 · 我的生活琐记(十四)

    本文作者:张孝 有趣的童年(上) 我的籍贯是凉城县永兴镇板城村.3岁那年,父母决定带着爷爷.姐姐.哥哥和我一家6口人,赶着牛板车上后山.当时后大滩地广人稀,主粮是小麦.莜麦和山药(土豆),吃的比前山好 ...

  • 信马由缰话当年 · 我的生活琐记(十)

    本文作者:张孝 师生聚会 近些年来,"聚会"一词使用量陡增,参与者日众.诸如师生聚会.战友聚会.工友聚会.知青聚会.老乡聚会,等等.这些聚会目的基本一致,不外乎怀旧续新,增进友谊. ...

  • 信马由缰话当年 · 我的生活琐记(九)

    本文作者:张孝 走进集宁一中 1964年,我考入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中学.享受处级待遇的集宁一中.那时的大乌盟共辖18个旗县市,300万人口,包括后来划归包头市的土右.固阳.达茂和划归呼市的土左.托县.和 ...

  • 信马由缰话当年·我的生活琐记(八)

    本文作者:张孝 疮疤勾起的回忆 每当我晚上脱衣睡觉,特别是洗澡的时候,就看到身上的一处处疮疤,大腿有,小腿有,左腿有,右腿有,就连后背虽然看不见,但用手指也能摸到一个深陷的小坑,那也是留下的疮疤.这些 ...

  • 信马由缰话当年·我的生活琐记(七)

    本文作者:张孝 我的小学时光 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巴音乡的蒙独脑包村度过的.我家在村的南头,再往前二三百米是一所一至四年级独人班初级小学.除本村学生外,周边喜家卜.黑土坡.南梁.脑包洼的学生也在此就 ...

  • 信马由缰话当年·我的生活琐记(六)

    本文作者:张孝 夜传最高指示 我是集宁一中1967届高中毕业生,赶上文化大革命,在校多呆一年,1968年夏天离校返乡.回来后挺受社员欢迎,说村里多了个文化人.由于年龄适合,成分又好,理所当然地被列为基 ...

  • 信马由缰话当年·我的生活琐记(五)

    本文作者:张孝 爱开玩笑的父母官 我的家乡乌素图公社有个父母官叫韩礼,兴和人,中等身材,紫棠长脸.他是前任公社党委书记冯世礼调走后,由副扭正,成为党委一把手的.他工作能干,待人热情,善于联系群众.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