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法的范例】“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了拟人还是通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应是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
用通感把杏花的无声的姿态和色彩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让人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
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因为红杏是物,不可能有人的一些行为,而富于它人的行为
钱钟书在《通感》中也引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和苏轼“小星闹若沸”(《夜行观星》)云:“宋祁和苏轼所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绘成好象有声音,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两句都是‘通感’或‘感觉移借’的例子.”“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身等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通感的各种现象里,最早引起注意的也许是触觉和视觉向听觉里的挪移.……好些描写通感的诗句都是直接采用了日常生活里表达这种经验的习惯语言.……不过,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有更深刻、更细致的体会,因此也需要推敲出一些新颖、奇特的字法,例如前面所举宋祁和苏轼两句.”
另外,补充一下:
我们认为,通感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手法”,不同于比喻,但是在运用通感的时候,一般兼有“比喻”的修辞格.
通感应是一种修辞格,与比喻、移就、比拟是并列的,它们之间并不互相冲突;如果一个句子有了通感,又有比喻或移就或比拟,这是兼格.修辞学上一直是承认有兼格存在的;即便是一段文字同时使用“通感”和“比喻”这两种修辞格,也可从钱钟书先生《通感》中的又一段文字里得到间接的证明:“我们《礼记》里的《乐记》有一节极美妙的文章,把听觉主要跟视觉拍合:‘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通 “坠”),止如槁木,倨如矩,句如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乐记》里那一串体贴入微的比喻,使亚里斯多德的枯燥、粗略的说法相形见绌,同时也比后世诗歌里一般对声音的描写多一层曲折.……也许不但指听觉通于视觉,而且指听觉通于肌肉运动觉:随着声音的上下高低,身体里起一种‘抗’、‘坠’、‘攀’、‘落’的感觉.”钱先生这里就认为《礼记》中的那段文字既有通感,又是比喻.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一册《散文二篇》第四题在比喻中谈及通感,题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其中有两个比喻,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明与暗的变化,你觉得这样的比喻合理吗?为什么?”可以肯定是合理的,合理在这种比喻的相似就是感觉的相似.这说明了教材编者也认为通感和比喻在这样的句子里完全可以同时存在,而不是认为只有通感而没有比喻,或认为只有比喻(或叫“特殊的比喻”)而没有通感.
这样,像“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应是兼用比喻和通感两种修辞格,是把“通感”的感觉用比喻句的形式表现出来;“红杏枝头春意闹.”——应是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甜柔的笑声”——应是兼用移就和通感两种修辞格,是把“通感”的感觉用移就的谴词方式来表现;“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父亲的鼻子直叫唤.”——应是兼用比拟、通感、移就三种修辞格.从直接把“香味”当成能“叫唤”的人来写的角度看,是拟人,属于比拟;从“响亮”不寻常地去修饰“香味”的角度看,是“移就”;从把感诸嗅觉的“香味”诉诸听觉能感受的“叫唤”、把感诸嗅觉的“香味”诉诸听觉或视觉能感受的“响亮”的角度看,是地道的“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