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全文带翻译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以下是由阳光网小编整理关于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译文

  孙子说:凡先占据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主动安逸,后到达战地而疾行奔赴应战就紧张、劳顿。因而,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设法调动敌人而自己不为敌人所动。能使敌人主动上钩的,是诱敌似利;能使敌人不能到达预定地域的,是制造困难阻止的结果。敌人闲逸,就想方设法使它疲劳,敌人若饱食,就设法使它饥饿,敌人安稳,就使它疲于应付。

  在敌人无法紧急救援的地方出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条件下进攻。行军千里而不劳顿,因为走的是没有敌人的地方;进攻一定能得手,是攻击敌人不设防的地方;防守必然能牢固,是防守着敌人不敢进攻或不能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使敌人不知道如何防守;善于防守的人,使敌人不知向哪里进攻。微妙呀!微妙到看不到形迹;神奇呀!神奇到听不出声息。所以能掌握敌人的命运。进攻而使敌人无法抵御的,是冲击它空虚的地方;后退而使敌人无法追到的,是迅速得使它来不及追赶。我军想要决战,敌人尽管在高垒深沟,却不得不同我军打仗,因为是进攻它必然要救援的地方;我军不想决战,虽然画地防守,敌人也无法来同我作战,是因为设法调动它,使它背离所要进攻的方向。

  因此,要使敌人暴露原形却不让敌人察明我军的真相,这样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的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这就能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攻击敌人,这样就会造成敌寡我众的有利态势。能做到以众击寡,同我军当面作战的敌人就有限了。敌人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左边,右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处处防备,就整体薄弱。造成兵力薄弱的原因是处处设防,形成兵力集中的优势在于迫使敌人处处防备。

  知道作战的地点,预知交战的时间,那么即使相距千里也可以同敌人交战。不能预知在什么地方打仗,在什么时间作战,那就左翼不能救右翼,右翼也不能救左翼,前面不能救后面,后面也不能救前面,何况军队远者相隔几十里,近者相隔几里的呢?据我分析,越国的军队虽多,又于胜利有何益呢?敌人虽多,可使它无法同我军较量。

  分析研究双方的情况,可得知双方所处条件的优劣得失;挑逗敌人,可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侦察一下情况,可知战地各处是否利于攻守进退;用小股兵力试探性进攻敌人,可以进一步了解敌人兵力虚实强弱。以假象迷惑敌人的用兵方法运用到微妙的地步,就不会露出行迹,使敌人无形可窥,那么,即使埋藏得很深的间谍也窥察不到我军底细,聪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对付我军的办法。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地运用战术,这就如同胜利摆在面前一样,不是平常人所能理解的。人们只知道我用来战胜敌人的方法,但是不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来出奇制胜的。因而,我取胜的谋略方法不重复,而是适应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

  用兵的规律好像水的流动,水的流动,是由于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用兵的规律是避开实处而攻击虚处。水流是根据地形来走流向,用兵是根据情况来采取致胜方略。所以,战争无固定不变的态势,流水无固定不变的流向。能够根据敌情发展变化而采取灵活的措施取胜的人,才叫做用兵如神。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固定常胜的,四时没有不更替的,白天有短有长,月亮也有晦有朔。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出土在临沂。


看过“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全文带翻译”的人还看了:

1.用间篇 第十三-《孙子兵法》全文带译文

2.虚实篇-孙子兵法第六全文

3.军形篇第四-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

4.兵势篇第五-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

5.谋攻篇 第三-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

6.作战篇-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

点击展开全文

(0)

相关推荐

  • 孙子.虚实篇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古代一种用兵作战思想.语源于<孙子·虚实篇>:"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 ...

  • 孙子兵法 第六篇 虚实篇(上)

    "势"是<孙子兵法>全书最重要的一大范畴,"奇正"与"虚实"等均为其所统领.<势篇>已探究了"奇正&quo ...

  • 《孙子兵法》名句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摘自<孙子兵法·九地篇> 解释:把军队置于必死之地,身陷绝境,反而能转危为安.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 ...

  • 虚实篇全文,翻译赏析

    作者:孙武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 ...

  • 流传一千多年的《寒窑赋》,堪称一代奇文,全文带翻译值得收藏!

    北宋传奇状元宰相吕蒙正有一则流传了1000多年的<寒窑赋>. 如今读来,朗朗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称一代奇文.

  • 《荀子》修身篇全文及翻译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 ...

  • 孙子兵法谋攻篇 谋攻篇全文 孙子兵法谋攻篇翻译

    三.谋攻篇 [原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

  • 孙子兵法 第六篇 虚实篇(下)

    [原文]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①,作之而知动静之理②,形之而知死生之地③,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④.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⑤.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 ...

  • 孙子兵法 第六篇 虚实篇(中)

    [原文]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①.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②: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③,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④. [注]①"进而不 ...

  • 《孙子兵法》全文十三篇解释及翻译

    [始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

  •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珍藏版)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 [篇目提要] 虚实二者迥异,然为兵法所用又归于一:作战必须支配敌人,而不为敌人所支配.行军作战要避实击虚,这样就能将自己的兵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取得主动权.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