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本源:中国画与西洋绘画审美区别,中国画强调“以形写神”
中国画与传统西洋绘画同样具备“外师造化”的艺术本源,然而它在其具象造型的外在形态里,强调“以形写神”的观照态度,注重“以象取意”的表达方式;中国画家将画面视觉图像背后的寓意或隐喻意义,即“意象”之象征意义(所谓“能指”背后的“所指”意义),视为艺术旨趣和“中得心源”之所在,甚至以此作为中国画的审美规范与内在诉求,从而凸显出它与西洋绘画殊为有别的品格特色。
从古代的画工画、院体画到近古的文人画,包括工笔的画面形态与写意(或笔意)的画面形态,以及两者兼容的画面形态,中国画在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别或画法上尽管千变万化,而上述的审美规范与内在诉求却基本不变,其独具的品格特色亦依旧存在。
《印度献花舞》
我国艺术界已开始第一阵敦煌热,不少著名画家如张大千、常书鸿等先后去敦煌莫高窟朝圣。叶浅予从敦煌画的摹本中获得传统人物画的笔墨灵感,移用于他的印度舞画,设色、造型以至手指关节的画法,都使人产生观佛像画之感。他20世纪40年代所画的印度舞,设色凝重,线条工细,有壁画风。如他的《印度献花舞》,画中舞女右手持鲜花,左手举起,低头,鲜花半遮面,白色小上衣和印度纱丽,随着舞动勾勒出美妙的富有节奏感的线条,双脚微露。从用色、用线、造型方面来看,画家明显受中、印两国壁画的影响。
《夏天》
《夏天》,画作半工半写,表现的是一位站在玉米地里的老农,对着自己的丰盛收成露出会心的微笑。此画具有黄金式的稳定、平衡且通透的构图,线条的疏密与用笔恰到好处;人物姿态重心协调,含蓄内敛;敷色淡雅、规范,是学院派的经典风格。
《中华民族大团结 之舞》
《共饮一江水》
《延边长鼓舞》
《夏河之秋》
“以形写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叶浅予在谈到自己的舞蹈画时,将其最大的特点总结为“要生动、要传神”。“舞蹈形象有这么一个特点,要在静中取动,动中取静,动与静的结合,主要是静。
《凉山舞步》
叶浅予注重白描,重视线的表现力,始终恪守中国画的这一造型原则。
《舞台形象》
叶浅予的舞蹈戏曲人物画完美地阐释了中国画“形、神、线、意、趣”的传统审美观念,完美地继承了中国减笔写意推崇的“妙于形似,状简古,至有余意,尽藏笔画内”的简约之美。徐悲鸿更是撰文高度评价:“浅予之国画一如其速写人物。此在国画上如此高手,五百年来,仅有仇十洲、吴友如两人而已,故浅予在艺术上之成就,诚非同小可也。”
《印度装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