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筑设计40年
↑深圳最高的建筑:平安金融中心,2016年建筑设计:KPF深圳事务所(摄影:Tim Griffith)
深圳是人类建城历史上的一个特例,这座只有40岁的城市仿佛在一夜之间由人“造”成,与历史悠久的北上广被共同划进一线城市。深圳特区成立以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实现了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发挥着国际创新城市的引领作用,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20世纪90年代,师雷姆·库哈斯在他一千多页的建筑书籍《小,中,大,特大》中以很大的篇幅讲述珠三角和深圳。此书被视为建筑系学生的圣经,吸引了不少当时在海外读建筑的中国学生回到深圳发展。短时间的快速迭代使深圳的建筑形式比其他城市更加多元丰富,它是中国300米以上高楼数量第一的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建起了我国第一座摩天大楼国贸大厦,掀起了一场高度竞赛,在这座城市里,已经建成的300米以上的大楼有16座,最高建筑平安大厦已达592.5米。雷姆·库哈斯、斯蒂文·霍尔、矶崎新等国际知名建筑师也被这座拔地而起的城市所吸引,在深圳打造了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大楼、万科总部中心大楼、深圳文化中心等地标建筑。深圳同时还是代表城市共生状态的“城中村”建筑的发源地,城中村的出现虽然饱受争议,却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特大城市的人口爆炸增长,是促进深圳城市化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存在。这些千差万别的建筑从不同层面反映着深圳的特色。
↑深圳音乐厅,2007年 建筑设计:矾崎新工作室
这座城市虽然年轻,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远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城市。深圳是一座设计出来的城市,建筑设计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深圳何以从一个默默无闻、仅有3万人口的岭南小城,通过设计和规划建设成一个极具代表性、备受瞩目、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级国际大都市?在城市设计层面,这座城市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深圳具有怎样的特质,吸引最优秀的建筑设计师群体在此施展拳脚,为这座城市不断创造革新和更多可能性?我们从它的发展史开始说起,从不同时期来到深圳的建筑师的故事说起,他们的经历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他们都被深圳的生命力、活力、创造力所吸引,在不同时期从不同地方来到深圳,在这里扎根,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参与和践行者,在这个飞速向前的大时代里写下了自己的深圳故事。我们试图从他们讲述中,探寻深圳城市发展奇迹的诸多答案。短短40年间,深圳建筑设计经历了大致四个发展阶段。1980年代起步,1990年代萌芽开拓,2000年代蓬勃发展,2010年之后开始提质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深圳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1979年至1990年,是深圳基础建设大规模迅速启动的时期,这一阶段催动了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需求,进而形成专业的意识。其中港口建设成为深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对外贸易,港口先行。”蛇口工业区的港口建设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案例,这是中国首个出口工业加工区。港口之外,深圳市的多个重要建筑也在这一时期陆续启动。这一阶段,许多北京建院的建筑师、工程师来到深圳,设计了大量建筑项目,奠定了深圳建筑设计院雄厚的技术基础。
↑深圳发展中心大楼,1992年 建筑设计:华森建筑设计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建筑设计总院总建筑师孟建民正是这个时期众多来深建设者的其中一员。1991年,博士毕业后留在东南大学任教的孟建民,率学生团队到深圳大学做毕业设计并进行项目合作。彼时深圳改革开放的前沿创新精神吸引着他,在深圳校友、东南大学本校的支持下,成立了东南大学设计院深圳分院。1996年,他在东大深圳分院的任期届满,恰逢深圳建筑设计总院对社会公开招聘院长一职,他果断应聘。回忆当年选择深圳的原因,孟建民说,“我清楚地感受到深圳拥有很好的创作平台,机会也相对的多一点,所以我选择留下来。”在加入深圳建筑设计总院至今20多年的历程中,孟建民主创设计完成了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检大楼、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多个深圳地区的重要项目。作为特区建设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在孟建民看来,深圳不像国内其他老城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这些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脉,城市中的保护建筑和区域也很多。在深圳,拥有历史的建筑屈指可数,许多设计师都放开手脚进行充分发挥,所以它是一座具有现代化特质的新兴城市。孟建民认为,深圳建筑文化的核心就是创新,正是因为它的“新”,才能够摆脱传统文化的包袱,建筑创新,面向未来。
↑深圳能源大厦2018年 建筑设计:BIG建筑事务所
1980年,由建设部建筑设计研究院和香港森洋国际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在深圳落户,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建筑设计企业,也是真正与深圳共同成长的一家公司。华森从最初仅有7人的小团队发展到深圳市行业龙头企业,几十年来创造了深圳许多个“第一”:第一座五星级酒店“南海酒店”、第一座钢结构超高层办公楼“深圳发展中心大厦”、第一座综合医院“北大中心医院”、第一座体育馆、体育场等公共建筑。可以说,深圳经济特区是华森诞生发展最重要的环境条件。高速发展的经济和高起点的城市定位使得建筑设计行业迎来了黄金时代,华森在80年代参与建设的许多公共建筑,代表了深圳在特区建设初期的城市形象。
这一阶段落地深圳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设计企业还包括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华艺成立于1986年,在香港注册,立足深圳经济特区,历经三十余载潜心耕耘,创作完成了数百项高质量建筑作品,如深圳罗湖火车站、深圳赛格广场、深圳发展银行大厦、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有线电视枢纽大厦、深圳天健创智中心、深圳中海油办公楼等,深度参与并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市建设和高速发展。
萌芽
深圳特区的第二个10年,是建筑设计的萌芽阶段。这个崛起中的城市对建筑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它的发展速度和自由市场氛围感染了一批南下的建筑设计师。这一时期深圳涌现出了大批民营设计企业,打破了原有国有体制的单一性,出现了外资、海外归国留学生组成的团队,民营企业百花齐放的丰富生态。
1993年,在法国留学的建筑师冯越强第一次回国,那时的深圳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充满朝气,冯越强发现,和当时在国外生活对比,深圳有很多同质本源的东西,比如城市的开放度、文明等等,这些都吸引着他。1997年,他在巴黎成立了欧博设计公司,1998年,他带着欧博落地深圳,也得益于深圳的开放,欧博进入深圳后便开始承担了一些重要的项目,包括入选《深圳当代建筑》45个代表性建筑作品之一的华侨城生态广场。在冯越强看来,设计师们与深圳的关系可以描述为“相互成就”。
图左↑深业上城LOFT 建筑设计:孟岩,刘晓都(URBANUS都市实践)(摄影:曾天培)
图右↑蛇口浮法玻璃厂主入口改造设计 建筑设计:NODE南沙原创
URBANUS都市实践的联合创始人、建筑师刘晓都和孟岩也是在这一时期来到深圳。他们与北京的王辉共同创立的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团队之一。1998年,在美国工作生活的刘晓都经同学介绍,来到深圳做建筑项目。刘晓都被深圳的年轻和活力所吸引,便在深圳扎下了根。1999年三人创立的都市实践,以城市的视角去看待建筑和建造问题,以践行者的身份介入到这样一个人类历史几乎没有过的快速成长的城市中去。在深圳耕耘的二十多年,他们设计了大芬美术馆、深业上城LOFT、华侨城文化创意园等十几个能够代表深圳当代建筑的优秀作品。都市实践还同时进行大量的城市研究工作,是最早关注城中村和高密度等城市问题的建筑师。他们策展的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更成功聚焦城中村问题,以重点公共空间改造及公共活动的引入来激活和推动南头古城重生,引起广泛关注。
“我们来的时候,深圳正好在一个积累的转折点上。前二十年的积攒在这个时候开始四面开花。”
蓬勃
2000年是深圳40年的一个分野,之前的深圳还相对分散,之后的二十年是真正高速发展的时期。2000年之后的十年,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住宅私有化、商品化进程加快,地产开发市场向城市居民推销新的生活方式,创意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深圳也开始进行国际招投标、容纳世界各地的奇才来到深圳,进入蓬勃发展之态。在刘晓都看来,2000年初的深圳与其他城市相比,城市的气质和组织结构都相对扁平,政府给予中小型私营企业的自由竞争空间很大,可以通达上下,各行各业都讲求效率和公平的竞争,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成为各地的建筑师们选择深圳、认同深圳、与深圳共同成长的最重要因素。
↑坪山阳台:深圳坪山河南布净水厂上部建筑 建筑设计:NODE南沙原创
这一阶段,建筑师在实践、思想、专业技术方面,包括整个环境的配套方面都愈加成熟,更多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创作风格开始显现,建筑师们也开始关注城市发展的生态问题。2005年,第一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简称“深双”)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举办,探索了与深圳城市发展相关的思想和概念,尤其关注创意文化园区域和城中村。此后,深双成为我国建筑设计领域最重要的作品展示平台。
最近一个十年,深圳的城市建设进入提质优化阶段,规划师和建筑师们的创作开始更多地关注和探索存量空间优化的可能性以及社会包容的问题,如以传统来料加工和电子工业区为主的华强北片区转型成为电子商务一条街;保留城中村格局,逐步改造成人才公寓,实现村民社区和未来开发的多元格局;加强旧工业区的改造升级等。
↑深圳前海现代自贸城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创建人刘珩在2008年带着她的团队来深圳“闯荡”。她觉得自己在深圳的十多年的经历,切实代表着一种深圳的设计理想。“深圳比任何其他的城市都能给予建筑师更多机会,而且这种机会是平等的。”刘珩说。在来深圳的头几年,她的团队在完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通过参与建筑设计竞赛冲出重围,最多的一年参与了10个竞赛。刘珩认为,竞赛机制是深圳这座设计之都独有的、很难得的土壤。在最近的十年,深圳建筑界的活动也愈加丰富密集,深双、中国建筑传媒奖、城中村保护计划等都是令人瞩目、效果突出的大动作。刘珩认为,通过这些竞赛活动,建筑师得以探寻深圳发展更深层次的东西,了解社经济给空间发展带来的机会,了解不同区域的人们真正关心和需要什么,了解一个地区的前世今生,再用建筑设计创造它的未来。
↑坪山大剧院,2019年 建筑设计:OPEN建筑事务所
80后的建筑师张国威最近几年才来到深圳。从哈佛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张国威于2012年在美国创立了GWP Architects建筑设计事务,目前在深圳和广州设立了办公室,是一支非常年轻的海归建筑师团队。归国这几年,团队陆续中标了粤港澳一些大城市核心区的地标项目,像广州新塘片区的超高层综合体丰盛101;东莞市中心城区的示范性停车楼等。在张国威看来,深圳作为“设计之都”,一直是国内外设计公司参与的活跃城市,深圳似乎每一天都在生机勃勃的建设过程中。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建筑师,张国威每天都感受着并参与着这座城市的变化。在他看来,深圳今天的成就不仅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大方向的指引,更是无数深圳奋斗者们共同的努力的成果。张国威说:“我们不仅要承接好前辈们的经验指导, 在此基础上做得更好, 更要充分融入并争取成为建设示范区的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在深圳的建设项目中呈现出中华文化思想的底蕴, 通过特色建筑设计丰富深圳城市文化, 继而成为深圳走向世界的一部分。”
↑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检大楼,2007年 建筑设计:孟建民
深圳作为世界城市发展史中的一份独特样本,它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巨大变化一直吸引着国际各界的关注,他们对深圳这个城市奇迹背后的原动力十分好奇。2018年,刘珩在柏林做了一个名为“深圳性:空间演绎”的展览,以城中村,创业产业园区,还有一些旧工业区等很小的点切入,观察这些空间发展逻辑,刘珩在展览上呈现了她对深圳“原动力”的阐释。她认为,深圳在发展历程中,既有进化也有变异,因此它比其他内陆城市都更具变数。这种变数来源于市场经济跟计划经济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博弈。深圳的特点是能把计划的控制和市场的变数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实验田,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复制。“我觉得寻求改变是深圳一直以来的一种原动力,它可能从计划的角度改变,也可能从市场的角度改变,但结果不可预知。因此这座城市总是充满期待,可能和未知,没有参照。这种胆量,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份贡献。”刘珩说。
未来
↑2017年 UABB 南头古城主展场活动场景
每一个在深圳的设计师,不论年龄,谈到这座城市的核心精神,都会提到“年轻”,这一特质在这40年间似乎从未发生改变。“深圳的年轻是骨子里的,不单单是平均年龄。你如果不变,就会被淘汰。这样的环境逼着设计师们不断挑战自己,这种氛围让我一直能够有创作的兴奋感。”在刘珩的叙述中,深圳的状态是永远在路上的,每个人都被那股上升的动力和希望所影响,这也给予了建筑设计师们自由的空间和机会。刘珩说,建筑是“体验感和生命感的另一种延续”,通过建筑把自身的创造力落地在城市设计项目中,形成有延展性的公共空间,这种延展性甚至可以带来一些好的“意外”,引导空间使用自发在空间中创造体验,建筑也会成为一种积极生活方式的引导者。
↑深圳最高的建筑:平安金融中心2016年建筑设计:KPF深圳事务所
纵观几十年的发展史,深圳的建筑设计既有开拓者的创新实验精神,也有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服务意识;既具备国际化的宏大视野,也灌注了本土化的关怀。整个城市正在将设计思维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建筑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方式,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