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系列知识(6)

六 词律

(一)词的体制 

词最早是一种合乐文学,又有曲子词、曲子、诗余、长短句、乐府(注意与汉乐府的区别)、雅词等多种称谓。由于它原来要求密切配合音乐,因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格律。   

词,如果按每个词调字数的多少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类。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及以上为长调。词的这种按字数来严格区分的做法,未免过于绝对化了些,但大概的情况基本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中调和长调的词,通常都是分段的。有的分为两段,有的分为三段,还有的分为四段。小令的字数相对比较少,有些是分段的,有些是不分段的。分段的词,以分为两段最为多见。不分段的词也叫单调,如《十六字令》、《忆王孙》等;分为两段的词叫双调,如《清平乐》、《念奴娇》等;分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如《兰陵王》、《莺啼序》等。   

词的一段称为“阕”或“片”,表示音乐奏过了一遍。双调词的上段和下段,称为上阕和下阕,也叫上片和下片。三、四叠的词其分段不称“阕”,而是改称“叠”,称为一叠、二叠、三叠、四叠等,或者依旧称“段”。

小令不仅字数少,通常用韵也比较稠密;而长调正好相反,除了字数多以外,通常用韵也比较疏。 

写词一般不说成“作词”,而是说“填词”或“倚声”。填词所依据的曲调叫“词调”,每个“词调”都至少有一个以示区分的名子叫“词牌”,填词所依据的体式与声韵谱叫“词谱”。

有些词调只有一个体式,如《十六字令》、《减兰》等;有些词调却有多种体式,甚至十几种、二十几种。如《钦定词谱中》就罗列了《水龙吟》25体,《河传》更达27体。 

词牌是词调或曲调的名称,每个词牌代表着一个曲调。不同曲调的词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方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所谓词谱,也就是每一词牌的体式格式,是写词时用于作对照的一件样品,是为填词提供方便和依据的东东。写词需要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句数、字数、平仄、韵脚等格式去写,所以叫“填词”而不是跟写诗一样说“作词”。“填”,说白了,就是依样画葫芦,依着谱的规定去填写。   

(二)词的格律

学习了诗律后,再学习词的格律那就很容易了。

1、词律的构成   

清代学者宋荦说过:词,“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这句话就词律而言,虽然不是很全面,但大致可以说明词律所包含的主要要素。词律的构成主要包括: 

1)调:词是以调为单位,每调有自己的特定格律规范,不同的词调对于格律的要求是有区别的 。  

2)字数:不同的词调或同一词调的不同体式,字数往往是不同的。词的字数依调而定,短者如《十六字令》仅十六字,长者如《莺啼序》有二百四十字。

3)句:词之句式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各式,不同词调句式所包括的种类、数量往往是不同的。句数最少的只三句(如《渔父引》。七言两句的《竹枝》因中间有和声,也可以看作是四句甚至八句),句数多的达数十句。词中的句,尤其是一些中长调,还往往使用“领字”或称为“衬逗虚字”,以领起后面的一句或几句而构成一个整体,是为诗中所罕见。

4)片:词的一段称为“阕”或“片”,介绍词的体制时已做了说明,不再赘述。 

5)字声:词的每调字声平仄各有定格,有些字可平可仄,有些字却不可平仄更替,是固定的。  

6)韵:词韵大致分三类,即平声韵、上去声韵和入声韵。上去声在词中属于一个韵部,可以通押。至于每个词调押该平声韵还是押仄声韵,韵脚在什么位置,每个词调皆有规定。有些押仄声韵的词调,规定必须押入声,而不能押上去声韵。   

(三)词牌举例

《十六字令》,

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十六字令》,

南宋·蔡伸

天!

休 使 圆 蟾 照 客 眠。

人 何 在?

桂 影 自 婵 娟。

《忆江南》

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长相思》

仄(仄)平,

仄(仄)平(叠后二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

仄(仄)平(叠后二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采桑子》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采桑子》

[宋]欧阳修

羣芳过后西湖好,

狼藉残红,

飞絮蒙蒙,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歇尽游人去,

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

《清平乐》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后阕换平声韵。)

清平乐(晚春)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燕归来细雨中。

《浪淘沙》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前后阕同。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0)

相关推荐

  • 《唐宋词格律》导读

    词学大家龙榆生的代表作之一 填词常备参考书 <唐宋词格律>导读 马里扬 一 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承载体之一,"唐宋词"文本形成过程中的"撰制&qu ...

  • 中国古典诗词基本知识大全

    (一)古典诗词概述 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其内容博大精深,相关书卷浩如烟海:我才疏学浅,术业不精,斗胆发表拙作,权为引玉之砖: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文友雅正. 1.什么叫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就是旧体诗词(相 ...

  • 古典诗词基本知识(一)

    (一)古典诗词概述 1.什么叫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就是旧体诗词(相对新诗而言).诗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两种体裁,也就是两种分类.由于词是从诗中派生出来的文学体裁,也有将诗词归为一类的. 2.古典诗词的发 ...

  •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品读经典·叶嘉莹古典诗词系列⑩)

    水调歌头(五首之一) 张惠言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 ...

  • 品读经典·叶嘉莹古典诗词系列⑨

    词心一片付斜阳(品读经典·叶嘉莹古典诗词系列⑨) --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叶嘉莹 2015年04月28日09: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  ...

  • 叶嘉莹古典诗词系列④

    似花还似非花 --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 ...

  • 写在命理系列知识专题开讲之前

    和命运一样,世界上的一切人和事,都是一条时间上的抛物线.比如山上的一颗苹果树,路边的一株野草,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次次的生命轮回,就是一条条时间曲线. 世界本就是在阴阳昏晓.五行流转.起起伏伏中无限 ...

  • 古典诗词中的时空的交错艺术手法

    广告 诗词曲格律新释 作者:李方 京东 广告 诗词曲格律讲话(典藏本) 作者:吴丈蜀 京东 古典诗词在处理时空变化的艺术手法,往往是同时存在或交错进行的,一首诗中既有时间的延展.凝聚或变形,又有空间的 ...

  • 67首唯美动人的古典诗词

    所谓唯美也,不外乎词美.意美.景美.情美之类.而境界之美,又独乎出于其上. 美又有优美和壮美之分,壮美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优美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 古典诗词最后的挽歌——元曲

    徐娇 前言: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里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