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决赛特等奖第一名作文《梳理》,似大家手笔,能举重若轻

本文是江苏第十七届作文大赛特等奖第一名作品的原文。

梳理

阙灵昀

梳理,一望即知,是一件很理性的事情。虽不敢吹嘘自己擅长,可我毕竟扎了十几年头发,关于这事,还是能说上一两句的。

梳理和整理可不一样。现在,您面前是一头乱糟糟的黑发,“整理”只需用手抚一抚,捋一捋,扒一扒。整理是简单地处理,是表面的;而梳理则不一样,它需要认真、讲究分类、借助工具。当你放弃双手,拿起梳子的时候,一切都会不一样,头发的条理和造型便会出现。

在我看来,梳理分为两类:“对外梳理”和“对内梳理”。说得形象点,就是给别人扎头发和给自己扎头发。总体来说,“对外梳理”比“对内梳理”要容易。正如无数玄幻小说讲的,功夫上乘即可洞察天下,臻入化境才可内视自身。为了让你明白,请允许我把简媜她老人家请出来。

我斗胆将简媜的写作分为3个阶段: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青年期的她拒绝梳理,写出的文章带有“酒红丝绸的质感”。彼时看她的文章,我亦图个畅快恣意。她年轻时写作的《月娘照眠床》,被我上书“深情款款”4个大字,却与梳理、分析毫不搭界。中年期即为转型期,她步入40岁的门槛,开始以冷眼梳理社会现状,所书文字带有“黑色麻衣之感”。我观其评论,无不条分缕析,一针见血。而老年期的她则由“对外梳理”转为“对内梳理”。当年连长了一根白发都觉心上如有“银针掉地”的简媜,在步入老年后细数老年三大“恶犬”:白发、疾病和失眠。这样的她,一一梳理,侃侃而谈。

不禁疑惑,梳理之中,是否藏有时间先后。一把梳子轻轻梳下,在梳子前面是毫无规律,在梳子背后,则是历历分明。随着阅历的增加、经验的丰富,我们评判事物的标准和尺度也越发完备,“梳理”已经成了我们处理事物的必经之路。由此观之,梳理是否代表着一种由混沌蒙昧向明亮透彻的过渡呢?是否代表着一种感性向理性的发展呢?我想是的。

另外,就像《降临》中所认为的那样,语言和文字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梳理的工具和方式同样可以影响梳理的效果。一个不会梳理文章的学生在语文老师的反复教导下(要写序号!要分层!),很可能逐渐形成递进和纵深的思维方式。形式可以影响内容,此话不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梳理时要写一二三四。给大脑一个暗示,用数字启迪和点燃智慧,想必这就是梳理的媒介。

但是,发丝千千万,岂可仅凭“梳理”便毕其功于一役?

在郝景芳的《遗迹守护者》中,地球上最后一个人梳理出一百亿年来人类的历史,把它们按照时间的纵线一一刻在荒原石壁上,供后来者发现。可他无法梳理出诗歌——他梳理出陨石和贝壳的脉络,却梳理不出诗歌。同样,刘慈欣在《诗云》中描写的“神”可以凭借技术梳理出人类所有文字的排列组合,写出所有的“诗”。可他无法梳理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悲怆,不能体会李白醉酒后体会到的生活,所以他貌似“李白”,但绝非“诗仙”。诗歌之类超脱于逻辑之外,便也无法梳理,可它们确实存在于文学中,且无可替代。不妨仍拿梳头作比,你梳得出马尾辫、丸子头,好不好看是另外一回事,总归可操作。可你要如何梳出一个爆炸头来?在诗歌的帝国里,梳理梳不出大家。我不相信按照既定的梳齿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似乎要求梳理的标准是动态的。可矛盾的是,标准的动态化难保其可靠,而静态的梳理又缺乏灵动,如何?这时,郝景芳说过的一句话击醒了我:他们都忘了,真理不只可在南或在北,还可在头顶上方。

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们由整理到梳理,一直在分析,一直在路上,却忘了梳理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目的;在路上不是目的,去远方才是目的;扎头发不是目的,发型好看、方便自在才是目的。我开始明白,梳理之后是总结,是凝练,是内化,是将其融入自身的智慧。我也开始明白,简媜为什么说可以“不再惧怕这三条恶犬了”:她用50年的岁月梳理出多条老年世界吓人的原因,但仅凭一条“君子坦荡荡”便轻松解决问题。

是啊,莫说3条,纵使有30条、300条,我心已明,又何足惧?

评委点评:

这篇文章之所以被知名作家和语文专家一致推荐,是因为它能围绕“梳理”,不断地给读者以思想的养分和思维的变化。

为了表达好思想,作者非常机智地运用了“梳头发”这一生活现象作为一条感性的说理丝线,或由头,或嵌入,或比方,或照应,思想的呈现与生活现象紧紧地黏合在一起。不仅如此,本文还有一个非常理性的说理思维,一会儿是比较,一会儿是分类,一会儿是例析,一会儿是反问,尤其是反问的使用,让说理层层向前,让思想渐次迭出,并让文章在举重若轻的短句中完篇,赛场“潇洒走一回”的形象令人挥之难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