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内挖一口两米深井很稀奇,8旬老人:为了藏家中的宝贝
晋南地处黄河金三角区域,与陕西渭南、豫西隔河相望,部分县市属于黄土高原地貌,土层深厚,干旱少雨,这样的地貌诞生了延续千年的一种民居方式,那就是窑洞。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盖起了砖瓦房,很多土窑洞正在被填埋,变得越来越少。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记录和拍摄正在消失的窑洞,是近年来笔者的主要拍摄项目。12月15日,笔者再次走进中条山下的土塬,走进了一户土窑人家。
这户人家住着一位80岁的赵大娘和她57岁的儿子。赵大娘的老伴在10年前去世,大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小儿子王富民在幼年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因当时农村治疗手段落后,没有得到有效医治而落下了左腿残疾,只能靠拄着双拐行走。王富民没有娶媳妇,一直跟着父母生活。父亲去世后,他就和母亲相依为命。当日,笔者走进窑洞时,母子俩正在做午饭,王富民拄着拐杖在帮母亲压面条。
赵大娘的农家院分为两层,地面之上是两间砖瓦房,低于地面的是几孔窑洞。窑洞和砖瓦房之间,有一条弯弯的上下台阶相连。“窑洞是我和孩子爸爸结婚时挖的,有60年了,砖瓦房是后来盖的,所以就形成了现在一高一低两部分。”赵大娘说,因为窑洞冬暖夏凉,砖瓦房盖起来后,很少在里面住,一年四季几乎都在窑洞内生活。图为赵大娘将面条煮进烧开的水中。
窑洞有3米多宽、7米长左右,窑洞靠窗的位置有一个土炕,土炕末端是做饭的土灶。这种布局在当地土窑民居中是最普遍的一种,因为土灶的烟道和炕道想通,冬天做饭的同时,顺便把炕也烧热了。除了炕和灶台,窑洞内摆放的就是一些桌椅板凳和生活用具。图为面条做好后,赵大娘在给儿子盛饭。
在窑洞的最深处,笔者在两个水泥缸之间,猛然发现一个井口,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不到底,显得很是幽深。在窑洞内打井,这种情况笔者还是第一次见,于是向赵大娘问询,这是否是水井,大娘却呵呵笑着摇了摇头。图为在灯光照耀下,紧挨窑洞端墙处的地面上显露出突起的井口。
不是水井哪是放什么的呢?在笔者的追问下,赵大娘说,这是家里藏宝贝的地方,“我和孩子爸爸结婚时,因为以前的家住不下,我们就在这个地方开始挖窑洞。当时村子小,这个地方是村边边上,为了防止家里遭小偷,我们在窑洞挖好后,在这里又挖了这个井。目的就是藏家里的宝贝,防止被人偷走了。”图为防止井口坍塌,井口还用砖箍了一圈。
“说是藏宝贝,其实那时候吃都吃不饱,哪有什么钱啊,更没啥真正的宝贝,家里最贵重的就是能吃的东西。”赵大娘停下手中正吃饭的筷子说,住进窑洞后,他们在井中先后放过粮食、蔬菜、红薯等物品,“那时候困难啊,谁家要是能吃饱饭就是最幸福的事,所以都把粮食看得紧紧的。”
笔者向赵大娘的儿子王富民要了一个手电筒,向井中探照后发现,井约有两米多深,井壁光滑,井的上下粗细一致,底端似有向两侧去的通道。“井下面还有两个隐蔽的小窑洞,东西就放在里面,从上面是看不到的。”赵大娘说,这个井放蔬菜、水果和红薯特别好,因为窑洞本身就冬暖夏凉,东西放进去能保存很长时间不会坏。
赵大娘说,日子好了,村子也越扩越大,原来在村边的家基本成了村中心,不用再担心啥了,“所以,这个井现在没啥用途了,就是夏天偶尔放进去几个西瓜,吃的时候拿出来冰凉爽口,冬天放点红薯进去,能保存到过年。”图为两个水泥缸之间的井。这个井也算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