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好苏轼行书,先从“局部字组”下手!

诸子评改

特约评改人:朱勇方(中国书协会员,绍兴市书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2012年度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获奖书家)

徐云峰 行书临《洞庭春色赋》横幅

规格 40cm×160cm

徐云峰作品评语:

苏轼行书《洞庭春色赋》为其晚年代表作,“结体短肥”是其明显特点。此赋笔墨老健,用笔偃卧迟缓,用墨浓稠,结字极紧,意态闲雅,奇正得宜,豪宕中寓妍秀。

徐云峰临此赋,卷首明显拘谨,行笔结字特征也多有偏差:如标题五字,每字结构均明显欠压扁、拉宽;正文首行“吾闻”两字,用笔的轻重快慢,线条的虚实、搭接、取势等,均与原帖有很大的距离。但随着临写的延续,看得出书者明显渐入佳境,无论是用笔,还是结字,在与古人的对话中,渐渐找到了感觉,这一点很可贵。

朱勇方朱批

就此作,提三点建议供参考:

1.提按欠强调。苏轼此赋用笔的提按起伏很大,临摹时要敢于按下去,又能迅速地将笔尖拎起来。不少地方将笔锋下按到极致,笔画间仅有细微的留白,字形自然紧凑了。

2.取势欠分明。如所有横向笔画应略取仰势。苏轼此赋字形压扁,依托横向笔画略取仰势,以承托生势。

3.字形欠丰富。苏轼作书“尚意”,故其字形大小、收放、对比等一任自然、随意,却能字字珠玑,耐人寻味。

另外,苏轼是首开宋代“尚意”书风的大家,学习者除了追求形似神似外,想要把字里行间的“意”写出来,那只有一个路径: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身临其境、心手两忘,“无我”地去临习。字里行间见情见性,才算临到家了。

朱勇方示范作品

节临《洞庭春色赋》小品

规格 39cm×39cm

经典解读

我书意造先“得法”

——浅析苏轼行书

《洞庭春色赋》中的局部字组

■朱勇方

苏轼讲自己书法时好自信,他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在讲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似乎也很牛,他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但我们仔细分析其墨迹时会发现,苏轼的自信,是完全建立在其丰富的书法修养、扎实的书法积累基础之上的。而他的“意造”,更是建立在其深入学习研究,“得法”之后的“习惯性书写”基础之上。

下面,拟以苏轼晚年行书作品《洞庭春色赋》中“吾闻橘中之乐”6字(如图),作一粗浅分析:

苏轼《洞庭春色赋》中的

“吾闻橘中之乐”

1.追求深厚朴茂

苏轼晚年用笔沉着古雅,用墨浓稠,运笔迟缓,线条厚重,不识者会以为是“墨猪”,这与他追求深厚朴茂的书风有关。如“闻”“中”的竖画收笔,虽一正一斜,但均中锋缓缓走笔,圆起圆收,线条入木三分。如“之”字捺笔,收笔处有聚墨痕,如“黍米珠”。

众所周知,书法和其他任何艺术一样,都是有法度可循的。可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但不可以没有法度地信笔挥洒。苏轼的信笔处,是在法度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是“我书意造”,是“无意于佳”。

2.强调对比变化

此帖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仅从此局部6字即可看到苏轼行书中蕴含的无处不在的丰富变化。

首先,是线条粗细的变化。开篇“吾闻”两字,将用笔轻重发挥到了极致,“吾”字多笔俱重落,“闻”字首竖尖起重落,与左上横折、横、提三笔虚尖呼应,形成鲜明对比,线与线之间的虚实、搭接,处理得大胆而妥帖。“橘”字左边粗重的“木”字旁与右侧的细笔触一对比,整个字便一下子鲜活起来。

其次,是结构字形的变化。苏轼行书虽信笔挥洒,但字字结构谨密,意态闲雅,奇正得宜。“中”字形偏长,就适当夸张令其更长;“之”字形偏扁,就索性再压使其更扁。“之”上收则下放,“乐”上放则下收,皆因字赋形,自然生发。

再次,是笔画取势的变化。苏轼行书长横多取仰势,如舟,以承载压扁的字形,如“吾”“乐”的长横。但他会时不时在小笔触中来几下呈俯势的短横,微调笔画取势,以追求变化,如“吾”字的末笔短横。

另外,是相同笔画的变化。相同笔画细腻多变,也是苏轼行书的一大特色。此帖转折以方为主,但也偶出圆转之笔,如“橘”字右下出现两个连续圆转。此帖并列竖画以外拓为主,但也会出现内擫(yè)现象,如“闻”字右侧竖钩。

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着。此卷属其晚年代表作,以古雅胜,开篇6字属“得法”之后胸有成竹,款款写来,后渐入佳境,便信笔挥洒,通篇笔力雄浑,潇洒俊逸,力敌千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