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奇葩的德国炮楼,别想歪了,这不是那玩意

【科罗廖夫谈军事栏目第181期】碉堡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占领区修建的炮楼。这些炮楼曾经用于封锁我抗日军民的交通,控制占领区,给敌后抗战造成较大阻力,同时八路军和新四军也总结了一整套打击日军炮楼的战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抵抗力量的多半精力就是如何对付日军的的炮楼。

放眼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不是只有日军修炮楼,它的德国同行的手艺要比鬼子好的多。

碉堡,使用木、石、铁或混凝土制军事上的防御建筑物,完全或部分埋在地下以防御炮火,并作为自卫基地。常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可作为指挥部、弹药库、储存库。常有地道、战壕或交通壕连接,布有机枪、大炮,能防御上方炮火及空中攻击,填补战壕的防御漏洞,有些碉堡还可以抵御毒气和核辐射。

【科罗廖夫谈军事栏目第181期】在1942至1944年间,为抵御盟军登陆,德军在法国至挪威一线的大西洋东岸修筑了大规模的防御工事,主体是多达约12000座的大型岸基混凝土碉堡,这些碉堡形状各异,功能各不相同,组成了立体交叉的火力网。

【科罗廖夫谈军事栏目第181期】其中就有一种造型奇葩的炮楼,如题图。曾引起过军史爱好者的热议,看官们要做纯军事讨论,表胡乱联想,也别想歪了。这种高耸的炮楼,高度达到15米,相当于4层楼,底部建有巨大的地下室掩体,完全由钢筋混凝土建成,外墙最厚处有1.5米,可以抵御152毫米加农炮的直接轰击。碉堡顶部是个造型怪异的瞭望塔,呈棱形,四周开有8个机枪射孔,可以形成无死角的环形防御火力。

德国人在战争中得出结论,使用加厚混凝土的小直径炮楼,在交战时具有较高的生存力。只要进攻方没有大口径火炮等重型火力,通常对这样的碉堡毫无办法,只能依靠人力爆破,或开挖交通壕隐蔽接近,才能将其爆破。

一米多厚的混凝土,二战时期步兵分队装备的小口径平射炮不能打穿。解放前我军的平射炮是指高初速的反坦克加农炮,例如进口德国的PAK 37加农炮,国民党军队仿制的30式50倍径37毫米反坦克炮,日式11年式37毫米平射炮。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曾经用迫击炮改装过平射炮,但只能发射普通的高爆迫击炮弹,对付相对简陋的日军砖土结构还凑合,对于严谨的不差钱的德国人修建的混凝土碉堡,就力不从心了。

打击钢筋混凝土碉堡,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混凝土破坏弹,这是一种使用延迟引信的半穿甲弹,或者弹底延时引信的厚壁榴弹,弹丸使用厚壁高强度钢材,装填少量炸药,配用高初速加农炮,弹丸在钻入混凝土工事一定深度后爆炸,可增大爆破效果。如果没有专用弹药,那就只好使用大口径火炮来轰击了。例如苏联的KV-2重型坦克就配备一种混凝土破坏弹,对永备工事的钢筋混凝土的穿透力为0.7米,爆炸后效破坏深度为0.3米,总破坏混凝土厚度为1米左右。即使没有击穿混凝土,其爆炸后效产生的崩落碎块,也能杀伤碉堡工事内的守军。

【科罗廖夫谈军事栏目第181期】坦克大口径火炮使用的混凝土破坏弹,在战后也被用于航空炸弹,例如BETAB-500炸弹就是前苏联研制的火箭加速航空侵彻弹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反跑道、打击地下坚固目标。弹体由前端半穿甲战斗部和装药,中部的加速火箭发动机,以及尾部的减速伞舱组成。炸弹投掷后,减速伞舱抛出降落伞,炸弹减速并使姿态调整为垂直状态,火箭发动机启动,将战斗部加速超过音速,以提高寝彻效果,一般情况下能穿透一米厚度的钢筋混凝土。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