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年少的冬天(沙棘)

  • 作者:沙棘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冬天来了,雪已下过一场,外面的风不大,但是雪后出门走走,感觉很冷,冷的不敢多走,更不敢骑自行车,不敢触摸一下那冰冷的车把。顶着晨曦走在路上,总想进商店暖暖。

这景象,总觉和上了年龄有关,冷的让我思寻,才思寻起自己的年龄,才思寻起自己老了,身体里透不出火力了。

是今年冬天的冷,让我想起我的妈妈,有妈妈的那些冬天非常温馨,冷的是天气,那年少的冬天,身子还很抗冷。

如今虽然穿着厚厚的棉裤,这种冷到骨头的感觉,依然令膝盖刺痛,那种刺痛,只有那年少的冬天有过。

年少的冬天,在大雪节令,也是格外的冷,冷的无处躲藏,想尽一切办法,把窗户捂的严严实实;冷的让人想方设法往油灯下躲藏,冷的只能想办法依着火炉,尽量往火炕上爬,早早钻进被窝睡觉。

今天的冷,实在令我瑟瑟发抖,令我想起了童年那时候的冬天,想起了油灯下的妈妈。

我小时候,年少的冬天,雪花经常不约而至,上学的路上,总是踩着没膝盖深的雪,一路上小心翼翼地躲避挖土坯留下的深坑,生怕掉了进去。

一路上穿着妈妈补衲的旧皮袄,头上没有狐皮帽子,我顶着妈妈缝就的兔皮帽子,那兔皮是自家养的兔子,特地留着皮毛做一个简易皮帽,把脸捂着严严实实;脚底穿着自做的毛线袜,套着妈妈早早用毛毡做好的棉靴,顶着凛冽的寒风,往返于学校和家。妈妈即使这般武装我,可是那风,依旧能刺进骨头,能把耳朵冻僵,把手指冻麻木。乃至于一进学校教室,马上就去找火炉烤手脚。一个教室两个火炉,大多数人都喜欢靠火炉近一点的座位。

那时候的冬天也是特别冷,当那块铁轨发出的上课钟声响起后,坐进教室,依旧能听见同学们一起跺脚的节奏,老师讲台上也时不时搓一搓手。

午后放学 ,太阳总算照了一个上午,主要是那荒野的野风,野的无孔不入,钻进帽子里,钻进脚底,钻进年幼的手心里。冷风刺骨,一开始感觉发痛,慢慢冻僵,最后发麻。到家,做针线活的妈妈跳下地,从水瓮舀来一瓢冰水,用冰水暖手,然后妈妈才慢慢搓摸着我冻僵的耳朵和双手,防止温差突然太大了伤害肌肤,母亲的用手搓一搓耳朵和我的双手,那温暖暖到心窝子。

年少的冬天,格外清冷。自有缘由,那时的冬天的确很冷,雪后零下三四十度是常能触摸到的温度,手不可以碰触门把手的铁环。那时候在野外走路,野风肯定是大,那时没有现在的衣服和取暖设施,纵使怎么武装依旧寒冷。但是,就在那么冷的环境下,仍能安全第度过漫长冬天,甚至于父亲还要继续赶马车去阴山后换粮。只能说是因为有妈妈,妈妈在冬夜油灯下的忙碌,让我们能够与大自然的严寒抗争。

乡村的冬天

小时候的冬夜,特别漫长,长的让我们早晨只能在黑暗中起床穿衣。就是这样的漫长的冷夜,我们晚上依旧要去外面听书或打闹,依旧要守着油灯看看书写写字。点点闪闪的油灯,把妈妈的影子映照在黑暗中墙壁上,那是一副刻绘于我脑海里的图画……

其实未入冬,妈妈就开始了忙碌,白天要做饭和准备衲鞋底的绳绳以及用煮烂或煮黑漂染白布料,晚上和我们围坐油灯下,她忙着补衲一件件衣服和鞋帽。

很多次我读完书,顶着明亮的星星,跑外面玩一会儿,或者找个老爷爷家听书回来,妈妈依旧还在一针一线地缝缝补补。我们钻进依近火炉的热炕睡下了,偶尔半夜醒来,看见油灯下的妈妈还在继续补衲,问她为啥还不睡,说一声:“马上就数九天了,赶着给你们做一双新棉鞋”。

冷夜的屋里,窗户挡着冰冷的星空,除了火炉的溢出来的光亮,发现墙壁上也有妈妈的身影,陪伴我进入了梦乡,梦乡里的冬天,睡着了一点点也不冷,温暖而且温馨。

那时候的冬天,夜空格外清冷明亮,夜空格外静谧幽深,我儿时的记忆里,一冬天,妈妈总要在夜里伴着油灯,很晚很晚才睡觉,常说一句,赶在数九天以前做好针线,为娃娃们补衲好新衣,腊月就能专心准备过大年了。

妈妈陪伴着我们,除了下地里和思寻着怎样才能吃饱,还陪着油灯,一年不停地为六七口人缝缝补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交替着,不知不觉中,我们长大了,妈妈却老了。

后来,有了电灯,我离开了故乡,在明亮的灯光下,不知道在哪一天,我发觉妈妈的头发白了,走路慢了,再后来拄上拐杖了。

有一次回乡,也是冬天下雪,我出门的时候,妈妈拉着我,非要给我带着父亲的羊皮帽子,非要让我穿上曾经穿久了的棉裤,我说过时的衣服,穿着很难看。她说:“大冬天出门,生命最重要,有什么好看难看。” 穿好了才让我走出家门,穿着妈妈在油灯下补衲下的衣服上路,一路上的冷风呼啸,真还顾不得好看难看,到了车站,坐在长途客车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冒着寒风到了工地单位,一直走在寒冷而温暖的冬天。

再后来,我有了女儿,那是1988年的冬天,父亲写信说妈妈为她的孙女做好了冬天的棉衣,就等着发邮局邮递,我就等着邮递来的棉衣。哪知道,那时候的邮递,二百公里的路能走半月二十天,可入冬的天气,它是不等邮局的快慢,就像娃娃脸,说变就变脸。我跑了两次邮局没有音讯,便跑了商场,买来花布和棉花,学着油灯下妈妈的样子,裁剪缝补至深夜,第二天早晨,总算给上幼儿园的女儿穿戴上了,虽然样子难看,针线活不算好,裤口还大一些,但是孩子不再受冻。穿着我缝补的棉衣,孩子还蛮开心,就在第三天,妈妈缝补的棉衣从邮局取了回来,这样孩子好歹有两套新棉衣,也算有个替换。

妈妈在的冬天,外面野风很大,冬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但是,我那时候正是:傻小子睡凉炕,年轻火力壮;再说有妈妈的一声声牵挂和油灯下的缝缝补补,却让我身上很暖和,让我心里很温暖地走过了年少的冬天。

其实,于今回想起来,有妈妈的冬天,其实真的不冷。

  • 作者简介:卢有成,笔名,沙棘。内蒙古人,1963年生,84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力高级工程师,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业余爱好写写诗文,文字经常散见于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2020年第29期 总第29期

  • 编辑:三柚
  • 2020年第29期
(0)

相关推荐

  • 任家萱的登山穿搭指南,舒适耐看又减龄,一年四季都用得上

    现在这个季节出门游玩登山,好处是人少,躲过任何高峰期,能舒舒服服的欣赏风景:坏处就是,不知道该穿什么,穿少怕冷,穿多怕沉,让人挺为难的.就比如近期准备去爬山的我闺蜜,已经跟我抱怨好几天了. 其实有出行 ...

  • 郭学工:我那心灵手巧的妈妈。兼求教:兔子耳朵是咋竖起来的?

    导读 看到这篇文章,觉得作者的妈妈太能干了,可惜生了四个儿子,没有女儿.要是有女儿,一定会记得"兔子耳朵"为啥能竖起来--突然想起[天下爹娘]曾经组织过一期征文[咱爸咱妈的手艺]( ...

  • 那位夏天穿着棉衣的人

    那位夏天穿着棉衣的人, 夏天衬衫下衬着棉衣的人, 那位开创<中医治法与方剂>的人, 那位病机中心论主张的人, 那位有独立学术见地, 并有实际建树的人, 那位让全国中医都喜欢读他著作的人, ...

  • 我们小时候,为啥不怕冷 ? 写给60、70、80后的兄弟姐妹们!

    我们小时候, 既没暖气,也没空调, 一不防寒,二不保暖, 却为啥一点也不冷呢? 因为那时的我们, 总是一家子人在一起, 架起火炉,烧着煤球, 其乐融融的围着火堆, 噼里啪啦的聊着天儿, 不仅不冷, 还 ...

  • (原创)孙发明:每到冬季便想起娘做的棉衣

    每到冬季便想起娘做的棉衣 文/孙发明 编辑/落英小桥 每当进入寒冷的冬季,总有一种情怀装在心里,每想到娘做的棉衣,又让我回到了在娘身边暖暖的记忆里. 每当想起娘做的棉衣,有千言万语的话在心里.记得当年 ...

  • 太神奇啦!棉衣帽子剪个椭圆,加上松紧带,竟然这么实用?好聪明

    太神奇啦!棉衣帽子剪个椭圆,加上松紧带,竟然这么实用?好聪明

  • 怎么给孩子挑衣服?模样要放在末位,'四大三正好'原则是关键

    虽然当下家庭经济普遍有明显提高,但是有很多宝妈在给孩子挑衣服的时候,仍然会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比如说喜欢给孩子买大一码的衣服.宝妈们认为孩子长得快,买大一码的话明年还可以穿,但是其实对于小家伙们而言, ...

  • 乡土散文:冬天的情愫

    立冬预示着秋天走了,冬天来了.冬天,一年的最后一季,要好好感谢一路上迎风奔跑的自己.夏日的骄阳和暴雨打不倒我们,冬日的寒风和大雪也阻挡不了我们.冬天,没有春花的烂漫,也没有秋叶的静美,却能让我们于寂寥 ...

  • 乡土散文丨儿时的冬天

    文/江浙一兵 图/来自网络 我自18岁参军入伍离开家乡不觉已有30多年了,时下已进入冬季,生活在江南的我竟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寒冷,却对儿时的冬天多了几分留恋. 儿时的冬天,年关总要下上一二场大雪,满天飞 ...

  • 乡土散文:写给冬天

    作者:沙棘 图片:沙棘 小脚大娘 不曾遥想的事情,该来的总会来临. 我害怕冷,因为冷可以让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不会因为怕冷,而改变自然节律,冬天还是不期而至地来了. 走过秋野,经历生活的历练,虽然 ...

  • 乡土散文:家

    老家怀想 家对我来说太普通了,可什么是家呢?是高楼别墅还是民房土瓦?是生活的港湾还是不老的牵挂?家对我来说就是父母住的地方,有父母就有家.有一首歌唱得好"家有父母的情,家有父母的爱,父母在家 ...

  • 乡土散文:交公粮

    难忘那时交公粮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并且亲身经历过多年的交公粮过程,品透了交公粮的滋味.而这种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制度,于2006年给全部取消了.那一时刻的如释重负之感和无比愉悦之情,充满 ...

  • 乡土散文:菜窖

    记忆中的菜窖 "菜窖"一词对于现在人来说可能是陌生字眼.可对于我这个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因为小时候北方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菜窖.菜窖是北方农村用来储存 ...

  • 乡土散文:老屋依旧在,无处话凄凉

    任凭时光如何变迁,留在心底的那份记忆是无法忘怀的.曾经满园的欢笑,吵吵闹闹,鸡鸣狗叫,上树爬墙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而有些人却再也见不到了. 再一次老家,回到爷爷奶奶曾住过的老屋,心里 ...

  • 乡土散文:推磨

    磨道·推磨·磨面 总有一块热土令人魂牵,总有许多往事记忆犹新. 一个阳光明媚星期天,我回到五十里外的老家.吃过午饭,闲着没事儿,出大门右拐正北走了百十米远.走到路口往左前方看,有一块不太规则.有点艺术 ...

  • 乡土散文:远去的土灶台

    2021-04-27 08:30:00 这些日子,每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常常在梦境里穿行,在故乡的烟雨中徘徊.饱经风霜的老树在浅睡低眠,孤独寂寞的老屋亦沉默无语.脑海中忽然想起老家的土灶台,那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