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两三个平仄推导出格律诗的16种基本格式(2/4)

二、格律诗的六大要点

以下要说的六大要点就是推导以上四种母格式的硬性标准和尺度。

1、句子中的“平仄”交替变换。

一个句子中的“平仄”排序要以两个“平仄”相同的音节(每一个字为一个音节)或者三个“平仄”相同音节连接一起后,再向后交替变换的。

例如: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也就是说,句子的中间以及每句的第一个字不可以出现单个的“平”或“仄”。

例如: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都是不允许的(为了讲解正格式的推导,我们暂且称作这种句式为“孤平”和“孤仄”以便下边好讲解正格式)。

一句话,单个的“平”或者单个的“仄“只能出现在句子的最后(变格式例外,后边要。讲到)。

2、每个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相互交替变换。(首句入韵的第一句与第二句之间除外)

就是说,奇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首句入韵的例外),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还要押韵。以此形成了交替变换的形式。

例如: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如上每句最后一个字是以:仄-平-仄-平。交替变换的。

3、联内相“对“

“联内“解释:诗中的奇数句与相邻的下边的偶数句为联(第一句与第二句,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以此类推)对联就是这个意思(对联不包括首句入韵的诗的第一联)。

例如: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就是一个联,你看第一句的第二第四位置的字和下一句里的第二第四个位置的字是不是“平仄”是相反的(第一第三第五个字不要理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就叫连内相“对”。也就是格律诗所说的“对”。

4、联间相“粘”

联与联之间的结合部就是“联间”(上一联的下句和下一联的上句之间)这两句相对应位置的偶数位置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同(一样就叫粘)。

例如:上一联: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注意看这四句的中间那两句就是“联间“,相对应的第二和第四个位置上的字的“平仄”都是相同的(第一三五个字不要理会)。这就是格律诗所讲的“粘”。

5、韵

格律诗中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诗的句脚”。押韵的脚叫“韵脚”,律诗的“韵脚”都是平声字。不押韵的脚叫“白脚”字,而“白脚”字都是仄声字。

“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发音“相同”或“接近“的字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篮子就叫“韵部”。一首诗里所有的“韵脚”字必须出自一个韵部(你可以网上查关于韵部的解析)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推导格律的“平仄”排序。

6、三连仄,三连平(简称三连尾)。

格律诗每一句的最后三个字,不能出现相同的“平”或“仄”音字。如: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是不允许的句式。

总之,说了这么一大堆(上边1-6),你若理解吃透了,就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替对粘韵三连尾”。

第三节、推导五言绝句的正格式

在推导之前我们要记住一句话,那就是人们都常说的“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这句话只是针对“对”与“粘”所言。并不是说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就可以为所欲为地使用“平仄”了,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否则会被误导。

推导的指导思想是:用已知最少的字的“平仄”推导出完整的母格式(五绝就是母格式,可以演变出所有格律诗的格律,下边再说)

在第二里我们已经掌握了“六大要点”,我们就用这六点来推导。

我们要记住五绝的四种正格式的前两个字或前三个字的“平仄”(完整的格式上边有)

既:1、“仄仄” 开头的首句不入韵格式;

2、“仄仄仄” 开头的首句入韵格式;

3、“平平” 开头的首句入韵格式;

4、“平平平” 开头的首句不入韵格式。

一、用已知的“仄仄”推导出首句不入韵格式的第一句(仄仄平平仄)。

依据“替“1中所说,诗的每一句里的字都是以双音节或三个音节的“平仄”相同又相连以后交替向后排序的这一条。

“仄仄“的后边就应该是“平平”或者“平平平”。再依据“替”2里说的,奇数句不入韵句式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仄”声字,再依据正格式每一句不能三个字“平仄”相同出现在句尾。那么“平平平“显然不符合要求,只能用“平平”。这就推导出第一句为:仄仄平平仄。

二、推导第二句(平平仄仄平)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