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聿青医案》痰湿痰气

湿盛多痰之体,感冒风邪,袭于肺胃,以致由咳而引动伏饮,咳日以剧,右胁肋作痛,浊痰弥漫,神机不运,神识迷糊。叠化浊痰,神情转慧。至于痰湿之变态,如阻塞营卫而为寒为热,郁蒸中气而苔起灰霉,困乏脾阳、脾土不能运旋鼓舞而大便燥结,清中之浊不降、浊中之清不升而转干燥,传变种种。

虽肌表之风,化疹外达,而湿痰究仍内困。所以病退之后,而疲惫自若,渐至气阻湿坠,少腹之满,顿从上僭,不特入腹过脐,而且上及胸脘,食入攻撑。右寸细涩,关部弦滑,尺部沉弱,左部俱见小弱。都由脾为湿困,阳气不能营运,土滞而木不扶疏,遂令湿之流于下者,随左升之气而逆从上行,肠胃流行之机,悉为之阻,为撑为胀之所由来也。下病过中,图治非易。拟条达肝木,泄府浊而运脾阳,冀得小溲渐畅,湿流气宣,方是好音耳。

淡吴萸(三分蜜水浸后取出候干盐水炒) 霞天曲(二钱炒) 麸炒枳壳(一钱) 广陈皮(一钱蜜水浸后陈壁土炒) 川楝子(一钱五分) 连皮茯苓(五钱) 盐水炒香附(一钱五分) 木猪苓(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不落水鸡内金(一个炙研调服) 小温中丸(三钱开水先调服)

沈(左) 向有痰饮,兹于春夏之交,神情委顿,形体恶寒,胃呆少纳。右脉濡滑,舌苔滑润。此由湿痰蕴阻,脾阳不能鼓舞,所以阳气敷布不周。以六君加味。

小兼条参(另煎冲八分) 上广皮(一钱) 茯苓(三钱) 淡干姜(四分) 炒于术(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炙草(三分) 焦麦芽(一钱)

【二诊】 中虚湿痰内阻,缠绵日久,胃气既虚,胃阴亦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土固非阳不运,阳土则非阴不和。今不纳不饥,恶心欲吐,痰粘而稠。脉细弦,右部较大于左,左部略觉细软,且有数意,舌少苔,中心光红。良由病久胃气不复,胃阴连类而虚,遂致阳明不和,失于通降。拟甘凉益胃法。

西洋参(一钱五分元米炒) 甜杏仁(三钱) 茯神(三钱) 半夏曲(盐水炒二钱) 金石斛(三钱) 生扁豆衣(三钱) 盐水炒竹茹(一钱) 活水芦根(七钱)

师云、若浅视之,似人参益智半夏泻心橘皮竹茹之证,今舌见光红脉见弦数,胃阴之虚显然,故宜甘凉养胃矣。(正蒙志)

徐(右) 阴分不足于下,虚火浮越于上,单声呛咳,痰带青绿。宜育阴以制伏阳气,阳气平则眩晕自定也。

细生地(四钱) 粉丹皮(二钱) 川贝母(二钱) 黑豆衣(三钱) 白蒺藜(三钱) 淡天冬(三钱)海蛤粉(三钱) 池菊花(一钱五分) 陈关蛰(六钱)

相火行令之时,虚火时降时升,升则炼液成痰,熏蒸肺胃,咽痛时作,痰多牵腻。深入重地,恐难图治。勉拟化痰以衰其熏蒸之势。

北沙参(四钱) 海蛤粉(三钱) 生牡蛎(五钱) 茯苓(三钱) 陈关蛰(一两) 川石斛(四钱)川贝母(三钱) 天花粉(二钱) 竹沥(一两) 大荸荠(四枚)

吕(左) 癖染紫霞,日久伤气,气弱不能输运,聚饮生痰,上阻肺降,咳嗽痰多盈碗。脉象沉弦。虽属饮象,每先干咳,然后痰多。肺金渐燥,将成痰火之症。

川贝母(三钱) 桔梗(二钱) 苏子(三钱) 竹沥半夏(一钱五分) 枳壳(七分) 肥玉竹(三钱)茯苓(三钱) 白蜜(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老姜(一钱五分后二味少冲水炒干入煎)

【二诊】 用石顽老人法,咳嗽痰多,尚复如是,寅卯为甚,甚则心烦汗出。脉象甚弦,而带微数。阴精不足于下,痰气凭凌于上,冲阳挟痰上升,所以寅卯为甚。然腻药难投,宜上下分治。

玉竹(三钱) 车前子(一钱五分) 冬瓜子(三钱) 炒苏子(一钱五分) 贝母(一钱) 怀牛膝(盐水炒三钱) 白茯苓(三钱) 海蛤粉(三钱) 济生肾气丸(三钱淡盐汤送下)

【三诊】 补水中之阴,助水中之火,利水中之滞,寅卯咳嗽已减,痰亦渐少。再上下分治。

制半夏(一钱五分) 炒苏子(一钱) 怀牛膝(三钱酒炒) 车前子(盐水炒二钱) 薄橘红(一钱) 白茯苓(三钱) 紫蛤壳(五钱) 炒香甜杏仁(三钱) 济生肾气丸(三钱淡盐汤送下)

【四诊】 痰嗽渐轻,的属肾虚不能仰吸肺气下行。介宾先生谓熟地为化痰之圣药,其说虽偏,不为无意也。

炒萸肉(二钱) 白茯苓(三钱) 车前子(盐水炒三钱) 炒香甜杏仁(三钱) 淮山药(三钱)紫蛤壳(五钱) 怀牛膝(盐水炒三钱) 七味都气丸(三钱) 济生肾气丸(二钱二丸和合分二次服)

陈(右) 一阳将复,阳气上升,木来克土。便痢之后,气分不和,有时 杂神糊,痰多稠腻。肝木之余威未平,痰气之迷蒙不化。拟平肝化痰。

金铃子(一钱五分切) 广皮(一钱) 炒竹茹(一钱) 海蛤粉(三钱包) 制香附(二钱研) 云茯苓(三钱) 陈胆星(五分) 竹沥半夏(一钱五分) 淡吴萸(二分) 川雅连(五分二味同炒)

【二诊】 肝热上腾,时仍 杂。清旷之地,为痰热弥漫,所以甚觉迷沉。再泄热化痰。

青盐半夏(一钱五分) 广橘红(一钱) 黑山栀(三钱) 炒竹茹(一钱) 炒栝蒌皮(三钱) 粉丹皮(二钱)白茯苓(三钱) 淮小麦(三钱) 炒香甜杏仁(三钱) 冬桑叶(一钱) 川雅连(四分) 谷芽(二钱)

痰气交阻阳明,纳食中脘痞胀,每至病发,诸气闭郁,上不得吐,下不得便。脉象弦滑。口燥烦渴,火从气化,气由痰阻。宜化痰开郁。

豆豉(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杏仁泥(三钱) 枳实(一钱) 黑山栀(二钱) 茯苓(四钱)盐水炒竹茹(一钱) 白金丸(五分) 蒌皮(四钱) 枇杷叶(四片)

病发时用当归龙荟丸一钱,礞石滚痰丸二钱,开水送下。

肝肾空虚,不能藏纳,阴精未复,中气复虚,以致旋运无权。湿痰难运,阻于肺下,气逆短促。痰阻于上,湿趋于下,两胫为之肿胀。频进补肾镇纳之方,病不少退。良以归纳之药,不能化痰,肾欲纳而肺不降,殊多掣肘之处。如竟改投降肺化痰之剂,深恐开其上者,更虚其下。脉象虚弦,右部濡滑。正与石顽先生所云痰火之症吻合,深恐介于两大,不克制其滋蔓耳。

炒玉竹(三钱) 生甘草(七分) 云茯苓(四钱) 广橘红(二钱) 生米仁(七钱) 川贝母(去心三钱)苦桔梗(一钱) 紫菀肉(蜜炙二钱) 鲜生姜(蜜炙三钱) 冬瓜皮(一两炒二味煎汤代水)

邱(左) 感风渐解,停饮宿痰,陆续而出。然气不足不能推送,液不足不能滑利,张介宾谓熟地乃化痰之圣药,即此意也,不然安有地黄而化痰者乎。前法小有出入,未便更张。

上党参(元米炒三钱) 炙生地(五钱) 茯苓神(各二钱) 车前子(一钱五分) 生于术(二钱) 炙鳖甲(五钱) 海蛤粉(三钱) 浓杜仲(三钱) 粉丹皮(二钱)

李(左) 据述病恙,起初乏力,渐至失音。经云、脾病则四肢不用,不用者无力也,由乏力而渐渐失音,似非脾病矣。殊不知湿困于脾、蕴于胃,湿热之气上蒸于肺,肺热则音不能扬,其时似宜与金被火烁则不鸣之例相比。足又软弱,似宜与脾胃湿热上蒸,肺热叶焦。则生痿 之例相比。虽非的症,然亦可以意会。阅方中一用白芍,音即低微,为其收守也。肺脾同病,肺为燥金,故湿热者当进燥烈,当此之际,似宜流化气机,清化湿热,扩清其上蒸之炎。而参 叠进,冬地频投,湿热之气,滞而不行,渐至一身之营卫皆郁,七八天一更衣,胸腹绊结,少腹成块,摩则无形,囊足皆肿,呼吸不利,变变奇奇,皆卫气郁结之所为,盖郁则气滞,气滞则不行,能无所见如上乎。麻黄开肺气,故小效,然无清理脾胃湿热之功,故始效而终不效。星半祛痰湿,又有耗伤肺阴之弊,故服之觉燥。吾人肝合脾升,胆合胃降,卫气既郁,胃土安能通降,胃土不降,则胆经之气,不能独向下行,于是但有肝木之升,而无胆木之降,所以目昏头晕,肝阳大动也。后用金匮等法,似觉心思渐入角尖,恐有暴厥暴绝之患。不如且行停药,半月之后,将拙拟方进七八剂,观其动静何如。总之,与其错服一剂,不如停服一剂,有切当万稳之法则用,无切当之法则已,问病付药,殊觉渺茫,未识知己以为何如。抗直不讳之处,必为同道所恶,不得已借一纸之书,以当面谈。

土贝母(三钱) 天花粉(二钱) 真建曲(二钱) 川抚芎(一钱) 桑霜叶(一钱) 广玉金(三钱)制香附(三钱) 粉丹皮(二钱) 盐水炒广橘红(一钱五分)

(0)

相关推荐

  • 方剂歌訣 |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组成及用法 组成:半夏 12g 厚朴 9g 茯苓 12g 生姜15g 苏叶 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  ...

  • 半夏厚朴汤痰湿气郁咽炎

    经方生姜之用量问题 前面谈过了吴茱萸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旋复花代赭石汤中应当重用生姜的问题. 这里再谈一个我们熟悉的方,那就是半夏厚朴汤,这是治疗"梅核气"的一个经典方剂了 ...

  • 《张聿青医案》湿温

    □ 杨(左) 湿温已届三候,不特汗 均不获畅,而且四肢背脊尚觉恶寒,阳气不能敷布,与阳气之衰微者,大相悬殊也.阳何以不布,湿阻之也.湿何以不化,饮食水谷资之助之也.为敌助粮,引虎自卫,非计也.拟开展气 ...

  • 《张聿青医案》痰火

    □ 某 素有痰喘旧证,前以辛温开饮,极着成效.又以劳 感邪,于九日前忽先寒后热,继但热不寒,刻今热势虽衰,而淋淋汗出,欲寐未寐之际, 如梦语,肢搐引动,咽中作痛,喉关偏右白糜星布.脉数濡滑,舌绛赤,苔 ...

  • 《张聿青医案》阳气发泄民病温者为温病夹湿者为湿温温热湿温何者为分别何者为证据试详其说

    (改侄桂生稿) 凡人之病,有同类相应者,有似是实非者.今举温病与湿温而言,温即热之渐,湿乃阴之类.由温化热,治之者自当以水制火.而湿生于脾,脾为阴土,温而夹湿,固明明湿而热,不若湿而寒者矣.然投以甘寒 ...

  • 《张聿青医案》

    呃忒 (附嗳噫) □ 费(右) 寒热日作,热势甚重,苔腻质红,渴不多饮,咽痛颧红,鼻窍两目火出.此恼怒动肝,肝火挟湿热熏蒸少阳阳明,则寒热往来.肝胆之火,与吸气相触,呃忒声彻户外,其为气火无疑. 香豆 ...

  • 《张聿青医案》—腰痛

    左 肝肾两亏,风与湿袭入经络,肩背腰膂俱痛.再宣络而理湿祛风.     桂枝 秦艽 独活 橘皮络 威灵仙 萆 薏仁 防风 桑寄生 二妙丸     沈(左) 由胁痛而致吐下皆血,血去之后,络隧空虚,风阳 ...

  • 孙思邈一个方子, 有效祛除痰湿, 痰湿没了, 很多怪病就消失了

    你会不会经常感觉到有痰堵在咽部?身体经常疲乏无力?抑或是嘴里总是黏黏的,上眼睑还要比别人肿一些? 在中医看来,这些都是"痰湿"导致的. 西医所说的痰,主要是指人体呼吸道的分泌物,是 ...

  • 积聚《张聿青医案》

    左 中脘聚形,形如覆碗,按之作酸,至卧则气从上逆.此痰气结聚,阳明太阴之滞,阻而难降,不易图治也. 制半夏 连皮苓 瓦楞子 橘红 九香虫 大腹皮 淡干姜 薤白头 枳壳 砂仁 □ 某 左胁下聚形窒碍气机 ...

  • 痰湿痰核有办法,3物1汤,祛湿化痰散结,结节、肿瘤的良方

    痰湿痰核有办法,3物1汤,祛湿化痰散结,结节、肿瘤的良方

  • 《张聿青医案》张聿青先生传

    三吴古多良医,明清之世,松江李中梓.常熟缪希雍.吴江徐大椿.吴县叶桂.元和陆懋修,闻望着述,后先辉映,虽所诣有纯驳,可谓卓然能树立者矣.其后乃有无锡张聿青先生,先生讳乃修,父工医,先生少承家学,益孟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