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法》漫谈

1.《百战奇法》的作者

《百战奇法》的作者究竟是谁,明清以来观点各异,至今仍无定论。典型的说法有以下三类:

一、无名氏,不著撰者。

明初杨士奇编辑的《文渊阁书目》首次出现《百战奇法》,但不著撰者。其余如《宝文堂书目》、《千顷堂书目》等明代书目均不著撰者,更无朝代信息。

二、署名刘伯温。

清道光年间,《百战奇法》流行世上,更名《刘伯温百战奇略》,刘伯温即刘基。据说是雍正年间澼絖道人收集编辑而成。后代出版的以《百战奇略》为书名的,大都署名刘伯温。

三、明确作者就是刘基。

这个观点一直为刘基嫡系后裔主张。刘基二十世裔孙刘祝群(字耀东,浙东明儒)在《南天山志》中特别注明该书系家族自明代传抄至今,更名《百战奇略》。根据刘基二十二世孙刘珵颉(今为欧洲刘基文化研究会会长)回忆,1952年《百战奇略》手抄本在政治运动中被抄走,而且该手抄本是“大房太公的手笔”(即刘基长子刘琏的手抄本)。书籍遗训由大房长子代代相传。

以上三种,研究者各持己见,因为相关史料缺失,难以相互佐证。从当下情况来看,刘氏的先祖遗训尤其值得关注。倒不是说《百战奇略》就是刘基的著作,但是刘基作为编者或者传承者倒有很大的可能。

至于明代余泗泉萃庆堂收录全本《百战奇法》而易名《决胜纲目》,并冠以叶梦熊著。这个说法,已被专家及刘基后裔一致否决,不值一提。

2.《百战奇法》的内容、形式

作者探究无果,不妨从《百战奇法》的内容来研判,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经过与《孙子兵法十一家注》、《十七史百将传》对照阅读,《百战奇法》隐含的内容信息逐渐显现出来,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其一,百种战法均与《孙子兵法》相关,可以确定《百战奇法》是对《孙子兵法》的演绎和诠释。其中有六十则以上直接引用《孙子兵法》原句,作为战法阐释的依据。其余三十几则虽引用《问对》、《六韬》、《吴子》等兵书的语句,但阐述还是围绕《孙子兵法》的战法战术。

《百战奇法》兵法出处汇总

序号

兵法出处

数量

1

孙子兵法(含注1)

60

2

司马法

10

3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6

4

吴子

6

5

左传

6

6

三略

2

7

六韬

2

8

尉缭子

2

9

尚书

1

10

论语

1

11

旧唐书

1

12

《通典》李靖语

1

13

诸葛便宜十六策

1

14

不详

1

合计

100

其二,百种战法所用“事典”,主要采撷自宋前史书。该用典手法与南宋张预所编选的《十七史百将传》十分相似。张本是在各将军传记之后,结合《孙子兵法》解析。《百战奇法》则是先结合《孙子兵法》阐述战法,再引述史例。

《百战奇法》引用史例汇总

序号

史例出处

数量

1

三国志

19

2

晋书

16

3

史记

14

4

旧\新唐书

12

5

左传

10

6

后汉书

8

7

北史

6

8

新\旧五代史

4

9

汉书

3

10

隋书

2

11

周书

1

12

晏子春秋

1

13

吴子兵法

1

14

孙子兵法

1

15

南史

1

16

陈书

1

17

100

其三,《百战奇法》的战例选用,有则与《孙子兵法》杜牧注中选用的战例一致,不过《百战奇法》引用交代的时间更加明确。据此可以明确推断二者有必然联系。如“谋战”、“形战”、“虚战”、、“归战”、“易战”、等用例与杜牧引例相同,只是引述详略不同而已。

其四,《百战奇法》的战法阐述,有二十多则,其大意与《孙子兵法》张预注语相近,甚至有部分阐述句子完全相同。应是《百战奇法》参考并借鉴了张预的解读,为便于表达,个别地方直接引用原句。如“知战”、“利战”、“远战”、“必战”等战例引用与张预相同,语言相近。而“选战”、“谷战”、“致战”则连阐述的句子也相同。“知战”、“争战”、“重战”、“劳战”、“败战”等阐述的句子也高度相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断:《百战奇法》系编辑本,非原创本;《孙子兵法》张预注本,是其直接源头。而作者刘基,应当可以排除。若要推测其写作时间,大约有两种可能:一是《武经七书》出版之后的南北宋之交,二是元明朝代更替之际。而第二种的可能性最大。《孙子兵法》张预注出版之后,如果广为人知,《百战奇法》不会如此神秘因为从注本的内容看,《百战奇法》更像是《孙子兵法》张预注的通俗解读本或者叫《孙子兵法》演绎普及本。

那么接下来要探讨的就是刘基是不是编者?

3.刘家兵法继承与实践

《太祖实录》、《明史刘基传》等关于刘基形象的亮点,是善观天象、未卜先知。如:“仰观俯察”,“百无不当”。兵法在刘基相关的文字资料中也多有提及,但后人评价刘基多用“韬略”“谋略”,而少说“兵法”。而且往往比之于伊尹、张良。如明代谈迁《国榷》评:“刘文成,则子房也”。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评其为“谋臣之首”。

如果说“上兵伐谋”,那么刘基运筹帷幄,他的层次应在“上兵”之上。毕竟刘基不是武将,而是谋士。比如,与刘基同事的郎中陶安就说:“臣谋略不如(刘)基”(《续资治通鉴》)。所以研究刘基要多从“韬略”“谋略”入手因为它的含义比“兵法”阐述的内容要丰富,可以涵盖战争中所采取的政策、计谋、策略、手段等。

当然,刘基在兵法运用上是十分熟练的。比如对于书籍,“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用兵则讲究方略,如朱元璋派遣都督冯胜带兵攻城:

“公(刘基)书纸授之,使夜半出兵。云“至某所,见某方青云起,即伏兵;顷有黑云起者,是贼伏也,慎勿妄动;日中后黑云渐薄,回与青云接者,此贼归也,即衔枚蹑其后击之,可尽擒也。”众初莫肯信,至夜半,诣所指地,果有云起如公言,众以为神,莫敢违,竟拔城擒贼而还。”

刘基制伏敌人,好比囊中取物,厉害无比。

至如对孙子兵法的了解,刘基说“吾尝读《孙子》十三篇,而知古人制敌之术。”,他在《赠奕棋相子先序》一文中更是借用兵之道大谈棋道,可知其对兵法娴熟于心。

“盖棋,末伎也,而有用兵之道,可以通人之智,知缓急、存亡、进退、取舍,有乘机、应变、攻守之法。避实击虚、投间抵隙、兼弱取乱之道,无所不备。”

再说刘基的次子刘璟,《明史·刘璟传》中说他“喜谈兵”,“究极韬略、握奇诸说”(《易斋集》)。燕王朱棣称兵后,“令参李景隆军事”。他为军事高参。这点倒是继承了刘基的优点。

由此可见,刘基自南宋先祖以来到他儿子这代,其实都没有离开过军事兵法,这是确定无疑的。只是刘基研究的层次更高,他并非停留在所谓“兵”的层面。“夫兵,圣人之所恶。”(《春秋经》)。刘基对于“兵”的认识是遵从圣人之道,即以“天道”、“王道”为上。“兵法”只是实现“天道”、成就“王道”的利器而已。这是刘基成“帝师”的原因。

如此看来,《百战奇法》,并非是刘基终生守之并奉为经典的不传之秘。如果换成刘璟,或许是可能的,毕竟两人的学养修为不同。而且宋代出版的《孙子兵法·张舒注》以及《百将传》(张舒著),类似的兵法传播已比较成熟。所以要在《百战奇法》与刘基之间找到必然的传承关系,只能把时间定位在元末或明初的一段时间。刘基在元末归隐山林,为孩子授经,其为乱世的教本;或者明初担任太子赞善大夫时,刘基将它作为皇子的学习读本。这两种都有可能。刘珵颉宗亲认为该书是在洪武八年刘基病故之前的几年(1371-1375),受皇命嘱托而编撰的。这个时间逻辑上也说得通。但上述几点,都是推测,至今都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如果家族遗训除了人证,还有物证,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4.《百战奇法》最早的刊印本

现在能看到的《百战奇法》最早出版是弘治年间的版本。如果从那里能发现一些端倪,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实际情况是令人失望的。

弘治十七年(1504)左参政李赞作序的《百战奇法》,明确写到该书“亡其作者姓氏”(即不见作者姓氏)。至于其中来历倒是有记载详细:

“西安守马君思进,为南御史台时,尝于所知得《百战奇法》一书,比治西安,值三边多事,谓是书不宜秘也,乃命工镂板以传,而谒余以序之”。

弘治十七年(1504)距刘基去世(1375)年,过去百多年。该书作者湮灭,无论如何是不应该的。所以我们在明初杨士奇编辑的《文渊阁书目》中,虽见到《百战奇法》书目,但其不著撰者,可见在明初乃至到了弘治年间该书出版,都没有作者的署名。他与刘基是否有关系,是无法说得清楚的。

从当前可以看到的史料记载,马思进曾就任于御史台,后出任西安守臣。他从好友那里得到秘本,而后再公诸于世。至于文中提及的“所知”到底是谁,序言则已隐去。这种避讳,可见秘本来历不凡。考查马思进的好友,这是个很艰巨的任务,因为史料毕竟很少。我们只能从可能性的角度做以下推测:

马思进有位好友叫李承芳,其弘治年间中进士,官大理寺评事。他有首题为《怀侍御马君思进》的诗作,写作时间应是马思进赴任西安之后。读其诗,可见两人情义深厚。

蜀道通天上,长安近日边。

夫君在何处,魂梦苦相连。

诗句人传道,恩私骨拟镌。

湖南多旧迹,春草自年年。

“嘉鱼二李”(李承芳、李承箕)在明代弘治年间以文学而闻名于世。考查其学问的师承关系(李承芳、李承箕—陈师章—吴与弼-吴溥),可以溯源到明初的吴溥(1367-1426,吴与弼父亲)。他与杨士奇同朝为官,杨士奇是《永乐大典》总裁官,而吴溥为副总裁。另外他还参与了《太祖实录》的编纂。所以对于明初旧事知道得十分详细。如果说,《百战奇法》经吴溥之手从宫中传抄出来,再数代流传,“亡其作者姓氏”,也是情理之中。

以上只是一些猜测,还不能成为可靠的论据。虽然关于《百战奇法》的作者探索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无论如何,至少《百战奇法》的秘本是传承下来了。今天我们依然能看到这本著作,并时时感叹其分科之巧妙,选例之精当,表达之晓畅,这得感谢即将在历史中隐去姓名的马思进同志和李赞同志。

随着刘基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后裔也真诚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爱好者关注与之相关的非文学类的典籍,并常常交流,去伪存真,真正提升研究的水平,收获更多的成果。

【附录卦课】

有疑而不得解时,借太公灵棋一卜:

【卦课1】三上二中二下,“无难卦”,“安农之象”。刘注为“阳刚在上,中下协顺”。(《灵棋经注》)艮卦,归隐耕读,无有艰难,协顺而已。

【卦课2】三上三中三下,“恭和卦”,“和睦之象”。刘注为“阳刚在上,方以直也;健顺相承,下供职也。”(《灵棋经注》)乾卦,宝刀归鞘,天下平和,尽职即可。

这两课一前一后,毗邻相近,分看则其土为“基”,弃刀不“留”,合看则为天山遁,君子在野。其隐喻已相当明显。一者贤者挂冠悬笏,退隐山林。二者,兵集或传世或湮灭,能读到即是福缘。

不再赘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