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大的QQ
作者:云天
1999年2月,腾讯QQ横空出世。
2010年9月,3Q大战上演,腾讯胜诉,QQ霸主无人能撼。
2011年1月,腾讯推出微信,抢到移动互联网第一张门票。
2015 年春节,“微信抢红包”登上了春晚舞台。
不记得哪一年我出差到深圳,跟在QQ工作的学生吃饭时争论起来,她坚持认为未来属于微信,而我则认为QQ也不可替代。那时微信还没有如日中天,但不久她就离开QQ调到微信工作。她的义无反顾似乎预示着什么。
弹指一挥间,QQ已经20岁了,微信才8周岁。二者相比,一个朝气蓬勃,一个却略显疲态。以前出版社给一个“儿童作家”出了一本书《我不想长大》,我且把套用过来作题目吧。
一、微信的克制,QQ的“放肆”
今年8月14日,腾讯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其中微信和wechat(微信海外版)合并月活用户数达到了11.33亿,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1.9%;QQ月活用户数为8.08亿,同比上升0.6%,环比下降1.8%。在对外界的展示中,微信一直保持“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克制形象,而QQ则重点强调自己是一款越来越受年轻人喜欢的产品。
对比微信和QQ,两款产品的路线截然不同。微信的功能很多,但却非常克制,无论是“拳打”今日头条的看一看,还是“脚踢”支付宝的微信支付,都进行了一层层的入口归类,界面十分简洁干净;而QQ却“放肆”的多,在主界面中加入了QQ看点,兴趣部落,“扩列”,“养火花”等五花八门的功能。除了支付,QQ庞大的家族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造成这种路线迥异的原因,不仅仅是用户的差异,还有两款产品充当不同平台而表现出的不同特质。张小龙一直说微信是一个工具,不管功能如何变化,承载的东西如何复杂,第一个tab永远是可以最快速和人进行沟通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才是最永恒的需求。微信所做的一切改动,无论是用户-内容链接的看一看,还是用户-服务的小程序,微信始终没有背离社交和用户的本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离不开张小龙这个产品经理为微信引导方向。去年笔者写了一篇文章《复盘微信七年,更重要的是不做什么》,文中写道:在这个浮躁的快节奏社会里,张小龙的内心需要安静下来。此时,复盘七年,守望孤独,洞察人性,唯有如此微信才能走得更远。
QQ对自身的定位,始于社交,却不限于社交,它像是一个巨大的产品孵化平台,各种功能你方唱罢我登场。QQ孵化出多个用户量过亿的产品。目前,QQ动态页,展现了微视、NOW直播、波洞星球等十多个功能入口。可以说,腾讯推出的年轻内容产品,十有八九曾借助QQ冷启动。以QQ看点为例,在最开始和兴趣部落,好友动态等功能一起展示在二级入口里,经过不断的流量PK,最终凭借流量优势占据QQ的一级入口,这样“内部赛马”的氛围下,势必造成资源的博弈和浪费。QQ的掌舵人不知有没有对它20年的发展作一个认真的复盘,在此基础好好谋划后QQ时代的发展。
二、孩子终究会长大,QQ的未来在哪里
对比腾讯发布的《00后在QQ》[1]和《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2],当中描绘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晚上10点,微信中80,90后用户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QQ中00后用户已经迫于上学的压力早早睡去;收入不断增长的80,90后用户逐渐取消QQ中的会员,黄钻蓝钻,转而使用微信缴纳水电费,购物买单,00后却已占据QQ会员的半壁江山,构建自己的虚拟王国。美国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尔认为“网络社会”不是即将出现的一种社会结构,而是唯一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所有的年龄断代和阶层分化,都将如同镜面一样,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上演。
对比微信刚刚走过的8年,QQ已经历20年的风雨,见证了80.90由校园步入社会,社交关系链由QQ转向微信。目前QQ留下来的用户依然是00后,95后的年轻人,对于这批热衷彰显个性,喜爱炫酷功能的年轻人来说,QQ依然是有吸引力的选择。但这些青春期的特征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消失,当00后,95后开始进入社会,有了更庞大成熟的社会关系链,迟早会流入微信。“社交媒体争夺的本质是关系链”[3],这也是微信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护城河。
除了QQ用户量的增长空间,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也是QQ面临的巨大障碍。“商业模式是媒介平台的核心规则,它关系到媒介平台的生存法则、发展空间,关系到媒介平台与成员的联系方式。这种商业模式对内能够凝聚各种模块,对外吸引各种资源转换各种关系,能够维持平台的良性循环和长远发展。[4]”微信已经能链接人们的通讯、社交,衣食住行,金融,政务等一切生态,而这一点,是QQ望其项背的。
在知乎上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腾讯的QQ和微信:前者负责迎新,接待一切年轻的互联网新住户,迎合他们的天马行空,后者服务“大人”,“一个是学校,一个是单位,腾讯这两款产品,几乎把人的一辈子,都给圈进去了”。QQ在移动互联网初期为微信提供了宝贵的关系链,也曾孵化出极为成功的社交产品,但目前QQ充当的角色却是关系链的“中转站”,未来的路在哪里,确实是需要QQ思考的问题。
今年5月21—22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QQ负责人宣称QQ将充分发挥自己的年轻力量,深度融合社交和内容,与各个行业和产品深度结合,联合社群运营者、创作者、开发者一起,合力共建开放生态,包括QQ群开放生态、QQ个性化开放平台生态、小程序及小游戏开放生态。感觉这个生态还是偏向年轻人和娱乐化,还是强调更好玩而非更好用。
三、用户已长大,QQ还在过家家吗?
QQ的用户以青少年为主,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社交和职场需求的增加,QQ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他们便迁移到微信及其他互联网产品上。QQ就如同小孩子玩够了的玩具那样被抛弃。铁打的QQ,流水的用户,难道QQ只满足年复一年的辞旧迎新工作?流失的用户多可惜呀。QQ就不能随着用户的成长而成长吗?把它的服务延伸到成人的世界?
在MSN退出中国的过程中,QQ也渐渐成了很多白领的办公工具。虽然QQ在很早前,就已经有办公的功能,比如视频会议、传文件、PPT共享等,但它们一直没有得到凸显。我平生第一次网上授课就是在QQ上,那还是我在出差途中在酒店房间里,按照约定的时间用笔记本上的QQ来讲课。
问题是QQ有没有认真去思考这些问题,打造一个适合大人的产品,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移动优先,对于整个腾讯战略来说没有错,但对于某些产品是不是要具体对待?比如基于办公场景的QQ应用,是不是也要兼顾和着力PC端?毕竟企业用户的场景和增值业务必定是QQ新的增长点。[5]
QQ主打的游戏和娱乐,现在也在做内容做自媒体平台,企鹅号成为腾讯新闻、天天快报、QQ看点、QQ浏览器四大板块的流量入口。然而,无论是用户服务还是内容审核,只能做一些娱乐化浅薄内容,稍为严肃高端就无法通过审核,在优质内容提供上,企鹅号与头条号相比差之甚远。也许QQ习惯了小孩子过家家那一套,成年人的世界它看不懂。
最近QQ又推出新版本,升级夜间模式和增加一大波功能,是利?是弊?大家可以评说。QQ的长大不仅仅指年龄,还意味其成熟度,意味着它成为一个更有竞争力的产品。QQ要长大,恐怕需要新思维新格局,需要切换到新的系统,打造新的平台。还是那句话,需要沉下心来,想清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最后,顺便投个票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