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公众号的客户在哪里?
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做起了新闻客户端,更多的传统媒体做起了新闻公众号,都在争夺手机屏幕这一方寸之地,但烧钱的多,赢利的少。原因有很多,跟实力、投入、运营模式等都有关系,但其中一个很重要就是新闻客户端的客户不给力,不少运营者还不清楚自己的客户在哪里,甚至把客户与用户混为一谈。因此,笔者先把这两个概念厘清一下。
客户与用户是既独立又统一的两个概念,两者有本质的区别。首先,从概念上来看:“客户是为产品或服务买单的人”;用户则是:“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人”。两者与产品之间的购买关系有所不同,客户会对产品、服务发出消费请求,并最终形成购买关系,客户是产品、服务购买的决策者。而用户,是与产品发生交互、互动,却不一定涉及消费行为。
那么新闻客户端、公众号的客户又是谁呢?看新闻的人一般不会付费,运营者是他们的注意力转卖给广告主,让广告主来埋单,广告主是客户。其实与传统媒体的运营并无二致。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商业价值被稀释,对于一些实力不强,注意力不足的新闻客户端恐怕难以得到广告主的青睐,也就是说他们的客户少。此时,作为掌控宣传工具和舆论阵地,政府可以给予支持并部分埋单,有位广告院长说的好,政府是最大的广告主,此时政府成为客户。但是有客户不一定有用户,服务好政府不一定就能服务好用户(大众)。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由于广告收入不高(广告也会影响用户体验),政府资助有限,其营收往往入不敷出。
其次,从行为上来看,客户与用户对产品、服务的关注有所不同。客户与产品形成直接的购买关系,一旦确定了消费行为,客户与产品之间将会形成产品范围内较长的使用时间。而用户对产品的关注在于产品的使用度与交互过程,即产品是否能为用户服务,而用户对产品的使用可以是尝试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这里就涉及到用户粘度问题,我调研一个客户端,不只是问他们的用户规模,还会问他们的活跃用户有多少。腾讯新闻客户端为什么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呢?只因为它与社交捆绑在一起,增加了用户粘度。
其三,从关系转换的角度来看,客户与用户之间不是绝对静止的两个概念,两者的身份可以互相转化也可以互相独立。当产品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用户对产品发生购买行为后,用户身份将转化成为客户身份。当产品购买者与使用者不同之时,两者是脱离的,客户是产品购买的决策者,用户是产品的使用者,如儿童书籍,父母是客户,儿童则是用户。只有在产品满足用户需求,获得用户认可,在使用后提高用户效率且带来客户利益,才能形成用户、客户、产品三赢的局面。
前面讲到以市场和政府为客户这两种模式,都是用户和客户分开的,有没有第三种模式呢?争取更大的客户呢?并取得用户、客户与产品的共赢呢?我们来看网络媒体的新闻客户端,比如说腾讯新闻客户端,腾讯其实并不靠这个内容产品赚钱,它主要是靠服务产品盈利,游戏以及其他付费服务。新闻对于网络媒体更多是起到一个入口的作用,发挥导流的功能。对于新媒体的新闻客户端来说,平台才是它们最大的客户,平台才是新闻客户端的“金主”。还有一类新媒体的新闻客户端,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自建一个聚合平台,不仅通过数据挖掘与新闻定制实现用户利益最大化,同时也为内容+服务提供更多的客户。但它们的平台相比腾讯、网易等要小,争取客户要吃力一些。而盈利更加吃力的应该是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除人民日报、央视等大型传统主流媒体实力不俗外,地方媒体只靠新闻客户端这一单一产品来实现盈利几乎不太可能,但是如果能够形成线上线下,内容服务并举,做成品牌和影响力,争取多个客户参与,是可望收支平衡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新闻客户端、公众号的用户与受众不太一样,后者只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前者不仅是新闻接受者,还是新闻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也就是说互动是与传统媒体新闻最大的不同,如果只是简单的把传统媒体的内容搬上去,那么与传统媒体又有什么两样?新闻客户端、公众号的运营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容生产与传播,主要是编辑的事,其业务是PGC与UGC的组合创新;一部分是产品运营,主要由产品经理负责,这个产品包括内容产品、服务产品和关系产品,主要由产品经理负责。其业务包括线上的广告、打赏,线下的各种活动,还有通过关系产品导流到其他服务产品上。我认为光靠内容产品本身是难以赢利的,只是把用户引流到付费服务区,才能把用户变成客户。
要吸引用户、培育用户不容易,要发掘客户、服务客户更不容易,对于新闻客户端来说,不仅要做内容产品,还要做服务产品和关系产品;不仅要做好界面和内容,还要做好入口和引流,真正把用户与客户连接好服务好才是新闻客户端运营之道。
更多新媒体运营的答案在我的分答,扫码即可提问和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