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举个栗子
老家宽城,盛产板栗,因为和迁西、兴隆、青龙等地连片儿,这里铁资源丰富,板栗的有机成分比较多,恰好又在北京的东边儿,“京东板栗”就是这个意思了。
有一年去华东五市,先到芜湖,芜湖的大街上有卖“燕山板栗”的,一回事,可见这里的板栗和云南、安徽、山东的有区别。
梁实秋到台湾后,还怀念老北京的糖炒栗子,他说:“在北平,每年秋节过后,大街上几乎每一家干果铺子外都支起一个大铁锅,翘起短短的一截烟囱,一个小力巴挥动大铁铲,翻炒栗子……孩子们没有不爱吃栗子的,几个铜板买一包,热乎乎的,有时吃不完,放到被垛里保温”。
这种炒栗子的方式,过去在承德大街上也有很多,临街的干果店外,用废油桶做的灶子,下面是劈柴拌子烧着,上面用大铁铲子搅着,人们从边上走过,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儿,让走过时,也会有“砰”的一声,吓你一跳。
北京人吃栗子的记载《红楼梦》里也有,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李嬷嬷把留给宝玉的酥酪吃尽,袭人只得骗宝玉去吃“风干栗子”。
最羡慕的还是在杭州,袁枚40岁退休回家,每天在一大帮美女的陪伴下研究美食,写一本书叫《随园食单》,大菜谱里这样写: " 栗子炒鸡 " 一菜," 鸡斩块,用菜油二两炮,加酒一饭碗,秋油一小杯,水一饭碗,煨七分熟;先将栗子煮熟,同笋下之,再煨三分起锅,下糖一撮。"书中还有做栗子糕的做法。
这些都是清朝的事。
宽城现存的板栗树最老的已经710岁了,是夫妻两棵树在一起生活。这个区域种栗子树却可追溯到3000年前,《史记·货殖列传》:“燕秦千树栗”,西晋陆机写文章也说过:栗,五方皆有,惟渔阳范阳生者甜美味长。
土壤、气温、环境适合板栗生长,有时土里自己就会钻出栗子树苗来,那是各种鼠獾类的仓库发芽了。
好材料还得有好做法,不然为什么有人叫御厨,有人叫“做饭的”呢。
大家都喜欢吃糖炒栗子,做糖炒栗子最好的是一个叫李和的人,陆游《老学庵笔记》里写了这个故事:北宋年间,汴梁最有名的炒栗子就是李和栗子,别人也都炒,可就是不如他的好吃,朝中官员们也都经常去买来吃。后来北方沦陷,南宋官员和皇帝一起跑杭州去了,这些官员就吃不到李和栗子了。当时南宋和金朝也互派使节,一次,使节到了燕山下,有两个人拿着十几包炒栗子来,给出使的官员每人一包。
大家一吃,这不是李和栗子吗?!
一问,他们说,我们就是李和的儿子。然后挥泪而去,想故人,想家。
原来,金兵南下,不是把所有人全杀掉,把有手艺的有用的人虏到北边,北京周边的糖炒栗子应该就是这样来的。
在出使的官员中,有苏轼的弟弟苏辙,不过他比李和栗子来北方早一些年,他当时是经过北京到滦平,经隆化、承德县、平泉然后去的赤峰。他写过一首板栗诗: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穿旧方。客来晨为说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补肾。
这在《本草》里也有记载。
在承德工作和生活多年的慈禧更爱吃栗子,据《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载,御厨为保证她每天都能吃到栗子,把栗子磨成粉,晒干保存,吃的时候做成窝头状,每餐必食。
所以才有了这个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中国老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