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1

自然客观的生命,有本能之欲神,理性之识神,本能之欲根据生命需要而动,理性则顺从本能之欲而动,需要食物,便有食欲的冲动,理性就做出采集、猎杀的行为,以获得食物。食欲得到满足,恶之欲就收敛起来,善成为理性主导,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情感交流,和善友爱;种群之间没有争斗,相安无事,这就是原始生存时代的基本生存状况。

本能之欲自然,为天命的存在,理性主观、能动,是本能之欲的“用”。欲为根本,欲的萌动,生发理性之用;理性之用为枝叶,受本能之欲的指挥主导。在没有文化之前,没有观念意识的时候,理性之用是自然生命需要的“用”,有需要才有“用”,不需要就不“用”。

理性之用,在本能之欲,食欲则发生采集、猎杀之用,性欲则发生争夺配偶之用,欲满足,“用”就停止作为,这是地球生物,特别是哺乳动物共同的生命特征。文化智人是哺乳动物,但有了文化进入文化生存时代,理性之用不再受本能之欲的摆布,从善则其“用”善,之后,从恶则其“用”恶,本能之欲的善恶在文化生存之中的意义,远不如原始生存时代重要。

用豺狼虎豹来比较,豺狼虎豹的欲,与食物多少息息相关,食物丰富则欲善,食物匮乏则欲恶,其善其恶的作为,基本取决于食物多少。文化智人的善恶,物质利益的多少不是决定因素,物质利益丰富了,若文化观念、理性意识恶,贪婪无度,文化智人也会恶,野性之争不止;若文化观念、理性意识善,适可而止,即便物质利益匮乏,文化智人也会善,会舍己为人。

豺狼虎豹等动物之欲的有限,是自然生命的有限,不受理性的主导,也就是胃的容量,吃饱了,胃装不下了,猎杀之“用”就不会发生,弱肉强食就不再继续。食物再多、再丰富,豺狼虎豹也不会形成贪婪之欲,“用”有自然生命的分寸。文化智人呢,文化观念、个人修养没有人文精神的话,物质利益多多益善,有银行、有仓库,有多种多样保存财富的方法,始终都装不满,没有满足了。

动物欲望是天命的欲望,有分寸,无过无不及。过,物质(食物)太多,胃受不了,活得苦;不及,物质(食物)太少,不能滋养生命,同样活得苦。动物的自然法则,物质(食物)适可而止,满足了胃,善的爱意便会洋溢出来。

文化智人效法自然,物质利益丰富之后,就不应该有争斗、有厮杀,更不应该有殖民、有战争,社会生存关系也能像豺狼虎豹那样,种群内不争斗,种群间不厮杀。但文化智人不应该止步于此,和平共处不过是文化生存的基本要求,按照中国文化的人文标准,人的社会生存关系比豺狼虎豹,比原始智人要好得多,不光有和平,还应该有仁爱,幼有所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势者没有生存之忧,强势者不自私自利。事实却恰恰相反,西方文化力量强大起来后,贪婪无度的欧洲帝国,跨洋过海也要争,翻山越岭也要抢,只要有利可图,什么恶事都干得出来。

“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注重政治为主,经济是辅助的。为什么?认为政治安好,天下就安定,经济自然就好。西方的文化,文艺复兴以后到现在,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线,是认为经济好了,政治就好了——根本错误的。”

文化的发明创造靠人,文化的实践运用靠人,人是恶人还是善人,人文理性还是物质理性,自利贪婪还是适可而止,等等精神层面的问题,靠物质进步或财富增长等经济手段都无法解决。人善,有仁爱精神,物质利益匮乏也能够共渡难关;人恶,为我唯争,物质利益再丰富也要谋财害命。

唯物唯利、为我唯争的西方文化把智人领上贪婪自利的恶之路,各种害人的理论——如市场竞争、超前消费、营销策略,各种杀人的武器——如生化武器、原子弹、智能机器人,层出不穷,弱势者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就连地球生物也都遭受到了灭绝之殃。

掌控文化,实际上是掌控科学、商业等实用性文化。实用性文化的好处是直接的、现实的,强势之人、强势之国都能够感受到;害处也是直接的、现实的,弱势之人、弱势国家都有切身感受。西方文化缺乏人性,没有真正的人文精神,把科学等实用性文化当成人类前进的方向,使智人在文化生存时代,迷失了生命的方向,除了物质就是利益,除了名位就是功利,个人价值、自我私利远远大于文化智人的生存价值。科学越进步,人心越贪、野性越张狂,核灾难的威胁,极端气候的困苦才会越来越深重,自然生存关系才会有全面崩溃的威胁!

人是动物,从原始智人走来,灵魂有野性,本能之欲有恶,文化生存时代要幸福,要文明,不净化野性灵魂,不克制恶念、自除恶意是不可能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血流成河,文艺复兴后的美洲、澳洲的尸骨成山,20世纪的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于现今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等,都是因为人没有进化精神,放大了原始野性的物之欲,使为我唯争的欲望通过实用性文化作恶的结果。

(0)

相关推荐

  • 文化精神·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文化精神·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文化是一个非常笼统.模糊.没有明确定义.而大家都知道的概念,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状况,地球生命的生存远景. 文化有两个基本层次,文化之术和文化精神.文化之术肇端于木棍 ...

  • 所以是人·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任何事物,都有象与本质.不同事物,象与本质不同.物有物象,有物质本质:生命有命象,有生命本质.宇宙万物,无不有物,生命也如此. 生命有物,但是有生命之物与无生命之物,活人之物与死人之物,是完全不同的 ...

  • 淫辞邪说·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我们没有站在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立场上,没有用生存远景的眼光,去认识文化,更没有认识自己本能之欲的善与恶,西方文化的"淫辞邪说",在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幌子下,蛊惑人心,大家 ...

  • 人就是人·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第五十四>:"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这是人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人?从哪里 ...

  • 绪论·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维生.护生.养生是地球生命中只有也仅有人所具备的理性.这种理性不是自然.本能,而是有了生命觉悟之后,形成了人本位--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文化之后才有的主观理性,即文化的理性. 文化人应该是有维生.护生 ...

  • 德为主导·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道德经·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人类发明创造的科学等文化之术,可以上天,可以入地 ...

  • 衣食荣辱·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自然生存,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争,一是爱.争为自己,维护自身生存:爱为种群,保证物种延续. 争,是生命本能之欲,为自我生存的外用形式,根于恶之欲.自然生存,争是必要手段.动物争生存需要的食物,争种群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2

    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2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就已经觉醒了,找到了血流成河的根源--人没有成人,恶之欲嚣张,野性张狂!孔子.孟子总结中华民族过去数千年的文化历史,清醒地认识到了仁义道德的 ...

  • 人性•人文•文明之重视文化精神2

    个人有个人的生存状况,与个人修养.文化知识.社会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人类整体有整体的生存状况,取决于强势精英们的思想觉悟.人文理性.仁义道德.个人的,社会的,世界的生存状况,皆可概括为善恶两类基本状况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2

    寺庙有如来.观音等,在一般人心中,能救人脱离苦海,许愿求升官发财:道观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可以助人成仙,以求长命百岁.文化层面,佛.道不帮助人们实现物质欲望,而是帮助人们进化精神,修养道德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1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1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当时社会战乱纷争,诸子百家各种知识,各显其能,争地盘.争霸权.夺财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宗旨3

    和有社会生存关系之和,有自然生存关系之和.社会生存关系和,以自食其力为前提,大家安居乐业,没有你争我夺:自然生存关系和,空气清新.水源洁净.食物天然,没有重金属污染,没有二氧化碳的危害,绿水青山,活得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宗旨2

    人文精神的善,野性之争的恶,以生存关系的和与乱为分界,物质利益以及物质实用性文化不是分析善恶,评判人文精神,认识人性实质的依据.文化不是自然,认识和评判文化善恶,必须从文化中走出来,困在文化之中,不知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宗旨1

    我们需要认识文化精神,需要重视文化精神,弃恶从善,运用仁义道德的精神实用性文化,促进精神进化,保证物质实用性文化的发明创造和实践运用,具有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 文化的终极意义是什么?让人活得久.终极价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3

    文化生存的高级阶段,物质生活的改善很容易,农耕时代,文化就已经具备了衣食住用行玩的保障能力,但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依然是因物而喜,为利而悲,精神因为我唯争而紧张,情感因得失而苦乐.特别是战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2

    "和"需要克制恶念,克制私欲,节俭生活.为我唯争的文化精神,自我价值的理性观念,自私.野性.贪婪,为了自己更好.更丰富的物质生活,为了扩大经济规模.获取更多的市场利益,物质实用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