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晚年在热河,为何每年都要去这个小山沟里住几天?
1.
康熙皇帝为了练兵强疆,结好与蒙古和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开辟了木兰围场,修建了避暑山庄,开启了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的康乾盛世。
然而,在康熙皇帝晚年从热河去木兰秋狝的途中,他都要绕道去一个小山沟,多的时候住十六天,少的时候也要住两三天。
康熙很忙,治理诺大的国家,每天有那么多的内政外交事物需要他去处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天下至大,政务至繁,非朕躬所能独理... ...务各耽忠尽职,洁己爱民,任劳任怨,不得辞避”(《圣祖仁皇帝圣训》),他嘱托大臣们都要忠于职守,他自己更是殚精竭虑,日理万机。
可就是这么忙的一个皇帝,为什么还要经常抽出时间去一个小山沟里待几天呢?
2.
在康熙皇帝的行程记录里,有这样的记载: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七月二十八日,当时还没有修建避暑山庄,康熙皇帝带着众皇子巡视塞外,九月初四,康熙一行经过现在的承德县高寺台、头沟,来到汤山脚下的温泉。
当时,朝廷正与噶尔丹作战,在汤泉的龙尊王佛庙,他举行了赏赐典礼,“以喀喇沁行围效力,赐郡王扎什一下及官兵等冠服、蟒缎、弓矢、银两有差”。
公事办完,康熙皇帝瞻仰龙尊王佛庙里容貌端庄、姿态娴静的水宫娘娘。随后,雾气飘渺的温水池里,坐汤沐浴,对汤泉大加赞赏。
从此,康熙皇帝就把这个地方记在了心里。
康熙二十四年进士陈元龙跟随皇帝一起出塞,他写诗《扈从出山口景物触目赏心恭纪十首》说:
灵液不知源,涓涓远石根。
临流清可鉴,润物气常喧。
沁骨能祛疾,充肠便涤烦。
南阳空记异,菊水漫称尊。
康熙真的很忙,1690年开始,他全心致力于蒙古事务,在第一次来汤泉后,又在1696和1697两次亲征噶尔丹。等他第二次来汤泉时,已经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了。
这一年的七月十六,康熙皇帝来到汤泉坐汤,并亲自对这里的泉水做了一次酸碱度的实验。
汪灏的《随銮纪恩》里这样记载:
“上问曾浴过汤否?各回奏讫。又谕云:朕所历汤泉,如遵化马兰峪、独石口,昌平及塞外,近者哈贝,远者索约儿,凡二十二处。所至俱令西洋人以银碗盛水,重汤煎之,俟水干,验其底,或硫或硝,或盐或碱,各处不同,大抵坐汤可舒筋骨,兼疗人病,南人多未之知也。”
康熙皇帝兴致勃勃,午膳还赐给大臣们鱼,谕云:“此名丛鱼,惟沙河始有之,食其唇美甚。”
康熙皇帝高兴了,康熙皇帝对这个温泉很满意。
从此,康熙皇帝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四十五年修建了汤泉行宫,此后的康熙五十一年、五十二年、五十三年、五十四年、五十五年、五十六年、五十七年、六十年,都来这里坐汤,多的时候十六天,少的时候也要一两天。
3.
为了保障木兰秋狝的持续进行,康熙皇帝在北京至围场修建了二十多座行宫,这些行宫多数为驻宫,而就在汤泉行宫附近,还有三座特殊的行宫——茶宫,包括现在隆化境内的什巴尔台行宫、承德县双峰寺附近的钓鱼台行宫、高寺台附近的黄土坎行宫。
这些行宫现在分属于不同的县、乡镇,在清朝的时候,都属于中关讯。
从行程上看,从热河行宫到汤山行宫、中关行宫的行程都在一天以内,可一向崇尚节俭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还要在中间又修建了两座行宫呢?
顾名思义,这是喝茶用的行宫。
康熙皇帝喜欢喝用这里的水煮的茶,所以,一下子就在这里建了三个茶宫。
中国人喜欢喝茶,但茶水好坏的关键,除了茶叶以外,最重要的是水。
陆羽的《茶经》中,已有对于烹茶所用之水的记载: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畜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
康熙皇帝对饮用水也非常讲究,他说:
人之养身,饮食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朕所经历多矣。每将各地之水称其轻重,因知水最佳者,其分量甚重,若遇不得好水之处,即蒸水以取其露,烹茶饮之,哲布尊旦巴胡突克图多年以来所用皆系水蒸之露也。
(《圣祖仁宗皇帝庭训格言》)
哲布尊旦巴胡突克图和章嘉呼图可图是蒙古地区的两大活佛,对康熙影响很大,活佛喝茶都是用水蒸之露,那是没有遇到这里的泉水。
4.
现在与高寺台相邻的黄土坎行宫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位于现在的承德县双峰寺镇甸子村,在村北头的高台上,占地1万多平方米,为一座规整简制的茶宫。
宫南向,背岗,左面山坡,右边临水。宫门三楹,内为垂花门。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
据《钦定热河志》记载:“前殿五楹,后殿九楹”,前出廊,后抱厦,院宇明净,规制淳朴。宫之北,则赛音河会入固都尔呼河,郦道元《水经注》所谓武列水三川派合者也”。宫门前左右各有膳侍房三间,宫墙外以一亩宽的松柏林带围绕四周,计12亩。
这里虽为“茶宫”,康熙皇帝却很喜欢在这里驻跸,从这里去热河,水陆交通都很方便。自康熙五十六年至康熙六十一年,他一共在此住过八次。
这在三座茶宫里,是唯一的一座。
康熙皇帝崇尚简朴,他的养生之道更注重于到优美的环境里静养,康熙四十八年八月十九日,他在鄂尔沁哈达对大臣们说:朕自热河启行时,身体虚弱,思择水土佳处游行调养而来,不意即能乘马行围,略不疲困,虽肌体未复原,而寝食已复旧矣。
所以,他多次在汤泉行宫和黄土坎行宫停驻,坐汤饮茶,都是因为这里的泉水甘甜,既能坐汤祛病,也能品茗修身。
他在《御制汤山龙尊王佛庙碑记》里赞美这里的泉水:
热河... ...环左右百里间多名泉,而山庄之东北有汤山,其泉涌出山腰,自然而温。浴之蠲烦除疴,导和怡性。朕始经其地,谓水微凉,更得暄暖,乃宜于体。比再往则加燠矣。... ...考汤泉著于史传者,骊山天都最为名迹,其他亦散见于山经杂志,而兹泉尤为灵异。古人谓:“地脉之兴,有待而然”,非虚语也。夫君子澡身浴德,如沃盥以去垢。
对这里的泉水的赞美超过了骊山的华清池。
5.
康熙朝名臣张廷玉随从康熙皇帝来这里,他看康熙皇帝如此喜欢这里,写了《塞外扈从纪事四首》,其中一首写这里的泉水,认为天下第一:
塞外扈从纪事四首
举头天五尺,真愧受恩偏。
朝食分仙馔,宵灯接御筵。
猎场容缓辔,行帐每烹鲜。
勺水皆琼液,如倾第一泉。
那个时候的承德,到处都是蓊郁的森林,潺潺的小溪。
比康熙皇帝晚了很多年的刘纶写过一首《高苏台道中》的诗,描绘了当时的情景:
后山一夜雨,前涧千条水。
十里得村舍,已似到家喜。
高苏台,就是现在的高寺台,阴雨时节,到处流水潺潺,绿树蓊郁中,有村落点缀在山谷之间,这里的地名都叫龙潭沟、大小蛤蟆沟、东洼、西水泉、西水泉沟等等,到处都有因泉水而形成的小溪,春夏时节,到处鲜花满山。
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如此人间仙境,怎能不让康熙皇帝流连忘返。
6.
时光荏苒,世事更迭,三百年过去了,森林被开垦为耕地,泉水干涸,从热河到围场的行宫陆续荒颓,汤泉行宫、黄土坎行宫、钓鱼台行宫都已成为了遗迹。
然而,在距离这三座行宫不远处的龙潭沟附近有一个巴里泉,静静的流淌着甘甜的泉水,养育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村落——乔杖子村。
饮用这个泉水的人们心灵手巧,小到五六岁、大到九十六,都能拿一把剪刀,剪出非常漂亮的窗花,每到春节前,在离宫门外的二仙居,一整条街都在售卖他们制作的窗花、剪纸、皮影人儿,他们把快乐和幸福,送给千家万户。
2013年,这个村的剪纸被列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令全村人更为惊喜的是,2015年,这个村里飞出去的一只金凤凰飞回来了,又把这里甘甜的泉水送给了千家万户。
孙凤玲,1991年从乔杖子村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多家知名企业工作,在北京成家立业,生活安逸富足,有了北京户口。但她心里还是依然惦记着乔杖子村,想着那眼甘甜的泉水。
2015年,孙凤玲在龙潭沟成立了中健生态农业承德有限公司,北京的专家过来,对康熙皇帝饮茶的水做了化验,专家认定:“水源地位于燕山山脉东段,深山原生态保护林区,水系万年矿化基岩裂隙,富含锶、偏硅酸等20 余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水质清冽,口感甘甜。”
锶偏硅酸复合型矿泉水,是中健水的特质,承德巴里泉,被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生态好水源专家评审组认定为“生态好水源”。
7.
如今,康熙皇帝的“茶宫”已经没有了痕迹,但皇帝烹茶用的泉水却早已走进了普通人家,中健生态农业承德有限公司生产的矿泉水已经生产出多个系列的产品,在承德普宁机场的贵宾室里,摆放着巴里泉的瓶装水,在承德规模最大的宽广超市,摆放着巴里泉的各种规格的桶装水、瓶装水、泡茶水。
一代帝王康熙皇帝在《御制汤山龙尊王佛庙碑记》的结尾写道:
朕于此窃附汤盘体儆,其与天下日新、而所以膏泽吾民,以及蒙古诸部落,使咸寿考康宁者,则不能无望佛之庇佑焉。
他的意思是说,他在汤泉,也是期望天下太平,使全体臣民和蒙古各部落都承受恩泽,而要使人人乐观长寿,不能不指望于佛的保佑。
受时代限制,康熙皇帝毕竟没能使全国的百姓都能乐观长寿,但巴里泉水却能给普通百姓带来幸福。
本文参考资料:
刘朴《热河汤泉》
陈亚媛《木兰秋狝与隆化》
文平《木兰围场研究》
(清)章梫《康熙政要》
《承德清代行宫》
康熙皇帝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的,承德澹泊敬诚殿里的耕织图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