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坑了一个苏东坡,却繁荣了一个大宋朝

1.

在中国古代私塾蒙学课本里,有一部书叫《袁氏世范》,作者是宋朝的袁采。

袁采是信安检人(现在的浙江),隆兴元年进士。他在担任乐清县令的时候,廉政刚明,政声颇佳,地方淳正风俗,化导人伦。孝宗五年,他把他的治世之道写成了一本书,书名为《世范》,分为睦亲、处己、治家三部分,教人们如何做人做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这本书:虽家塾训蒙之书,意求通俗,词句不免于鄙浅,然大要明白切要,使览者易知易从,故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也。

意思是说这本书通俗易懂,易教易学,仅仅比《颜氏家训》差一点。

比如他针对家庭矛盾时说:

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而父子兄弟有不和者,父子或因于责善,兄弟或因于争财。有不因责善、争财而不和者,世人见其不和,或就其中分别是非而莫名其由。... ...父必欲子之强合于己,子之性未必然;兄必欲弟之性合于己,弟之性未必然。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

因为中国社会太需要和谐社会了,所以,这本书一出来,就“远近争相抄录,假而录之者颇多,不能遍应”,这才开始刻版印刷。

这是宋朝,印刷术普及之前,人们还是传统的手抄书,因为想看书的人太多,于是才有了印刷成书。

中国印刷术,改变了世界。

然而,就在印刷术普及之初,因为印刷出书而倒了霉的,第一个却是苏轼。

2.

优秀的文人总要有些心高气傲,看不惯的事情就要说,不知不觉的就得罪了人。

祸从口出,因为文章而给自己带来灾难的不绝于史书。

黄庭坚身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在给他的外甥洪驹父的信中说:

“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苏轼的“好骂”,与后来的鲁迅先生还不一样,苏轼是文骂。他一直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不断的在诗中讽刺王安石的政策。

比如,他在《山村五绝》这样讽刺王安石的青苗法:

杖藜里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苏轼惹恼了变法派中的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他们在出版的苏轼的书籍里摭其表语,罗织罪名,指控以文字讪谤君相,于八月十八日逮赴台狱,这就是历史上改变了苏轼命运的乌台诗案。

当时,家中被州吏围船搜书,长幼几乎吓死。

妻子埋怨苏轼说:

是好著书,书成何所得?而怖我如此。悉取烧之(苏轼《黄州上文潞公书》)

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就是从已经出版了的苏轼文集里,搜罗对苏轼不利的言论,作为证据的。

然而,很多已经在市场上流行的苏轼文集,却不是苏轼自己编辑校对出版的,有些非常畅销的苏轼文集,苏轼自己却不知道。

所以《哈佛中国史》说:

就像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一样,新技术的诞生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和反对,印刷品的出现也不例外,特别是对于靠手抄经书为生的学者,他们的抄本逐渐被印刷经书取代,因此反对尤其强烈。多才多艺的作家苏轼(1037——1101)担心学术质量会因此而受到损害。叶梦得(1077——1148)抱怨印刷文本即使印得错漏百出,也会被人认作正确无误,这会使文本的质量下降。朱熹——虽然其新儒学哲学传播主要受益于这一新媒介——抱怨人们读书不细心,粗枝大叶,不再用心读书;而且人们开始认为手抄书卷是过分的要求,朱嘉对此也不以为然。

3.

然而,由手抄书卷,到雕版印刷和后来的活字印刷,这毕竟是一场革命。

中国的雕版印刷初见于唐代,但在宋朝见到了实效。

965年,宋太祖平定后蜀,太祖在一堆书籍里发现了毋昭裔的名字,这个人是中国最早的出版家。

据王明清《挥麈录》记载,毋昭裔贫贱时,尝借《文选》、《初学记》等书籍,其人面有难色。这件事对他印象很深,他叹道“恨余贫不能力致,他日少达,愿刻板印之,庶及天下学者。”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寒门学子借书挨白眼的事,毋昭裔也是。

他发誓:“异日若贵,当版以镂之,以遗学者。”后来他仕蜀为相,遂践其言,薪俸有余之后,感慨道“今可酬宿愿矣。”

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有志者,事竟成”。

他令门人句中正、孙逢吉等人刻成《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九经》、诸史等书。这些书就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从而对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动作用。显得中,又印行《史记》、《汉书》、《后汉书》诸史。

他开创了私人刻印图书之始。

宋太祖喜欢毋昭裔印刷的书籍,于是,毋昭裔就成了后蜀唯一一位没有受到惩罚的官员,财产也没有被没收。他去世之后,其子孙还因其所刻之书版而加官晋爵。

从太祖、太宗到真宗、仁宗,都非常重视书籍的整理印刷和出版工作。

980年,200卷本的《太平寰宇记》完成;

984年,1000卷的《太平御览》问世;

1001年,165卷的《七经义疏》完成;

1011年《十三经注疏》完成。

官家主持的这些鸿篇巨制,使两宋文化达到了顶峰。

而且,这还都是在与外族战火不断的情况下完成的。

4.

在白纸上印上文字,就能卖钱,这简直就和印钞票没有什么两样。

商人逐利,在皇帝极力支持出版业的大的前提下,出版商的热情就极大的被激发了出来。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出版中心。

宋人叶梦得说:“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福建本几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

那个时候估计也没有版权意识,以至于像苏东坡这样的人人都喜爱的文人的作品屡屡见于市面。

1089年,苏轼的弟弟苏辙出使契丹,苏轼的诗集《眉山集》才刚刚刊印不久,苏辙在奉使途中,便看到了契丹人翻刻的《眉山集》。当苏辙住进驿馆后,一抬头又看到墙壁上也题有苏轼的诗文,着实让他吃惊。

印刷使文化传播的速度达到了空前,为此,苏辙也发感慨,他给苏轼写信说了这里的情况:

谁将家集过燕都?峰见胡人问大苏。

莫把声名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

文化跨出国界,都会促进民族融合。

5.

成规模的雕版印刷,使书籍的价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最直接的变化,是穷人也能读的起书了。

有专家就晚唐时期相近之抄本与印本书籍价值的比较,和宋明两代关于该二者之概括的文献,可知印刷术的发明,令书籍的价格减下去十分之九左右。

廉价使比较清寒的知识分子也能享用,间接地影响到社会阶级的消融,其在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钱存训在《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中指出:

“尤其在宋代,考生人数大增,在政府中具有进士身份的官员为唐代的两倍,宋季进士的数目为宋初的四倍,两宋的进士凡四万余人。在十二世纪,举人的数目即有二十万人,在十三世纪更增达40万人。加上各高等学府、地方学校和私人书院中在学的学生,宋代知识分子的人数是十分可观的。”

印刷书籍的流行、书籍数量增多,促使宋代的教育很快的普及,不光是数量增多,而且一大批的农民、工人、商人的子弟开始走进学校,通过科举进入官场,有的还进入了高层,改变了唐朝时“父子相继居相位,或累数世而屡显”。

苏轼对此有喜有忧:

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辞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书太多、书得到的太容易了,也会有人将书束之高阁,非借不能读也。

6.

书籍传播知识,启发思想、开阔眼界、点亮智慧。

因为印刷术的普及推广,使宋朝成了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

教育改变中国,从蒙童到书院,全国各地星罗棋布,遍布城乡。

苏轼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

耐得翁“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遇大比之岁,间有登第补中舍选者。”

小学教育普及率已经非常高。

除了这些普及型的小学教育外,属于现代大学类的书院也风生水起,

《续文献通考》说:宋自白鹿、石鼓、应天、岳麓四书院后,日增月益。宁宗开禧中,则衡山有南岳书院,掌教有官,育土有田,略仿四书院之制。嘉定宁宗中,则涪州有北岩书院。至理宗时尤伙,其得请于朝、或赐额或赐御书及间有设官者,应天有明道书院,苏州有鹤山书院,丹阳有丹阳书院,太平有天门书院,徽州有紫阳书院,建阳有考亭书院庐峰书院,崇安有武夷书院,金华有丽泽书院,宁波有甬东书院,衝州有柯山书院,绍兴有嵇山书院,黄州有河东书院,丹徒有淮海书院,道州有濂溪书院,兴化有涵江书院,桂州有宣成书院,全州有清湘书院。度宗朝,则淳安有石峡书院;衢州有清献书院。其他名贤戾止,士大夫讲学之所,自为建置者,不与焉。

高宗南渡,首先复建的是太、武、宗三学于杭都,绍兴年间太学生员额三百人,后增置一千员。

一大批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中光彩夺目的人物出现在了这个朝代,中国文化至此更趋精深成熟。

明人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除“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外、还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理学家北宋二程:程颐、程颢。南宋东南三贤:朱熹、张栻、吕祖谦。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最重要的是,宋朝许多名人文化大家,都是出身贫苦,范仲淹、欧阳修都是单身家庭出身,自幼贫寒。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华燕检测感谢您关注  老羊铲史

验车到华燕   快捷又方便

地址:承德市开发区东西营(鸡冠山地质博物馆对面)

(0)

相关推荐

  • 胡洪侠|那个人曾如此厌恶印刷书

    古腾堡1455年前后用他自己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引出的一百多部对开本42行<圣经>,是书籍史上第一批真正的印刷书.在众多似乎天造地设的创新中,其采用的优美.匀称的字体尤其受时人与后人称道. ...

  • 生命中,最好有一个苏东坡这样的朋友

    水调歌头 龚琳娜 中国的古代文人中,最有群众基础的,除了李白.杜甫,就要当属苏东坡了. 余光中先生说,如果他要出去旅行,不会找李白一起,李白不负责任:也不会找杜甫,杜甫太苦. 他会找苏东坡,他会是一个 ...

  • 乾隆坑子奇案一个歹毒的爹,一个孝顺的儿,酿成一场离奇的案

    乾隆年间,陕西省山阳县有一个流氓名唤赵成,赵成流氓到什么程度?简直是令人难以想象,由于老伴死得早,赵成平日里经常在外面沾花惹草.一天下午,趁着儿子不在家,赵成喝了点酒后,竟然调戏起了儿媳妇.儿媳妇知道 ...

  • 苏东坡:请给一个不喜欢我的理由!呵呵!

    唐诗宋词天地 1周前 说到苏轼,我们脑海中冒出来的肯定是那些个名句,然后就是他彪炳史册的功绩,留名青史的文学成就,但今天,我想带你看看一个不一样的苏轼. 程十发 1977年作 苏东坡画像 苏碎嘴 苏轼 ...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又从他笔下重新认识世界 | 此刻夜读

    文学报 · 此刻夜读 睡前夜读,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提起苏东坡,中国人脸上都会不自觉地泛起微笑,有人说,他是一个跨越千年永不过气的偶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曾为苏东坡作传的林语 ...

  • 现在是建立一个稳定,繁荣,宽容的黎巴嫩的时候了

    黎巴嫩诞辰100周年之际,涵盖我们国家的危机正迫使所有黎巴嫩人思考我们需要做些什么,以使我们走上再次成为一个稳定,繁荣,宽容的国家的道路. 黎巴嫩是在奥斯曼帝国崩溃和残酷的饥荒杀害了黎巴嫩山一半的人口 ...

  • 苏东坡:请给一个不喜欢我的理由,呵呵!

    说到苏轼,我们脑海中冒出来的肯定是那些个名句,那留名青史的文学成就,但今天,我想带你看看一个不一样的苏轼. 程十发 1977年作 苏东坡画像 苏碎嘴 苏轼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吾上可陪玉皇大帝 ...

  • 王翦:一个让家族繁荣了1600年的战神

    在几千年浩瀚的历史中,为名帅者,能善始善终的,不多.尤其在春秋战国这样的乱世纷争中,得以全身而退的,更是凤毛麟角. 有这么一个人,领导用他时,他定是"攻必克.战必胜",打得敌人呱呱 ...

  • 重温苏轼诗词100句: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林语堂曾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也有人曾说: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他一生风雨,却依旧泰然处之.把别人眼中 ...

  • 乌台诗案,虽然毁了一个苏轼,却造就了一个苏东坡

    乌台诗案,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为苏轼(苏东坡)政治生涯的一次重大转折,后经多方力保,改谪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汉代御史府内遍植柏树,又称&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