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差点毁掉孙刘联盟的人(一)
以前多次说过,东吴、蜀汉能与强大的曹魏并列,三分天下,主要得益于鲁肃、诸葛亮极力促成并尽力维护的孙刘联盟。
如果没有这个联盟,东吴、蜀汉没有哪家能独立对抗曹魏。
如果没有这个联盟,就没有三国。
孙刘联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方式,遭遇了强烈反对和破坏,更奇葩的是,这些反对和破坏主要来自于联盟内部。
蜀汉的反对和破坏者是关羽(可参阅本号《三国疑案之刘备借刀杀关羽》),东吴的是吕蒙。如果不是诸葛亮、孙权迅速纠正错误,返回到联盟中来,也许就没有三国了。
今天就来聊聊吕蒙,看他是怎样破坏孙刘联盟的,以及孙刘联盟被破坏后的形势发展,来验证一下上述观点是否正确。
吴下阿蒙其实颇有心计
东吴众多的文臣武将中,吕蒙的知名度在现在人心中是比较高的一个,原因是“孙权劝学”被纳入中小学教科书中,从小就学过。使用汉语时,也会经常用到“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等成语,而这些成语都与吕蒙有关。
所谓“吴下阿蒙”,说的就是居住在吴的吕蒙没文化,演化为指一个人学识浅薄的意思。吕蒙最初就是这么个人。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省阜南县)人。少年时就到江东依靠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的将领,多次征讨山越。可惜史书对其几乎没什么记载,不知其事迹。
吕蒙当时只有十五六岁,偷偷跟随邓当去打仗。邓当不知道,突然在队伍中看见他,大惊失色,赶又赶不回去。
征战回来后,邓当把这事告诉了吕蒙的母亲,母亲非常气愤,要严厉惩罚他。
吕蒙是个孝子,赶忙申辩说:“我们太贫贱,生活很困难,如果我能够立下战功,就可以得到富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啊!”母亲觉得他可怜就同意他从军。
吕蒙报名从军时,当值官员看他年纪小瞧不起他,说:“这小子能干什么啊?简直是想把自己拿来喂老虎。”过几天遇到吕蒙,这人又取笑吕蒙。
吕蒙大怒,拔出刀来把他杀了,然后逃跑到一个叫郑长的家里躲避。后来到校尉袁雄那里自首。袁雄在孙策面前为吕蒙说好话求情。孙策召见吕蒙,也觉得他是个人才,就留在身边做亲兵护卫。
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推荐吕蒙接替邓当,孙策任其为别部司马。(正式编制外的独立武装部队,类似于独立团、连之类,人数不一定,有多有少)
孙权继位后,考虑到一些小将兵少没有什么用处,打算合并他们的队伍。吕蒙知道后,偷偷借钱来为自己的所部士兵制作统一的战衣和绑腿。等到孙权检阅那天,吕蒙的队伍整齐划一,引人注目,士兵操练井然有序,孙权非常高兴,不但没合并吕蒙的人马,反而增拨人马给吕蒙。
从这件事情能够看出吕蒙是个特别聪明富于心计的人。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东吴将领平时建功立业的主战场是平定境内各地不服叛乱的山越。这是东吴特有的国情所决定的。最著名的平山越将领是贺齐(可参阅本号《贺齐——不为人知的三国优秀将领之一》),其次是吕蒙、黄盖等人。
哪里山越叛乱最凶,孙权就让这三人中的一人去平叛,吕蒙就是这样当上广德县长的(今安徽省广德县)。
最初的对外战争就是和荆州刘表死扛,主要对手是驻扎江夏的黄祖。孙策、孙权多次西征黄祖,吕蒙几乎每次都有参与。在最后一次西征黄祖时为前锋,阵斩黄祖先锋都督陈就,被孙权定为首功,因功升任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这次西征,可参阅本号《甘宁:一代名将却至死未能封侯 孙权为何如此薄待甘宁?》)
刘表死后,对外战争的对手变成曹操。吕蒙跟着周瑜战赤壁、救夷陵,又升偏将军,领寻阳县(治今湖北省黄梅县)令。
周瑜死后,鲁肃接替到陆口(今湖北省嘉鱼县)驻扎,要经过吕蒙驻地。鲁肃一向轻视吕蒙,本打算直接过境而去,其部下提醒他吕蒙现在功名已不比从前,应该去拜访一下。
鲁肃最初只是想去做一个礼节性拜访,意思意思而已。没想到宴饮中吕蒙突然问他,有没有什么计划防备此时驻守荆州的关羽。
鲁肃不想和吕蒙讨论这个问题,随口敷衍应付道:“到时再说吧。”吕蒙不依不饶地说:“我们和刘备名义上是一家,但关羽实在是个熊虎之人,怎么能不预先制定应对方案呢?”
可能吕蒙也知道鲁肃瞧不起自己,说完后也不等鲁肃回答,立即提出了五个(一说三个)防备关羽的方案。
鲁肃大为惊讶,夸赞吕蒙说:“我原来以为兄弟只有武略罢了,今天看来却是学识渊博,不再是吴下阿蒙。”吕蒙不领情,反而略带指责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哥今日所说,怎么当得起别人称你为今穰侯(战国时秦国魏冉,秦昭王时四任秦相,战功显赫,权倾朝野)啊!”
鲁肃由此改变了对吕蒙的看法,与吕蒙一起去拜见吕蒙母亲,二人结为好友而别。登堂拜母是当时的人结为类似于兄弟关系的表现形式,从此可成为通家之好。
鲁肃赏识吕蒙的才识,但并不一定同意吕蒙的计划。鲁肃是个坚定的联刘抗曹者,不会主动去破坏这个由自己一手促成的联盟。吕蒙表露出有反对联刘抗曹的心思,应该成了鲁肃去世前不推荐吕蒙接替自己的原因。
白衣渡江 偷袭荆州
孙刘两家的矛盾集中在荆州。208年,赤壁之战后,从属于孙权的刘备在孙权手里借得荆州,一直赖着不还。先答应取得益州后还,得到益州后又说要得到凉州后才还。
215年,孙权忍不住了,派人去接收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被关羽将这些人强行驱逐。孙权见文的不行,决定来武的,命令吕蒙以武力强夺三郡。(孙权不派鲁肃去,也许是知道鲁肃会反对)
三郡被“抢”,刘备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亲率五万大军东下,要抢回来。双方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
此时交战,结局如何难以预料。以双方实力来看,谁也没有明显强于对方,能将对方一举击败的能力,很有可能出现或形成僵持,或两败俱伤的局面,而无论哪种局面,都对曹操有利,都有可能给曹操带来浑水摸鱼击败甚至消灭一方的可能。
倒霉的曹操早不早晚不晚,偏偏在这个时候去讨伐汉中张鲁,威胁到益州,吓得刘备赶紧以土地换和平,与孙权达成以湘水为界分割荆州的协议,回兵保护益州。(可参阅本号《鲁肃,奇男,伟男,却被《三国演义》描绘成一个弱智,真冤!》)
由于没有出现曹操乘成都空虚之机攻打益州的事实,是否该打就成为一件争论至今的事情,各有理由。已知的事实是:
一、刘晔、司马懿确实建议过乘机打下益州,被曹操嘲笑为既得陇又望蜀,没有采纳;
二、曹操打败张鲁,蜀中确实出现混乱,“一日数惊”,留守成都的刘禅和诸葛亮极力弹压才稳住了局势;
三、刘备回蜀时并没有直接回到成都,而是驻扎江州(今重庆渝中区),派黄权先到成都,表明还是有所担忧。
不管怎样,荆州问题得到解决,孙刘两方拜曹操所赐,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个难关,局势又回到曹操与孙刘联盟对峙的老样子。
四年之后的219年,荆州和平稳定的局势又被打乱了,肇事者是关羽。
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关羽于当年七月突然发起襄樊之战,率军北上袭击襄樊,包围了樊城曹仁和襄阳吕常。(可参阅本号《三国疑案之刘备借刀杀关羽》)
从军事角度来看,关羽突袭襄樊的时机抓得相当准。此前一段时间,曹操和孙权在淮南冲突交战,曹操兵力过于集中在扬州地区,曹仁孤军远悬,襄樊防守薄弱,附近缺乏援军。
曹营里已经有人发现了这个隐患。扬州刺史温恢对兖州刺史裴潜表达过襄樊可能会受到关羽进攻的担忧。
问题出在关羽是自作主张,战前没和任何人商量协调,以至于战斗期间没得到任何援助。没有自家主公刘备的增援,也没有盟友东吴的增援,连自己的部属糜芳、傅士仁也不愿意增援,最后还投降了东吴。
另一种说法是糜芳、傅士仁本来就是刘备有意安插在荆州的眼线,用来监控关羽的。二人因为没能完成这个任务害怕以后受到刘备的处罚才投降的。
不论哪种说法,都证明关羽是孤军作战,轰轰烈烈地打了近半年,竟然没得到刘备一兵一卒的支援,岂不怪哉!
更要命的是此时东吴人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坚持联刘抗曹的鲁肃已经去世,主管军事的官员换成了一向反对这个策略的吕蒙。
鲁肃临死前就担心孙权会让吕蒙接替自己,于是竭力推荐骑都尉、从事中郎严畯接替。孙权答应了,让严畯接替鲁肃,督兵万人,镇据陆口。
严畯坚决推辞,多次给孙权说自己只是一介书生,不懂军事,没有军事之才而守军事统帅之位,一定会带来错误,造成悔恨。
严畯是真心辞职,慷慨而言,声泪俱下。孙权最终接受了严畯的辞职,将鲁肃的一万多人马授予吕蒙,并任其为汉昌太守。
鲁肃担心的事情出现了。吕蒙是坚定的反刘人物,这项人事任命意味着孙权的联刘政策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前面说过吕蒙很早就给鲁肃提出过对付关羽收复荆州的战略方案。此时吕蒙又旧事重提,秘密给孙权献计,建议谋取荆州。
孙权赞同吕蒙的提议,但苦于没有机会。荆州不只是孙、刘想要,曹操也想要。此时夏侯惇督领的二十六军(每军3-5千人不等)正屯住在居巢,孙权担心其趁火打劫。
所以仅仅是赞同,还不能冒然行动,只能耐心等待合适的机会。
关羽率兵北上,荆州空虚,机会终于来了,孙权、吕蒙是怎样利用这次机会的呢?又取得了怎样的结果呢?
下期接着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