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天黑时我们仰望同一片星空 | 实习生
从大一刚开始学习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时候,我们就从书上及课堂上学习到了一些诸如“助人自助”、“同理心”、“接纳”等专业词汇,在大概了解专业情况之后不论是否认可专业理念及价值观,我们每个人在心里都默默地竖起一个“我们跟其他专业不同”的观念,我们有血有肉有心有爱。然而在之后三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却也跟其他人一样上着课,考着试,参加着社团,做着兼职,打着游戏追着剧,恍惚间已临近毕业,我们也还是一样担忧着、迷茫着……我们,真的不同吗?
现在实习两个多月了,在社会各界不断拷问社工专业性的同时我也一直暗自思忖,社工跟社区工作人员有什么不同,跟义工志愿者有什么不同,跟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又有什么不同呢?我知道我问任何一位前辈这个问题,都会得到一个有理有据足以推倒一切怀疑的答案,但是社工做的那些事,一定只有社工才能做得来吗?我不置可否。
在这两个多月的实习中经历了一些督导、交流、分享,及自我的不断反思总结,我的困惑似乎也有了一些眉目,社工的“不同”应该不只在于我们做的事,更在于我们本身。在做事方面,所有同工都知道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前期的方案策划、评估,中期的过程记录,更要有后期的总结报告、反思等等,其实这些材料不只是购买方的评估依据,更应该是社工自身的专业性支柱,就像姚老师说的,社工在服务背后一定要有强大的理论支持,才能使服务有主线,而不被内容本身带着走。
记得以前在课堂上老师曾经举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长者歌唱排练,社工只是跟随节拍加入了几个拍手动作就使整个排练气氛、效果大有不同了,一方面拍手动作能使大家更投入,从而使合唱更整齐更有节奏感;另一方面拍手动作本身就是一个很正向而且具有带动性的动作,对于长者来说拍手本身就是舒筋活血的锻炼方式,愉悦自身而又增强团体凝聚力。
一个看似简单的拍手动作就有这么巨大的能量,而且背后更有其独特内涵,而这就是社工正在做的事。而给我感触最深的“不同”应该是每一位社工本身,初入职的社工总是很容易被这些简单的美好所打动:
在一家社工机构,微笑总是每个人的名片,这里似乎永远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地方;你的喜怒哀乐总是会有人关注到,偶尔因为一些事心情不好没去吃饭,满满的担心与关心马上铺天盖地而来,就连你最喜欢吃的东西也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你的桌上,给你一个小惊喜;身边永远都有一大堆知心哥哥姐姐陪伴着,有心事似乎随时可以找到人倾诉与排解。
虽然一直不断有人教导我们,这个社会有多么无情多么残酷,要怎样处处小心谨慎防范他人,但在社工行业,我真的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担心。此外,人说社工做事一定是要有情怀的,我觉得这个情怀应该就是我们机构一直强调的“社会责任”吧!实习的这些天我还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社工闲聊都自带“社会责任感”,跟专职社工哪怕闲聊都总能觉得社工就是——接纳这个社会的不美好而且努力把它变得更美好,体会到作社工的辛苦而仍然坚守下去。这样的“不同”,真的很打动人。
现在回想起来,大学四年,也许我们也有一些“不同”,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马上背出社工的理念、精神等一二三条概念,但有些东西还是不知不觉内化于心了的。哪怕是入学时的“社工专业的学姐学长好像都很暖心”;哪怕是班级活动时的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哪怕是宿舍出现矛盾时的“我们是一家人”原则等等。大学快毕业了,可能直到现在我也不能马上说出一大堆学习社工的收获,但选择社工专业也真的从来都没后悔过,不管过去还是现在,社工永远都是我的第一志愿。
来到机构学会的第一首歌就是《没有什么不同》,对于每一位服务对象来说“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天黑时我们仰望同一片星空”,但作为这个社会的一股“清流”,我们也许真的有些不同。
作者简介
多鸿学
闽南师范大学
实习机构:厦门开心社工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