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中的伟大母亲:是生命的源头,是生活的开端
传统中国虽然是一个男权社会,但依然有不少伟大的母亲青史留名。
《国语》中记载了一位叫敬姜的母亲,她的儿子公父文伯是鲁国的高官。一次,公父文伯回家时见到母亲在织布,于是怪母亲:“您作为高官的母亲还亲自织布,恐怕没有必要吧?”
敬姜于是叹了口气,说道:
“难道鲁国就要亡了吗?儿子你不知道吗?古代的圣王,都选择贫瘠的土地生养子民,是为了让人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不忘劳作。
因为人有懒惰的天性,只有劳作,才能长期保持干劲,才能在克服困难中追求进步。而如果过分劳逸,则必然丢掉艰苦奋斗的作风,淫邪之心也就产生了。
肥沃土地的民众懒汉多,那是因为过分安逸而生淫欲。贫瘠土地的人民反而斗志昂扬,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在劳作中抛弃美德。”
公父文伯听了很惭愧。从此以后,公父文伯成为了一个勤政慎思的贤大夫。
母亲爱子是天性,但爱子的同时保持清醒,却并不容易。
《史记》记载,楚汉相争之际,地方官陈婴被部下推举为王,但母亲却劝阻道:
“无故爆得大名,是不好的。不如我们做一点实在的事。做好了博个封侯,也不亏欠。即便不成功,也免于世人的讥笑。”于是陈婴推举项梁为主,反抗暴秦。
乱世中捞一把,是政客的趣味,而陈婴的母亲却不愿“投机革命”,重事甚于重功,也不失为卓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并不是溺爱,而是对孩子成人成才的渴望。
战国时有一个侍臣王孙贾。在燕国军队攻破齐国之际,齐王仓惶出逃,宰相淖齿也趁机劫持齐王并将其杀死。
王孙贾寻找齐王,但没有找到,只得回家。母亲问道:“你为何不保护齐王?”王孙贾说:“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
母亲于是说道;“当你每天早出晚归,我会倚在家门口等。当你晚上还没有回来,我会站在巷口子等。如今,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儿了,那你还回家干什么!”
王孙贾听后很惭愧,于是马上平定了叛臣的叛乱。
唐代名臣柳仲郢,母亲在他小时候便让他夜夜吃熊胆丸,用苦味刺激他读书。柳仲郢长大后不仅成为名臣,而且对学术也颇有贡献。欧阳修家境贫寒,欧阳修的母亲从小便以芦荻画地,教其写字。欧阳修也终成一代文豪。
东晋陶侃之母湛氏,是与孟子之母、岳飞之母、欧阳修之母齐名的母亲。陶侃青年时做过县吏,负责渔业。
一次,陶侃以职务之便送给母亲一条咸鱼干,陶母将鱼干退了回来,并写信责备陶侃:“你做县吏,却以权谋私,将公家财产赠我。这不仅不能让我高兴,反而让我担忧啊!”
一次一个叫范逵的孝廉在陶侃家借宿,陶侃母亲于是剪了自己的头发,卖钱为范逵准备饭菜。家贫如此,却又能清廉如此,仁爱如此,也无怪乎范逵感叹“非此母不生此子。”
中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度,然而英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伟大的英雄母亲。
楚汉战争之际,刘邦的朋友王陵的母亲被项羽俘获。项羽以王陵之母威胁王陵投降,王陵之母对王陵派来的使者说:“请您转告王陵,让他一心一意侍奉刘邦,不要为我担心。你就对王陵说,他的母亲已经死了。”于是伏剑自杀。王陵悲愤交加,于是一心一意辅佐刘邦。汉朝建立后也做了丞相。
范滂之母的故事也非常感人。范滂是东汉末年的清流。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大范围的诛杀清流分子。范滂也在受诛之列。
捉拿范滂的人到了家门口,范滂母亲来和他告别,范滂对母亲说:“弟弟仲博对您孝敬,足以供养您,孩儿赴死,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您能割弃不忍之情,不要悲伤。”母亲说:“你能与清流领袖李膺杜密齐名,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已经有了英名,又希望求得长寿,能兼得吗?”
范滂跪着拜别母亲。范母说:“我若为你生命着想,便应让你去做恶,但是恶是不能做。我更想让你为善,为善却得到现在的下场。”行路的人听了,没有不流泪的。
这个故事在近一千年后依然余波演漾。北宋大文豪苏轼儿时读书,读到《范滂传》,苏轼问母亲程氏:“孩儿要是像范滂一样,您老人家愿意吗?”程氏说:“孩子如果真能像范滂一样,妈妈就不能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苏轼儿时的话语最终应验,苏轼也成了范滂式的悲剧英雄。
清末明初的顾炎武也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母亲在明朝后不愿吃清朝的粮食,宁愿饿死,临终前叮嘱顾炎武千万不要投降清王朝。顾炎武一生谨记母亲教诲,成为了一代遗民学者。
传统男权社会,女性虽然普遍缺乏教育,但智慧的母亲也屡见于史书。
记录北周历史的《周书》有一个著名的房景伯母的故事。说的是房景伯在人东清河郡长官时,有一位老妇人状告自己儿子不孝。
房景伯受理后,将这件事告诉母亲崔氏。崔氏说:“乡人不知礼。不必苛责。俗话说'闻名不如见面’,可以将他们母子接到我们家住,让他们感受一下吧!”
房景伯遵从了母命,接了这对母子来住。每天用餐,房景伯在一旁对母亲悉心伺候,那个不孝之子都看在眼里,终于向房景伯表示悔过,愿意回家孝顺母亲。房母却不肯放心,因为担心这个孩子只是找个借口离开这里。
又过了十多天,房景伯孝顺母亲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这个不孝子心里留下烙印,并向房母磕头流血,房母觉得这人真心悔过,于是才放他们母子回家。
这以后,那个不孝子果然痛改前非,成为了又一个孝子。
母亲是生命的源头,是生活的开端。哲人海德格尔认为,开端蕴含了终点,开端意味着终点的召唤。每个人向终点自我实现的同时,也是对其生命开端的重新体认和回归。
母亲正是这样的伟大开端,她在赋予我们生命之际也在形塑我们的生命,为我们的生命构成了它的的原初场域。而传统文化中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背后往往都有母亲的背影。
作者:邢哲夫
来源:典故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