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卅三 显王四年(魏纪梁惠王五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元年癸丑,鄭城邢丘。自此韓改稱曰鄭。秦子向命為藍君。
二年,河水赤于龍門三日。
三年,公子景賈帥師伐鄭,韓明戰于韓,我師敗逋。
四年夏四月甲寅,徙邦于大梁。王發逢忌之藪以賜民。於越寺區弟思弒其君莽安,次無顓立。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所纪显王年世,列于魏纪。
梁惠王
二年①,齐田寿②帅师伐赵③,围观③,观降。
①惠成王二年,韩懿侯七年,赵成侯七年;周显王元年,西元前368年。
②田寿,齐大夫。
③伐赵,【永乐大典】、宋谋㙔【水经注】皆作『伐赵』,【路史·国名纪】丁【注】引同、赵一清、戴震校本改为『伐我魏』,戴震云:『近刻讹作「赵」』,其主要依据是【今本纪年】和司马迁【史记】,如【史记·六国年表·魏表】:『惠王三年,齐伐我观津。』【齐表】『威王十一年,伐魏取观。』范祥雍【订补】云:『【纪年】异于【史记】者甚多,似以不改字为是。』范氏之言甚为中肯,下文所提的『观』地处战国赵、魏之边界,初属魏后属赵,是可能的,【纪年】为战国魏人所写,【史记】为汉人所写,故不可以【纪年】来比附【史记】。【中国历史地图集】一册战国地图将『观』绘入魏地,盖据【史记】,【中国史稿地图集】上册郭沫若主编,将『观』绘入赵地盖据【纪年】古本。
④观,战国初属魏,后赵,地在今河南清丰西南。
【泽】惠成王二年,齐国之田寿帅领军队进攻赵国,包围了观,观遂降齐。
【案】引【水经·河水注】。类见【路史国名纪】及其【注】
引。
魏大夫王错①出奔韩。
①王错,【史记·魏世家】云:『今魏得王错,接上党,固半国也。』当为此魏大夫王错,魏子茜立为君,多得力于主错,错『出奔韩』之故,未详。
【译】魏大夫王错逃奔到韩。
【案】引【魏世家】【集解】。
三年①,郑②城邢丘③。
①惠成王三年,韩懿侯八年,赵成侯八年,周显王二年,西元前30/年。
②郑,此指韩、韩哀侯由阳翟迁都郑后,韩也称郑,自此以下,【纪年】多以郑称韩。
③邢丘,战国韩地,在今河南温县东北。
【译】惠王三年,郑在邢丘筑城。
【案】引【水经·洛水注】。
秦子向①命为蓝君②。
①秦子向,【水经·渭水注】、【路史·国名纪】己、【今本纪年】、【太平寰宇记·雍州兰田县】皆引作『秦子向』,【长安志】则引作『太子向』,云:『梁惠成王命太子向为蓝田君。』陈逢衡【集证】卷四十五云:『蓝为秦地,魏不得命太子往为蓝君,当是「秦与『泰」近,而「泰」又与「太」通,故【长安志】引【纪年】讹为梁惠成王命太子向耳。』案,『秦子向』盖为魏之大夫,通作魏『太子向』。似不妥。
②蓝君,盖为秦子向之封号。
【译】秦子向被惠成王命为蓝君。
【案】引【水经·渭水注】,类见【太平寰宇记·雍州蓝田县】【路史·国名纪】己。
四年,河水赤于龙门①三日。
①龙门,即禹门口,在山西河津西北和陕西韩城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似阙门,故名龙门。
【译】惠成王四年,黄河水在龙们一带呈现赤红色,时有数日之久。
【案】引【水经·河水注】。
五年①,公子景贾②帅师伐郑,韩明③战于阳④,我师败逋⑤。
①惠成王五年,韩懿侯十年,赵成侯十年,周显王四年,西元前365年。
②公子景贾,魏大夫。
③韩明,即韩朋,韩室公族。雷学淇【义证】卷四十云:『韩明疑即韩朋,字相似,故误。明乃韩之公族,氏公仲名朋,相宣王者也。范祥雍【订补】亦云:『「明」字疑为「朋」字之误。韩朋见【战国策·韩策】,即公仲,【韩非子·十过】篇作公仲朋,【史记·田敬仲世家】作韩凭,「凭」、「朋」声近通用。又按韩朋见于【战国策】及【史记·韩世家】,在韩宣惠王、襄王之时,【济水注】又引「今天七年,韩明帅师伐襄丘」。当韩宣惠王之二十一年,与【史记】、【国策】相合,距此五十四年;【韩世家】襄王十二年公仲尚在,则距此又六十六年,恐无此长寿。疑此「惠王五年」或是「后五年」之误。』方诗铭【辑证】云: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新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公仲倗谓韩王章】作『韩傰』、『公仲倗』。
④阳,地名,在今河南濮阳、杨守敬【经注疏·】卷八云:『【笺】日:谢云「阳」一作「韩」。守敬案:今本【竹书】作「战于韩」。徐文靖谓【水经注】战于阳,当是濮阳,而今本战于韩,盖濮阳本卫地,至是属之韩也。余谓郦氏所见【竹书】必是濮阳,故引证于此,若非韩字,非其引书之旨。』杨云极是,
⑤败逋,败逃,方诗铭【辑证】作『败逋泽北』,云『逋泽』即『圃田泽』,『中牟县之圃田泽』,【存真】、【辑校】皆作『我师败逋。』案,上文『阳』既释濮阳,以读『败逋』为是。
【译】惠成王五年,公子景贾帅领军队进攻郑韩国,同韩国大夫韩明朋在阳地大战,我魏国的军队败逃。
【案】引【水经·济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