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灵植入语文的种子——25中学语文组集体备课纪实(一)

那是一个下午,一个属于语文的下午。

阳光轻柔,纷飞在居室的每一个角落,把25中学的集体备课室染成了一片金黄,就是在这片金色的世界里,坐着七位优雅、知性的女教师——还有我,一个粗鄙的男教师。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语文教师。

备课的序曲,是学校一周工作的布置。聆听推门课,去领略其他老师的教学风采;安排导读课,去拨开蒙在学生阅读天空的云雾;设计语文活动周,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序曲的最后一个音符悄然止息的时候,备课的重头戏开始了。

课堂教学才是语文教师的主阵地,上好课,是一名语文教师毕生的追求。所以,我们语文老师要把自己的语文课设计得美一点,好一点,趣一点。

基于此种思想的指引,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了教学设计的研讨与交流。我知道,这条路,虽然已经被别人铺设了许多样式,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是要走好自己的路。只有走好自己的路,才能领略别样的风景。

七年级的主备者有一个温婉的名字——“董昕媛”,人如其名,内秀慧外而温柔。娓娓地,她诉说着她的语文。

她主备的,是一篇写景散文《雨的四季》。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她精准地提炼出本文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景物的方法,而这一目标的设计,是前两篇课文——《春》和《济南的冬天》的延伸,在前两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景物的精髓,而《雨的四季》作为一篇自读课文,需要学生们在学习实践中,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如果能够用眼,用心,透过文字的表层,挖掘作者蕴含在文字深处的奥秘,这节课就是成功的。

学生阅读课文后,在整体感知部分,她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问题:读过题目后,为什么不换一个题目,叫《四季的雨》呢?你觉得哪一个题目好,好在哪里?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可能大多数的语文老师在讲授《雨的四季》时,都会设计这个问题。对于初次接触语文课本的学生来说,这个问题设计地很有必要,也很科学。

对于答案,我不想深究,因为,好像对待这个答案,语文人已经达成了共识:“雨的四季”和“四季的雨”虽然描写的都是雨,但在品析玩味这四个字中,“雨的四季”显得灵动、活泼,赋予了“雨”以生命,使文章增添了情趣。而“四季的雨”却过多地强调了中心词“雨”,这样,太常规,太通俗,就显得呆板而生硬。

对这个问题,设计在教学环境的前面,我觉得有一点点突兀,询问中,我在思考着,思考着这个问题放在这里是否恰切。

当我和董昕媛老师在解析着“雨的四季”时,侯晓丹老师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这个问题我是在领着学生分析完文章之后,做为点明主旨的铺垫性问题设计的。以此来表达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引起了全体老师的集体讨论。问题放在前面还是后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老师的特点不同,在布局整节课的时候,思考也就不同。

到底放在哪里好呢?其实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就像董昕媛老师说的,只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就行了。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在这深深浅浅之间,感受语文的魅力。

“同学们,请在阅读中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这是董昕媛老师随后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浅,但这个浅浅的问题是走向文本深处的一条捷径。它会让学生在思考中,把握文章的内容,领悟文章的写作手法,最终,撬开语文的内核。

渐渐地,讨论的问题延伸到教学中如何设计课堂问题。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地设计教学问题,从而,让学生领会语文,喜爱语文。

喜欢董昕媛老师把读和写相结合的设计。是啊!语文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不就是写吗?学生写得好,语文成绩还会差吗?

教材中的一篇篇精美文章,就是教会学生写作的一个个难得的例子。

八年级的主备者是宫艳芳老师。静女其姝,宫艳芳老师的语言也是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温柔的阳光,衬着温柔的话语,把备课的氛围熨帖得甚是舒适。

宫艳芳老师主备的课文,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与朱元思书》。宫艳芳老师从单元导语入手,设计了从品读赏析入手,抓住景物的特征,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比较成型的文章,大多数的老师,不外乎是从第一段结尾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入手,展开课文分析的。

而在对题目的解析上,我觉得,可以适当拓展一下,所谓的“书”,固然是书信,但在内容的写作上,无异于一篇写景散文。作为山水小品文的代表作,《与朱元思书》已经突破了书信的窠臼,以骈句为主,偶以散句的形式,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富春江的美丽图画。

这篇文章,写作背景的交代,是必不可少的。但,究竟要把它放到哪里?老师们展开了讨论。

在宫艳芳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她是把背景知识放到了分析课文的前面的。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时的时代背景,固然能让学生知人悟文,但为了分析的顺畅和自然,老师们认为,也可以把背景知识放到分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处来讲。这样,在分析语句的过程中,交代背景知识,能更好地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作者写这一篇文章,也是为了抒发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学习文言文,对文言文的翻译是无法绕过的环节。那,怎么翻译呢?这,还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确定。我觉得,对于像《与朱元思书》这样的文章,完全可以采取读译析结合的形式来教学,这种形式,就像和学生谈话一般,能让学生很是自然地就把文章理解了。

而这种形式,比较适合短小的、主旨比较突出的文言文,内容繁多的,主旨难以理解的文章,还是以板块的形式,先读,再译,后析为主为好。

其实,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研讨与交流,就是一束语文教学的光,当老师们的思维被激发出来后,语文的方方面面都会在研讨出出现。

我所喜欢的,就是这种发散性的思维。可能在研讨中,阐述的观点并不一定深刻,也并不一定准确,但,又有何妨呢!语文教学不就是在这样不断地打磨,不断地碰撞中提高的吗?

对与错,在研讨中并不重要,只要你在思,你在想,你的语文就会与众不同。

我希望,这样的研讨,能够在老师的心中植下一粒语文的种子,这种子,能与众不同最好。

这样,我们的学生也就不会千人一面,如同克隆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