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眼中的青铜器

前几天,在湖南人展厅偶遇了一个小不点吃货,他指着一件铜簠说“爸爸快来,这里有个吃烤鱼的!”,他爸瞅了瞅一本正经地回答,“不,我觉得这是古代用来烤肉的。”我默默跟在他们身后,偷偷听完了这对父子的对话。

铜簠(f)

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

“蘸酱的?”

“烫毛肚的?”

“煎鸡蛋的?”

展品的实际用途并不会标明,所以很多朋友会对此一头雾水。作为一枚资深吃货,我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青铜器中的食器

中国的青铜器大致上可以分为礼器(食器、酒器、水器等)、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计量器和杂器十类。使用青铜礼器有特定的场合,用于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

青铜食器不是日常使用的工具。古人平时吃饭喝酒基本都是用漆木器和陶器,一方面是因为青铜器实在太重,另一方面是因为礼器本身有一定的神圣性,不能在一般的生活场所运用。

常见的青铜食器主要有鼎、鬲、甗、簋、盨、豆、敦、簠等几种。

青铜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燕享。

鼎,最初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炊具演变而来的。因此“鼎”最初的意思就是指烹饪容器。许慎在《说文·鼎部》中对鼎的解释是:“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也就是说:鼎有三只支撑的足和两只便于提携的耳,是用来烹煮调制百味的宝贵的炊事器物。

晋中榆次猫儿岭墓群出土的青铜鼎,出土时还带着骨头,虽然已经被铜锈染绿,但是凭借多年吃货经验,这应该是猪的猪扇骨(猪肩胛骨)......

榆次猫儿岭墓群出土的青铜鼎 晋中市博物馆藏

鼎还有一项功能,是用来祭祀神灵,通过祭祀以祈求神灵的保祐,以达到逢凶化吉的目的。鼎在成为祭祀礼器后,很快演化为国之重器,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对铜鼎这一礼器的拥有和使用,成了贵族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于是鼎被认为是立国重器,象征着高大显赫、庄重尊贵、革故鼎新等思想意义。

后母戊(司母戊)大方鼎 商代后期 国家博物馆藏

鬲是炊粥器,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陶鬲。

鬲跟鼎长得有点像,常常容易搞混。鬲最大的特点就是——袋状的空足。

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侈口,袋形腹,其下有三个较短的锥形足。袋形腹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扩大受火面积,较快地煮熟食物,但商代晚期以后,袋腹逐渐蜕化,演变为盛粥器,并饰有精美花纹。

铜鬲 西周 深圳博物馆藏

铜鬲 春秋 枣庄市博物馆藏

甗是蒸食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上面部分我们称为“甑”,用来装食物。下面部分用来装水。甑底会有一个穿孔的箅,用来通蒸汽。

我们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会利用蒸汽来蒸熟食物了, 有时还嫌一个蒸锅太慢,同时用三个一起蒸。

妇好三联甗 商代晚期 国家博物馆藏

青铜甗在商代早期已有铸造,但数量比较少,到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为数已较多。特别是西周末、春秋初期,甗是绝大多数殉葬铜礼器的墓中必有之器,常常和鼎、簋、豆、壶、盘、匝(或盂)组成一套随葬礼器。

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

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当时数量较少,但随着商代的不断发展,青铜簋的数量逐渐增加。在商周时期,簋是相当重要的礼器,特别是西周时期,簋与列鼎制度一样。经常会以奇数或偶数并排的形式出现在祭祀、宴飨等场合中。

铜簋 商代 湖北博物馆藏

铜簋 西周 武汉博物馆藏

盨是盛放黍、稷、稻、梁等饭食的盛食器。

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是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的,用途相同,一般成偶数组合。盨的基本形制是体呈椭方,敛口,鼓腹,双耳,圈足,盖可以仰置盛物。

铜盨 西周中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敦也是是盛放黍、稷、稻、梁等饭食的礼器。

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秦代以后消失。敦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其造型基本为圆腹、双环耳、三足或圈足。《仪礼》里簋与敦不分,宋代以来的金石图录也把簋称为敦,将敦称为鼎。敦与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盖与器合在一起是个球体,但是也有上下不完全对称的情况出现。

铜敦 咸阳博物馆藏

豆是专备盛放肉酱、腌菜等和调味品的器皿。

古书里记载豆是用来盛“菹”和“醢”的。“菹”,就是咸菜、酸菜之类,“醢”就是肉酱。

豆也是礼器的一种,常以偶数组合使用,《礼记·礼器》:“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故有“鼎俎奇而遏豆偶”的说法,但是也有使用奇数组合的。

根据甲骨文、金文中“豆”字的字形特点,“豆”字其实是一个象形字,是对豆这种器物的描摹与记录:上面的“一”代表盖子;中间的“口”,是装有食物的部分;下面的的两条竖线是支撑的柄;最下面的一横是底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