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洗脑?七旬老人花几百元买一颗药丸,背后原因值得思考

一天下午,附近某社区的一位70多岁的老人走进笔者的诊室,神神秘秘的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物品给笔者看,说听人讲这是个好药对他身体很好,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真能喝不,所以来找笔者咨询。

笔者拿过药盒子一看,外包装盒红色丝绒覆盖,打开后是一颗圆形塑料壳包装,上面印着“安宫牛黄丸”。但是再找厂家名称,却是找不到。且不说药品真假,安宫牛黄丸确实属于一种名贵中药,但是属于中医里的急救药物,属于“凉开三宝”之一。功效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显然,这位老人目前状态好好的是不需要服用安宫牛黄丸的。

笔者当即告诉老人,目前他不需要服用,而且这个药物也不能乱用。老人回去不久,正好他的老伴来看病。说起这件事,他老伴很生气地说,某药房搞活动,最开始药房给老人免费发些鸡蛋等小东西,等越来越多的老人知道后,就开始每天给他们“上课”,也不知道讲些什么内容,让老头子就像着了迷一样,每天天刚亮就去听课,结果这几天就买了那些药物回来。

听完这些笔者就明白了,老人因为天天“听课”被洗了脑,花钱购买了安宫牛黄丸。实际上安宫牛黄丸市面上便宜的也要一两百元一颗,如果是知名厂家的要几百元一颗,当然这个先前享受了免费鸡蛋的厂家不会便宜卖给老人,有可能比正规知名厂家卖得还贵。

这位老人的遭遇其实在当今是个普遍现象。那些老人领了免费小礼物后去“听课”,接下来购买价格昂贵的起不了作用的药品甚至是普通食品都毫不含糊。为何他们会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对于医疗健康知识的缺乏,让他们盲目跟风或者被骗。

对此,笔者不禁想到,其实作为我们基层医生的重点管理对象,这些老年人本应该有自己信任的家庭医生来管理或者接受健康咨询,但是,事实上,大部分老年人在接受基层医生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方面是不足或者缺失的。

首先,年过七旬的老人应该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首选对象范围内。而据笔者所知,在基层乡镇一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是非常实惠的,最低的比如年交20元的签约包就可以享受每年血生化、B超等价值数百元的检查。再多点50元的签约包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可为什么这些老人毫不犹豫花几百元买一颗药,却舍不得花区区几十元去签约一个家庭医生呢?

目前广大农村地区都是以乡村医生为主进行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就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来说,健康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对居民的预防保健、防病治病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是现实中这项工作进展是否真尽人意呢?答案是否定的!

与这些老人热衷于听一些厂家推销的课相比,乡村医生的健康教育可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无人愿意来听。实际上相对于厂家的推销,乡村医生在卫生健康知识方面应该是更加专业。为何他们就不愿来呢?

即使在一些乡镇卫生院开展的签约履约工作中,要把这些老人集中起来也不容易。一些乡镇卫生院为了给这些老人履约服务,也是使劲浑身解数,准备了香皂、毛巾、洗衣液等礼物,允诺来参加的就有礼品这才能召集这些老人过来。而且即使召集以后,村民对于这些健康教育内容也是半信半疑,并不能真正接受,更别说要他们履行相关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了。

笔者认为,这一方面与基层医生做的不够有关,另一方面主要还是不信任基层医生。试想,如果来做健康教育的是一名知名专家,那么居民们参加的积极性是否会提高呢?当前老百姓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印象主要是做公共卫生的相关工作,医疗服务范围非常小,稍微专业性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往往是一转了之,或者以没有药、超出范围为借口推诿患者,久而久之,患者便不再信任基层医生。

另外,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尽管老年人是重点签约对象,但实际上,真正签约管理起来的并不尽如人意。

当前签约主体比较复杂,家庭医生素质层次不齐,但是签约管理都是属地管理,居民没有选择余地,可能对本村或者本社区的医生并不满意,但是如果签约只能选择本地医生,所以很多人干脆不签;再有家医签约承诺的服务不能真正兑现,比如签约后并没有享受到转诊的便利,或者服务内容单一没有吸引力,居民自然不愿签约。

而因为身边的基层医疗机构无法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这些老年人便转向那些以盈利为目的的营销机构,稀里糊涂地被“洗脑”、被蒙骗,自然花几百元买一颗“救生丸”的现象也不新鲜了。如何改变基层医疗机构在老百姓心中的印象,让身边的居民信任基层医生,心甘情愿接受他们的健康管理和教育,是当前基层医疗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