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延飞:老师,我们该“以生为荣”还是“以师为荣”?
高考成绩揭晓,有朋友在朋友圈晒:学生XX,这是我曾经的一个学生,今年高考成绩650分,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是啊,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大学,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毕竟不是人人能够被北大清华录取。学生能考上清北,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自身的天分加勤奋,二是学校老师的教育。撇开第一条,我们说说学校老师的教育,究竟是小学老师,还是初中老师,高中老师的教育作用最大呢?是不是很难说清楚?那么,也就是说,如果那位老师说,我培养了一位北大清华的学生,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不应该是一个人,其实是一群人,幼儿园老师、小学初中老师、高中老师,孩子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学生成才,不是一人之功。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从“以生为荣”的魔咒中醒悟,为师当自强,我们不能老是对别人说,某某人,现在是作家是我的学生,XX是我的学生,在中科院工作。而应该是,成为让学生骄傲的老师。比如一见人就自我介绍:您好!我是启功老师的学生。您好!我是徐悲鸿老师的学生。效果如何呢?你想象一下,是不是马上肃然起敬,作品大卖呢?
可是,我们怎么没见到有人打着启功或者徐悲鸿老师的老师的旗号,卖字卖画或者讲学的呢?可能是谦虚或者低调。
民国时期,大师辈出,黄侃亦是大师中的大师,在经学、文学乃至哲学上都颇有造诣。正是因为他的这种造诣,许多大学都抢着请他前去上课。
在私立中华大学任教之时,黄侃被称为“三不来教授”:刮风不来、下雨不来、下雪不来。凡是天气不好,黄侃就不去上课。
久而久之,这样的黄侃终于激起学生怨愤。于是,这一天黄侃破天荒前往教室上课,一进教室,黄侃二话不说先发了一通脾气,随后便说:
“你们是何等动物?非要我来上课?你们出去只管甩我的牌子,就说是我的学生,还怕没得饭吃?看哪个不派你事做?”
究竟黄侃有多厉害呢?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黄侃,1886年4月3日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
黄侃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人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他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和《广韵》两书为基础,他重视系统和条理,强调从形、音、义三者的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
难怪黄侃如此狂妄,人家有名气在那里呢。
老师,我们交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做事的方式,生活的态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是后者对学生影响深远。
记得曾说过一个例子,一位初中辍学后外出打工的学生到学校看我:老师,我现在一个月4500,你现在一个月多少钱?
你说,心塞不?我们口口声声说,不好好学习不努力读书,将来就没有出路。人家偏偏不上学,偏偏比我们老师混的还好,且工资还比我们高,我们哪里说理去?以后,这样的说服教育还有用吗?
为师当自强,这是我在很多地方说过的话。让学生“以师为荣”,“因师而骄”,应该是我们的永恒追求。正大光明的赚钱一点也不可耻,关键是我们必须有赚钱的本事。
祝愿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明师”和“名师”。毕竟,“名师才能出高徒”。如果学生没有成才,很多人也会说,你看,“师傅不明弟子拙”!加油啊,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