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 2020:为什么SLE患者应持续规范使用羟氯喹?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羟氯喹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基础用药[1]。SLE患者长期持续服用羟氯喹有哪些获益?减量或停药是否存在危害?如何改善患者使用羟氯喹的依从性,促进规范用药?202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上,多项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
持续使用羟氯喹带来更多获益
一项研究纳入了244例SLE患者,入组患者中99%为女性,随访时间长达10年以上。研究者使用SLICC/ACR损伤指数(SDI)评估疾病损害。结果表明,患者终生平均羟氯喹剂量(即患者从基线到最后一次随访的累计羟氯喹剂量,除以其SLE诊断以来的年数)与SDI呈显著负相关(表1)。在所有这些时间点上,与SDI≥1的患者相比,SDI=0的患者终生平均羟氯喹剂量更高。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2]。
表1 终生年平均羟氯喹剂量与SDI的相关性
表2 终生年平均羟氯喹剂量与SDI的相关性
244例患者中有36例(18.8%)在随访期间至少发生过一次心血管事件(定义为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外周动脉疾病)。与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相比,未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终生平均羟氯喹剂量更高[2]。
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评估了减少或停止羟氯喹治疗的SLE患者与出现不良结局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纳入了来自欧洲、亚洲与北美33个医学中心的1460例患者(89%为女性),分为三个亚组,分别为持续使用羟氯喹组、减量使用羟氯喹组与停用羟氯喹组。不良结局的定义为随后需要增加SLE治疗(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I-2K)增加≥4分或因SLE住院。结果表明,与维持治疗的SLE患者[31.6 事件/ 100患者年,95% CI (29.0,34.5)]相比,减少[43.0事件/ 100患者年,95% CI (39.3,47.1)]或停用羟氯喹[43.0事件/ 100患者年,95% CI(38.3,48.2)]的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显著较高(图1)[3]。
图1 不同组患者不良结局发生风险
如何促进临床用药规范化?
与氯喹相比,羟氯喹引起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较低[4],且该风险与每日剂量和使用时间有关。美国眼科学会最新指南建议将羟氯喹剂量限制在实际体重的5mg/kg/天。如何保证患者按指南标准规范用药?2020年ACR上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或对临床实践或有一定参考价值[5]。
结果表明,2018年分析的801例患者中,674例患者在2019年年底继续在该医学中心接受羟氯喹治疗。在2018年,154名患者在两个测量时间点的剂量均大于5mg/kg/天,其中93名(60%)患者的剂量在第3天减少至5mg/kg/天。从2018年(“干预前”)到2019年(“干预后”),羟氯喹剂量<5mg/kg/天的患者比例从74%增加至87%(p<0.0001)(图2)[5]。
图2 干预前后羟氯喹剂量<5mg/kg/天的患者比例
研究结果证实,患者反馈与护士辅助决策可有效改善羟氯喹的规范使用。
总结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 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 (03): 17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