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六:病如果在表就一定会摸到浮脉
一二六: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而愈。
形作伤寒,外形看起来像伤寒,其实不是伤寒。
平常脉很弱的人大多是血不够,血不够代表津液不足了,营养不足了,代表免疫系统不够强。
这种人一定口渴,因为本身津液已经不足了,再被火一烤,一定发谵语。
如果脉浮起来,就代表津液回来了,津液一回来的时候,免疫系统出来到皮肤表面上去,脉就浮起来了。
病如果在表的时候,不管是免疫系统的问题、滤过性病毒的问题,或感冒的问题,病如果在表就一定会摸到浮脉,就像火烫伤的,他没有病,但是皮肤被烫伤了,所以脉一定是浮起来的。
相关推荐
-
淼讲伤寒论条文1
2018-05-30 11:07 在进入<伤寒论>的正文之前,我希望你们先去看一下伤寒论的流传,了解一下历史那些伟大的祖先们.如果没有那些心系后世.伟大人格的祖先们支撑着中国的文化,我们现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七)
伤寒论第113条辨: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原文解释]病的征象像太阳伤寒症,但脉搏不弦紧反而弱,并且出现口渴,这不是太阳伤寒症而是温病.若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三一)
伤寒论第116条辨: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原文解释]脉象浮,主病在表,治疗当用 ...
-
卷五、六 49,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结也. 集注 林澜曰:五.六曰,已经汗下之后,则邪当解.今胸胁 满微结,寒热心烦者,是邪犹在半表半里之间也. 小便不利而渴,乃汗下后亡津液内燥也.若有热 饮,其人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六:病如果在表就一定会摸到浮脉
倪海厦经方学堂 9月3日 一二六: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而愈.形作伤寒,外形看起来像伤寒,其实不是伤寒.平常脉很弱的人大多是血不够,血不够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六)
伤寒论第112条辨: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伤寒症,脉象浮,本应当发汗解表,医生却用火治法强迫发汗,导致心阳外亡.神气浮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一六:临床上看到大肠癌的病人,一开始有些是承气汤证,有些是大柴胡汤证
一一六:「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过经十余日,就是拖了十几天了,照理已经进入别的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四:中药里面能把浮阳降下来,最好的就是牡蛎的壳
一二四:「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摸床:或不大便,久则谵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五:中药对烫伤内服的第一方
一二五:「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中药对烫伤内服的第一方就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我们可以在火灾的现场煮这个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二:皮肤怕冷就是表虚掉了,肺的功能比较差
一二二:「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这两条讲,如果伤寒没有立刻治好的时候,它传经的一种症状. 啬啬恶寒就是肺虚了,皮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九:实热跟虚热不一样,实热要攻实
一二九: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微代表是虚,但跳的是数脉,数代表的是热,所以微数之脉就是病人是虚热的体质. 白虎汤证是讲阳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六
十六:「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证就是这四个症状头痛,发热,有汗,恶风,风吹得很难过,为什么? 因为病在肌肉上面的时候,肌肉被束缚住了,皮肤表面的能源(固表力)没了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二六
二六:「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