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人书
读老人书
作者:李广生
书籍的分类,据说是一门学科,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但我不懂,只凭自己的阅读取向,大致分成几种,如:文学类的、哲学类的、史学类的、教育类的,等等。近些年,在此基础上,我又增加了一种分类方式,依据作者的年龄划分,于是就有老年人写的书,中年人写的书,年轻人写的书。也许是自己上了岁数的原因,对于中年人写的书和年轻人写的书,有种没有来由的轻视,而对于老人写的书,则是倍加重视,尤其喜欢。
读老人书,喝低度酒,穿休闲服,吃红烧肉——人到中年,便有了这四大爱好。
耄耋之年,笔耕不辍,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敬佩。况且到了这把年纪,经过风风雨雨,看透人生百态,名利之心渐消,不平之气渐平,儿女情长都成往事,爱恨恩仇泯于笑谈,剩下的便是真知灼见,文字平平淡淡,越咂摸越有滋味。
家里存了几本老人写的书,这段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有周有光的《从世界看中国——周有光百岁文萃》。一位百岁老人,依然勤于思考,关注全球化问题、现代与传统问题、民族与宗教问题、语文与文明问题,等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不仅仅让人满怀敬意,而且让人心怀愧意。都说老人固执,脑子不灵活、不开化,要不怎么有“老顽固”一词呢?周先生在《走向全球化》一文中这样说:全球化改变了人们的观点和立场,过去从国家看世界,现在从世界看国家。事物,都要重新评价。这哪里是顽冥不化,简直就是与时俱进嘛。
这篇文章写于2011年,老先生时年106岁。一位年逾百岁的老人,都知道事物要重新评价,人们的观点和立场要随着全球化而改变,我辈后生,该如何面对改革的风起云涌和世事的波诡云谲呢?
周先生曾说:自从85岁后从办公室回到家里,工作和思考是我个人生活的最大乐趣:我比以往更关心中国的发展和走向;关心这个社会不断出现的新变化。这是我退休之后,以我自己的方式履行一个世界公民的职责。
还有一套《资中筠自选集》,一共五本,分别是:《感时忧世》、《士人风骨》、《坐观天下》、《闲情记美》、《不尽之思》。资中筠先生生于1930年,湖南耒阳人,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这套书于2011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年先生81岁。
在文集自序中她这样说:本人忝列“学者”圈,以笔耕为业,实际上是半百以后才开始。前半生所写文字都是奉命之作,多为“内部”报告,偶然以他人名义公开发表,也多为应景文章,不值得追认。我笔归我有,迄今不过三十载。前期主要是专业研究的学术著作。在“正业”之外兴之所至写点东西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然是与当时的开放形势分不开的。对我这个半生为驯服工具的人来说,发现原来这支笔还能属于自己,可以这样来用,是一大解放。开始只是偶一为之,且多为读书心得,后来逐渐欲罢不能,大量写作始于90年代,特别是正式退休之后。这些文章都是有所思而流诸笔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完全摆脱了命题作文之累。80年代初的心情充满了对未来的热情和期待,自己似乎大梦初醒,从精神桎梏和迷失中走出来。尽管仍然感觉到旧的顽固势力和种种太熟悉的思维习惯的羁绊,总的心态是乐观而有信心。以后种种是那时未料及的,所以从文章时序来看,越到后来,所表达的心情越沉重。
资中筠先生的书,还要推荐一本,名为《美国十讲》。资先生是研究美国的专家,在她看来,美国是一个“谈出来”的国家,这个观点很新颖。该书语言通俗易懂,几乎全是大白话,但涉猎美国政治、文化、历史、经济等各个方面,非常适合我等俗人阅读。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可以读一读。
还有何兆武先生的口述史《上学记》。这本书蒙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先生所赠,因为对何兆武不是很熟悉,就排在阅读计划的后面。前几天,把它请到床头,拟作夜读催眠之用。谁想到,打开就放不下了,真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
编辑的推荐语说得很中肯:何兆武教授的这部口述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它叙述的尽管只是1920年代-1940年代末不足30年间他学生时期的陈年往事,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对我们重新认识过往、观察现在以及展望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迪,这大概是这本书能够激起读者广泛共鸣的原因。这本书同时又是很个性化的,何先生不惮于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忌讳议论先贤的道德文章,既树立了理性的尊严,又使自己的性情展露无遗。在目前这个功利滔滔的的世界上,何先生对知识与真理的热诚仿佛一股清泉,可以冲洗那些被免得熏染的心灵,使其复现润泽。这也是老一代知识分子风范的存照。任何津津乐道于名人八卦消息的解读,都大大偏离了何先生的志趣。久已厌倦标签化历史著作的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鲜活的历史体验,特别是今天“上学者”和“治学者”,或可藉此思考一下,学应该如何上、如何治。
何兆武何许人也?湖南岳阳人,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翻译家,1921年9月出生于北京,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历任北京图书馆编目员,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等职;现为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我一直没弄太明白,“一老”与“一宝”有何必然联系。读过几本老人书,似乎清晰了一些。岁月的积淀,人生的阅历,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和思考,岂不是宝贵的财富,所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周先生的平和,资先生的意气,何先生的散淡,岁月为每个老人打上不同的印记,各具特色,别有意趣,研究老人和研究孩子,都很有趣。如果你家里有老人,不妨尝试着读一读他们,读一读他们的岁月沧桑,读一读他们的人生悲喜。教育界有个说法,叫“读懂孩子”,居家过日子,不仅要“读懂孩子”,还需要“读懂老人”。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大海。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正是要劲的时候,劳碌奔波之余,读老人书、喝低度酒、穿休闲装、吃红烧肉,真的挺好的。
同意的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