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you ever seen this before?

有一次去一个美国朋友家做客,我们在厨房看她做饭。无论你来自世界的哪一端,有两个话题百聊不衰:找对象和吃。因为人类走到今天,这两门学问是必须要掌握的。

她在添加调味品的时候,拿出这么一套小勺子。最大的有酸奶勺大小,最小的我看也就像个挖耳勺。她在中国也生活的有几年了,大概也知道中国人从来不用这种工具,问我:“have you ever seen this before?”我摇着头回答:“NO。”

口味咸淡,我们做饭就是靠感觉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模糊的控制,饭菜有了不同的味道和花样。而西方人却要精确度量,做个饭,就像是做科学实验一样。你如果和她说“一点”、“少许”、“适量”,她真就不知道该如何拿捏了。

这组勺子好不好,我们有着不一样的判断标准,就是怎么定位做饭这项活动。如果让她看我们做饭,可能会觉得太马虎了;而如果让我们去看他做饭,会觉得太繁琐了,看似搞得精确,但那个笨劲儿看着就让人着急。一个调料匙,反映出两种不同的价值。西方现代科学发展得比我们早很多,所以,西方人普遍具备科学价值观。从古希腊开始,他们就认为万物是可以量化的,普罗泰戈拉认为人就是万物的尺度。其典型的思维方式是解析式的逻辑推理,要找到一种确定性,放盐多少一定和食材有一个严格的比例,吃饭喝水都要求精确度量。而我们普遍保持一种自然观念,认为人不会把所有的事情都搞清楚的,典型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性的探索发现式。甜了放点盐,咸了加点水,像我妈妈经常用手指洒盐。个人感受本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所以希望凡事要留有余地,不希望把事情做绝对了。

哪一个更好呢?这是个永远也不会有答案的问题。鸦片战争之后,我们开始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教育,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慢慢地接受数字度量了。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交流使得西方人也开始了解并接受我们的思维方式。我觉得,东西方结合起来可能是比较好的方式:我们可能也需要一个刻度,但没必要那么精细。

理论标签:目的价值、方式价值、文化

(0)

相关推荐

  • 中西方两种思维方式孰优孰劣

    以姓名和地址为例,来说明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西方人的名在前姓在后,比如John Wilson译为约翰·维尔逊,John是名,Wilson是姓.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比如赵明德,姓赵,名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