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应该被记住的人

一个应该被记住的人

作者:李广生

招聘现场设在武汉大学工学部体育馆。武大坐拥珞珈山,怀抱东湖水,地势高低错落,建筑中西合璧,花木扶疏,景色宜人,真可谓是中国最美大学校园而不是之一。言及武大,很多足可以彪炳史册的名字会被提起,如张之洞、王世杰,李四光,董必武、郁达夫等。在前往武大的车上,工作人员说起一个陌生名字,他是承建武大工程的建筑商。一个商人的名字,是不足与上面那些名字相提并论的。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又查了些资料,对这个名字的敬意陡然而生。
他叫沈祝三。
听说珞珈山上有他的雕像,趁着午饭的时间,骑一辆单车,前去寻访。没有找到。跟几位武大学生打听,一律摇头,倒是告诉我另几位名人,如王世杰、张之洞的雕像所在。恐怕他真的被人们忘记了。
张之洞的名字应该被记住,他主政湖北期间创办的自强学堂,是武大前身;闻一多的名字应该被记住,是他提议把罗家山改名为珞珈山,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并为武大设计撰写校徽上的小篆体“武大”二字;王世杰的名字应该被记住,他是武大首任校长。他的雕像后面只有一行字,“曾任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但这足够了。在这个大师云集的地方,一个建筑商,还不是建筑师,他的名字有什么资格被记住呢?
费了好一番周折,终于找到老图书馆,在老图书馆旁边找到王世杰校长的青铜雕像。青松掩映。默默伫立片刻。王校长若是地下有灵,一定会记得他,那个名叫沈祝三的建筑商。
1932年5月26日,武汉大学举行了隆重的新校舍落成典礼。蔡元培先生在典礼上赞誉珞珈山新校舍工程设计新颖,是国内最漂亮的大学建筑。时任校长王世杰在演讲中特别提到:“承包主要建筑物的是汉协盛营造厂,老板是沈祝三先生。他的出身原很微贱,在汉口经营建筑事业有数十年之久,汉口的大部分的主要建筑如汇丰银行等都是他造的。可是现在他的目盲已有十多年了。他每天自早至晚,都坐在他的小办公室的桌边接应电话,指挥珞珈山及其他部分的工人从事工作。我们真抱歉得很!在他投标之后,金价大涨,而他所用的材料中,外货又甚多。因此,据他交工的时候的估计,亏本有24万元之多。他的估计是不是十分精确,我们虽不得而知,而他的亏累却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可惜本校的经费也在十分困难中,无法补偿他。可是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感谢他,当时肯以比较低廉的标价,担任这个巨大的而且困难的工事。”
一位大学校长,在学校落成典礼这一重要时刻,像一位建筑商致谢。他不就是个包工头嘛,究竟为武大做出了什么贡献?
当年,他拥有一家名为汉协盛的建筑公司,名气很大,信誉很好,实力很强。有关资料显示,武汉三镇现存的三百多栋民国时期的知名建筑中一百余栋能够查到建筑商的名字,五十六栋由他建造。一位著名作家感叹道:“武汉最漂亮的房子差不多都是汉协盛盖的,它们几乎撑着汉口老房子的半壁江山。”他不仅拥有自己的建筑公司,还创办多家建材厂,与一位英国设计师长期合作。要不是有这样的实力和信誉,他拿不到承建武汉大学的项目。但也正是这个项目,让他从富甲一方沦入负债累累的境地,在贫病交加中早早的撒手人寰。
中标武大项目后沈祝三遇到三大难题。一是自己漏估开山筑路的费用。武大依山而建,开山筑路是一大笔费用。二是受美国经济大萧条影响,进口建材价格大涨。三是武汉遭遇水灾,大水一月未退,工期紧张,施工难度加大。遇到这种情况,建筑商通常会要求增加预算、延缓工期,更有甚者会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这可以理解,毕竟是商人,以赚钱为使命。但沈祝三不然,他遵循“三不”原则:一是不向客户要求增加成本,二是不拖欠建材供应商材料钱,三是不拖欠工人工资。保质保量如期完工。为此他欠下巨额债务,不得不变卖家产、抵押工厂,陷入困顿。这岂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毁家兴学之举?难怪王世杰校长都要向他表示谢意和敬意。
以下是搜狗百科提供的资料:沈祝三(1877~1940),亦名栖,字卓珊,浙江 鄞县人,清末民初著名的商人,汉协盛营造厂的创始人。其父早丧,家贫,随舅父至上海谋生,受雇于协盛营造厂包头黄金记。因忠厚干练,为黄所赏识。后经黄推荐到营造厂,任南京太古洋行工程协助监工,又得营造厂老板信任。1904年,协盛营造厂承建汉口太古洋行第一号仓库,沈受派来汉主事。次年,在汉口自接和平打包厂工程。1908年,在汉口自创营造厂,为区别于上海协盛厂,在"协盛"之前冠一"汉"字,称汉协盛,全称汉协胜营造厂。因信守 承包合同,注重工程质量,赢得社会信任,为保证建筑材料供应,于1921年办 阜城砖瓦厂,1924年办轧石厂,1931年办炼灰厂。每年从德国哈尔钢品公司进口大量钢材,自备汽车、 拖轮、拖驳等运输工具,将原材料直接运至施工现场。同时引进蒸汽打桩机、混凝土拌和机,采取先进施工方法,承接当时较为复杂的 大型工程。沈熟谙营造业务,1918年患青光眼病,双目失明,看不见工程图纸,凭人口说默算工料,计算 工价,指挥施工。亦热心 公益事业,汉口四明公所和武汉女中 建筑工程,为其以半价资助完成。沈不附势,不涉足政坛,亦不愿担任同业公会职务1938年武汉沦陷,其营造厂未曾内迁,此后业务萧条,日益亏损,竞至靠变卖存料维持。1940年病故。
这样一个人,难道不应该被记住吗?
在武大校园转了一大圈,参观了他经手建造的老图书馆、老斋舍,感慨万千。若论设计之精巧,那是设计师的功劳,若论建筑之精良,那是建筑师的功劳。但若是没有他,这个名叫沈祝三的建筑商,这一切可能都不存在。
他应该被记住,值得被纪念。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