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近20年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

目的:近年来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研究逐渐增多,通过对近20年中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收集,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希望能找出目前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研究的不足及优势,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制定检索策略,查阅数据库关于中医治疗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方式,检索中医治疗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一、系统评价根据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予Jadad评分,采用Review Manager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疗效,比较中医与西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排卵率和妊娠率。二、中医证治规律、中医用药规律及针灸用穴规律的频数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的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利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以频数及百分比为统计方法。结果:一、Meta分析:本研究检索出3908篇文献并进行系统评价。应用改良版Jadad量表评分标准,纳入120篇,高质量文献仅有14篇,只有9篇文献详细描述分配隐藏的方式。有7篇文献提到应用盲法,只有少量研究报道了随访及不良反应。报道了随访的文献只占总体文献中的28%。报道了不良反应的文献只占总体文献中24%,总体文献质量偏低。Meta分析比较了以不同中医治疗手段与西药作比较的疗效:中医周期疗法、中药辨证分型法、单纯针刺疗法、针灸疗法、针刺加中药疗法、针灸加中药疗法、药灸疗法及中药加艾灸疗法;以不同纳入标准的治疗手段与西药作比较分析:分别采用中医纳入标准相同证型的疗法及采用WHO分型的文献相同的疗法作比较分析。(一)中医周期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分析的结果中医周期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妊娠率显著高于西药组;中医周期疗法与西药作比较的排卵率高于西药组。(二)中医辨证分型法与西药作比较分析的结果中药辨证分型法与西药作比较,妊娠率显著高于西药组;中药辨证分型法与西药作比较的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药辨证分型法与西药作比较,妊娠率显著高于西药组;针药辨证分型法与西药作比较,排卵率高于西药组。(三)单方中药与西药作比较分析的结果单方中药与西药作比较,妊娠率显著高于西药组;单方中药与西药作比较的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单纯针刺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分析的结果单纯针刺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妊娠率高于西药组;单纯针刺疗法与西药作比较,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五)针灸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分析的结果针灸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妊娠率显著高于西药组;针灸疗法与西药作比较,排卵率高于西药组。(六)针刺加中药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分析的结果针刺加中药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妊娠率显著高于西药组;针刺加中药疗法与西药作比较,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针灸加中药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分析的结果针灸加中药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妊娠率显著高于西药组;针灸加中药组与西药作比较,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八)药灸与西药作比较分析的结果药灸与西药作比较,妊娠率高于西药组;药灸与西药作比较,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九)中药加艾灸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分析的结果中药加艾灸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妊娠率高于西药组。(十)中医纳入标准相同证型的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分析的结果肾虚型中药组与西药作比较的妊娠率显著高于西药组;肾虚型中药组与西药作比较的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虚型针药组与西药作比较的妊娠率显著高于西药组;肾虚型针药组与西药作比较的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虚血瘀型中药组与西药作比较的妊娠率显著高于西药组;肾虚血瘀型中药组与西药作比较的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虚肝郁型中医组与西药作比较的妊娠率高于西药组;肾虚肝郁型中医组与西药作比较的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十一)WHO分型的文献相同的疗法与西药作比较分析的结果按WH0II型分型的文献中药组与西药作比较的妊娠率高于西药组;按WH0II型分型的文献中药组与西药作比较的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WHOII型分型中属PCOS的文献中药组与西药作比较的妊娠率高于西药组按WH0II型分型中属PCOS的文献中药组与西药作比较的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时,西药的排卵率与单用针刺、中药、针药并用、药灸或针药加灸时分别不大,其排卵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结合中医周期疗法、辨证分型法后排卵率出现显著性差异,提示中医周期疗法、辨证分型法在促进排卵方面存在优势。综上所述,结果提示针刺疗法、针灸疗法、针刺加中药疗法、针灸加中药疗法、药灸、中药加艾灸疗法、中医周期疗法、中医辨证分型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都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妊娠率均高于西药组。二、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规律的分析选用单方治疗的文献有57篇;选用针刺相关疗法文献有32篇;选用艾灸相关疗法文献有22篇。若剔除针刺、针灸及药灸相关治疗,即只计算有关中药治疗的文献可见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治疗以单方为主,其次为中医周期疗法及辨证分型法。从纳入的文献可见,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疗法主要为中药,其次为针灸,再次为艾灸。在中药治疗方案,以单方为主,其次为中医周期疗法及辨证分型法。三、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总结频数分析结果,常用于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首21种中药材依次降序排列为冤丝子、当归、熟地、枸杞子、白芍、淫羊藿、女贞子、香附、丹参、山药、山萸肉、川芎、续断、赤芍、黄芪及甘草频数相同、巴戟天、茯苓、鸡血藤、紫石英及覆盆子频数相同、柴胡、桃仁及红花频数相同。药物归经以归肝经为主,肾经次之,脾经、心经、肺经、心包经、胆经、大肠经、胃经各次之。治疗排卵障碍不孕症的常用中药中的四性五味以温(13)为主、平(5)次之、微寒(4)为未:五味中以甘味(18)为主、苦味(9)、辛味(9)次之、酸味(3)为未。四、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医针灸规律分析(一)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针刺用穴规律分析提及针灸或针药结合对照西药治疗的文献共有32篇。按腧穴所属经络频次降序排列为任脉为主、其次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肮经、足厥阴肝经、督脉、足少阴肾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其中运用频次最高的10个穴位是关元穴(28)、子宫穴(26)、三阴交穴(26)、足三里穴(21)、中极穴(20)、血海穴(14)、肾俞穴(12)、气海穴(11)、太冲穴(10)、丰隆穴(9),排名前十的穴位腹部取穴总频数为(85),远端取穴总频数为(92),上述数据提示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以远端取穴为主。(二)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艾灸用穴规律分析提及艾灸或中药结合艾灸对照西药治疗的文献共有22篇。按腧穴所属经络频次降序排列为任脉为主、其次为督脉及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其中运用频次最高的10个穴位是神阙穴(10)、三阴交穴(6)、关元穴(6)、足三里穴(3)、百会穴(3)、子宫穴(3)、气海穴(2)、腰阳关穴(2)、中极穴(2)、卵巢穴(1),排名前十的穴位腹部取穴总频数为(24),远端取穴总频数为(14),上述数据提示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以腹部取穴为主。结论:一、中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META分析对近20年的中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文献行META分析,提示:单用针刺、中药、针药并用、药灸或针药加灸,与促排卵西药组比较,其排卵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结合中医周期疗法、辨证分型后排卵率出现显著性差异,提示中医周期疗法、辨证分型在促进排卵方面存在优势。针刺疗法、针灸疗法、针刺加中药疗法、针灸加中药疗法、药灸、中药加艾灸疗法、中医周期疗法、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妊娠率都明显优于西药组。

二、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药频数分析高频药味依次为:

菟丝子、当归、熟地、枸杞子、白芍、淫羊藿、女贞子、香附、丹参、山药。

常用药物性味多以甘温为主,药物归经以肝肾为主。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病机在于肾虚为本,肝脾不足,兼血瘀、气滞、痰湿为标,治疗以补益肾肝脾、滋养气血为本,以活血祛瘀、疏肝理气、化痰祛湿以治标。

三、针灸用穴规律分析针灸用穴规律方面,以选用任脉及脾胃两经为主,任主胞胎,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取腹部用穴作近部取穴,加以经外奇穴-子宫穴作为临床指导用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