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上名城城固和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五门堰、杨填堰
城固县博物馆
五门堰
杨填堰
陕西汉中的城固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考古资料表明,远在旧石器时期,这里已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开始群居。殷商时期,火与铜的熔炼,铸就了这里独特的青铜文明。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开始设县,建县已有2300多年历史。两汉时期,这里诞生了邓先、张骞、李固、杨王孙等历史名人。张以大无畏的精神,凿通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最早的陆路交通线丝绸之路,从而促进了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华夏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唐宋元时期,这里是茶马互市集散地之一,为唐宋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明清两代,这里重教崇文,先后涌现出51名进士,196名举人。抗战时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北联大在此坚持办学八年,保留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火种,延续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文脉,为国家共培养出9257名科技人才,其中16位院士。
城固著名古迹分布图
世界文化遗产张骞墓;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五门堰、杨填堰,一处处充满沧桑的历史遗存,讲述着城固久远而厚重的历史故事。(引自城固博物馆的说明)
在城固博物馆里,可以看到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出土文物,还可以看到一张城固著名古迹分布图,其中包括:张骞墓、韩信台、萧何墓、樊哙墓......五门堰、张良渠等13处古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遗产点的张骞墓以及2017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五门堰”和“杨填堰”。
五门堰
五门堰位于城固县桔园镇,始建于王莽居摄2年(公元7年),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五门堰始称唐公湃,相传为唐公房(今城固县桔园镇升仙村人)创建,经宋代整修改建,因渠首并列五个进水门洞而得名。后经元、明、清历朝数次大规模扩建,建成灌溉渠道百余里,分水洞湃三十六处,浇田五万余亩。五门堰灌溉管理严密有序,专设堰首和洞湃堰长总理堰务,设立制度,勒碑示禁。五门堰灌溉工程为汉中粮食丰收、社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观音洞
五门堰灌溉工程由堰坝、引水门洞、退水龙门、灌溉渠系等四大系统组成,工程遗址、遗迹保存完好。现存遗迹有观音阁一座,龙门寺古寺一所,三进二院,内有太白楼、禹稷殿、大佛寺等明清建筑,存有历代治水县令塑像4尊,藏有水利修建碑、水利纠纷碑、清查田亩碑、水利保护碑、章程碑、歌功碑、堰产碑、书法碑等宋、元、明、清等各代碑刻54通,这些碑刻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古代五门堰的创修、管理及历史沿革。
五门堰的龙门寺
龙门寺水利碑林
1981年,五门堰被列为城固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五门堰的内容引自景区说明,稍有删减)
杨填堰
杨填堰位于城固县城北7.5公里处的宝山镇丁家村。
杨填堰相传为西汉时萧何、曹参、张良首开,以发展农业供给汉军粮草,因此在南宋前人们称此堰为张良渠。
南宋绍兴五年( 1135年),抗金名将杨从仪任洋州(今洋县)知州时,在汉代张良渠的基础上,经大规模疏浚改建而成。其灌区惠及城固、洋县二县,灌溉农田近万亩,民众感念其恩德,称其为“杨填堰”。
杨填堰东经城固的丁家村、留村、宝山至洋县马畅,折而向南,流至谢村,汇入汉江。这条堰的灌区,城固少、洋县多,从来用水,有“城三洋七”之例。堰虽不长,只有四十多里,但八百多年来,一直为城固洋县人民所使用,是汉中市地区比较早的水利建设之一,在我国水利史上有一定价值。解放后,经过多次增修和扩建,灌田不断增加。现在,杨填堰灌区受益面已达一万一千多亩。
2008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注:杨填堰说明引自“博雅旅游网”,稍有删减、调整)
在城固寻找其他遗迹并不容易,如没有人带领很难找到,除了五门堰、杨填堰,我只找到了张骞墓(上一篇已展示)和没有开门的萧何墓。
萧何墓
以上图片拍摄于2020年陕西汉中自驾旅途中。
#城固# #城固博物馆# #张骞墓# #五门堰# #杨填堰# #萧何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