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图讲内经: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译文:
黄帝道:有的不是治了偏亢之气也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问得真细致啊!这是不治偏嗜五味的一类。五味入胃以后,各归其所喜的脏器,所以酸味先入肝,苦味先入心,甘味先入脾,辛味先入肺,咸味先入肾,积之日久,便能增加各该脏之气,这是五味入胃后所起气化作用的一般规律。脏气增长日久而形成过胜,这是导致相反的原因。
下面我们看看这个理论阐释的问题。理论阐释第一个咱们教材上写的是气味形精的阴阳属性及其生化关系。我们来看一看,主要的是知道这一段是生在阴阳转化,知道这个理就可以了,精化为气,气生于味的等等,知道这个关系。但是在这第一个问题里头,有一个气味形精的阴阳属性及其生化这个里头,31页上面那个第一小自然段,也属于那个问题的,应该看一下。看看什么呢?它说药性气味既能充养人体的形体精气,但过度摄入则反能伤害形体精气,这前面有了。这个不是讲的是精化为气,气伤于味吗?味伤形,气伤精,那都是讲的摄入过量,不断地伤害人体的精气,同时这又引了后面可能要提到的,咱们教材上也有的下面这段话,《至真要大论》上面的,“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辛入甘,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是“先入”,“酸先入肝”,酸味先入肝。那么最后结论是说,“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要用一种气味用多了,那么它增长有关的气,那是可以肯定的,“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比如你老吃酸味药,酸味药老助长肝气的,那肝气可能盛,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说如果你还要给它增,增得过久了,那就是殃央的由来,来由,“夭”就是殃灾。所以任何事物都要掌握一个适当的度数,饮食五味,用药同样的道理,要掌握适当的度数。过份地用,说这个东西好,天天吃,吃那个营养品,天天补,补得不当出毛病的并不是少数。什么东西都一样,所以它说“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尽管开始是好东西,如果你用过了,同样是成为对身体有害的。甚至于“夭”也可以理解为“早亡”,早亡的原由,灾害的原由。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所以在本段当中也提到这个问题,所以它有“气生形,形生精,气伤于味”之说,这是第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