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张照片包含6种不同拍摄技巧,手机相机通用,精益求精学摄影
侍墨刚学摄影的时候,卡片机还可香呢……现在几乎见不到了;
取而代之的是满大街的智能手机。
我们当年扫街的时候,人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我们;
现在随处可见街拍和自拍的男男女女。
科技改变生活,让摄影器材变得轻便易携。
所以拍照技巧就更重要了……因为拍照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本期精选的照片,有相机拍的,也有手机拍的。
不过,拍摄技巧都是通用的。
无论您手里拿着什么样的摄影器材,只要学会了这些摄影技巧,一样能拍出很好看的照片。
喜欢摄影点评的朋友,欢迎您把照片发在评论区里。
下一个上墙的,也许就是你。
图1,照片来自于粉丝“坐石临流”。
粉丝留言:这朵荷花的形色还可以吧?
侍墨点评一:
摄影主体有特色,是拍好照片的基础。
这朵荷花很漂亮。
拍摄出的效果也很好。
花蕊旁边的花瓣,半遮半掩的样子很娇羞;花瓣上的纹理和水珠都清晰可见。
选择漂亮的摄影主体,是拍摄出漂亮照片的重要前提。
摄影主体除了选择好看的,还可以选形态比较奇怪的。因为,无论是好看或者不好看,只要是有特点的,都能被读者很快记住。
有时候,奇奇怪怪的摄影主体会更出彩。
图2,照片来自于粉丝“荏苒719”。
粉丝留言:还是来睡莲(HUAWEI P40 Pro)。
侍墨点评二:
注意摄影主体上的细节。
这张睡莲的特写,是用华为手机拍的。
侍墨虽然用苹果,但是不耽误我给华为手机点赞。
优良的拍摄装备,加上优秀的摄影技巧,等于优异的摄影作品。
所以说钱花哪儿,哪儿就好。
优良的拍摄装备更有利于精益求精。
图2-2
在这张照片当中,虽然景深比较浅,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沾在花瓣上的水珠;
就是不知道花蕊中间那俩白点是啥东西?
侍墨把照片放大看了看,也没瞅出来个所以然。
精益求精确实不错,优点和疑惑都特别明显。
图3,照片来自于粉丝“TA1K-DB”。
侍墨点评三:
摄影师要有操纵摄影主体的意识。
首先,这张照片有肯定不是这位粉丝最近拍摄的。因为这张照片我早就见过了。
不过,既然这位粉丝把图库里的照片端出来让侍墨点评,侍墨也不能驳人家的面子。
毕竟侍墨也拍摄过类似的照片。还是有摄影心得可以分享的。
图3-2
这张照片,拍摄的内容是,一只仓鼠在嗅花。
首先,花的茎杆,与仓鼠的身体,以及仓鼠抓住茎杆的手臂,呈现出了两个三角形。
三角形构图,让画面极富几何美感。
其次,仓鼠拍出了眼神光。
无论是拍动物还是人物,眼神光都是无比重要的。有些键盘摄影师会把人和动物区别对待,认为动物就不需要拍脸了,也不需要眼神光……肯定不行。
拍人像,模特是摄影主体;
拍动物,动物是摄影主体;
都是摄影主体,凭啥要双重标准?
动物为啥不能要脸,有眼神光?
图3-3
啮齿动物是可以当成宠物的。
比如兔子,比如松鼠。
侍墨家里养过兔子,现在养着花栗鼠。
就是上图这种。
想拍摄眼神光?分分钟的事儿。
你的宠物能不听你的话吗?最土的办法就是投食。塞一颗核桃,你就拍吧。
摄影师要有操纵摄影主体的意识——拍人像也是如此。
不要担心宠物看见镜头会逃跑。逃跑是因为不习惯,你要让宠物养成看见镜头就往前凑的习惯……多预备一些零食。
图4,照片来自于粉丝“智慧的鲸落”。
粉丝留言:老师辛苦了,请看一下这幅照片,谢谢指导。
侍墨点评四:
注意摄影主体周边。
这张照片中的摄影主体是凌霄花。
凌霄花这种植物,花红叶子绿,色彩反差明显,视觉冲击强烈,特别容易出片。
不过,这张照片中的凌霄花似乎有一点点模糊。
侍墨特意放大仔细看了一下,前景中的树叶子脉络清晰,似乎比花还清楚。
图4-2
用花卉作为摄影主体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摄影主体周边的景物。
比如,能不能用花朵旁边的树叶子当成前景?
摄影前景能不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比如,让摄影前景中的树叶子,组合成一个半包围的框架构图。
图4-3
注意摄影主体的周边,指的是照片的平面效果。
说直白一点,就是摄影主体的周边,尽量不要出现“影像重叠”之类的情况。
就像拍摄凌霄花,如果摄影背景中出现很多同款,就会因为主体与背景有影像重叠,而产生“同色扩散”,摄影主体看上去会显得“量大”,看小图就是呼啦啦的一大片。
图4-4
简洁的画面,更容易突出摄影主体。
同样是拍凌霄花,图4-4就比4-3看上去更舒服。为什么?因为没有多余的画面元素。
如果是要选摄影陪体,就要只选对摄影主体有用的部分;不要让摄影陪体对主体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拍摄效果。
图5,照片来自于粉丝“边走边飞815”。
粉丝留言:这张呢?谢谢老师。
侍墨点评五:
巧妙利用透视关系,让照片更有意思。
摄影和国画最大的不同,是摄影作品是焦点透视,国画作品是散点透视。
《韩熙载夜宴图》能直接切割成五幅连环画,摄影作品就不能直接切,还得用后期找补。就是因为,透视关系不一样。
焦点透视最大的特点,就是近大远小。
图5-2
这张照片里的这个沙漠雕塑,虽然本身就挺醒目,不过为了拍摄出更为夸张的效果,还是利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人站得很远,雕塑离镜头很近。
看影子就知道了。
人和雕塑的影子都不在同一个位置,哈,肯定是近大远小无疑。
图5-3
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我们可以拍摄出很多有趣的画面。
比如,透过眼镜拍风景。
把焦点放在镜框里面,镜框中的景物就是“实的”,焦点之外肯定就虚化了嘛!
眼镜框还能当成是前景框架构图。
一手拿眼镜、一手拿手机反倒没啥难度。用单反拍照还得调焦距呢,再加上眼镜,两只手都不够用。
图6,照片来自于粉丝“荏苒719”。
粉丝留言:横平竖直必须的。
侍墨点评六:
注意视觉重量的平衡。
有些照片,构图好像没问题,但是拍照效果就不太理想。为啥呢?因为视觉重量不平衡。
那么,如何平衡照片中的视觉重量呢?
首先,要记住三点:
1、深色的景物会比浅色的景物“看上去更沉重”;
2、相同颜色的景物,面积越大越“沉重”。
3、清晰的倒影,会让景物的视觉重量翻倍。
图6-2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粉丝上传的这张照片。
1、这张照片中的水平线是端平了的。所以景物不会歪,照片看上去会比较舒服。
2、水面无风,所以倒影相对比较清楚。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形成了放射状的视觉引导线。
3、有了倒影的加持,岸上的景物更加漂亮了……当然,视觉重量也翻倍了。
4、阴郁的天空啥都没有,属于“光板天”。遇到类似的情况,要减少天空的画面占比,多拍地面。
图6-3
视觉重量不平衡,在拍摄建筑物的时候比较常见。
尤其是,当出现倒影的时候……视觉重量会翻倍,重的会更重,轻的会更轻。
所以,如果有面积比较大的景物,一定要安排好它们的位置。
简单讲,要是面积大的部分有两块,就让它们分布在照片的左右——左右平衡嘛!
要是面积大的部分只有一块,就尽量往照片中间放——放中间更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