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需要课程化作业
cseedu(←长按复制)
教育使命,点滴随行。
作业在教育教学中属于什么范畴,准确界定并不容易。我们通常认为,课堂上的练习、教学后的作业与考试中的试卷,都是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指标,是检测学业质量、开展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也是重要手段。从这个角度上去理解,作业更多具备评价属性、检测功能,应当归属于教育质量评价监测系列。
同时,作业又属于课堂教学(备课- 上课- 作业- 反馈- 测试)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作业又属于课堂教学范畴。
作业难道真的只能具备评价属性,真的只能具有检测功能,真的只是属于课堂教学吗?作业能不能单独成为课程呢?即站在课程建构的立场,赋予作业课程的功能呢?有人可能认为,作业就是作业,课程就是课程,作业怎么能够和课程划上等号呢?
如果我们把作业设计成为学习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呈现载体,谁又能说这不是一门课程呢?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把一般意义上的作业做成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施、自主评价的课程。那么,作业如何才能具有课程的特质呢?把作业完成的过程转变成获得新知的过程,把作业完成的过程转变成自主学习的过程,把作业完成的过程转变成方法引领的过程,把作业完成的过程转变成思维提升的过程。
也可以称之为“过程性”“方法性”“层次性”等,就是说,设计的内容不是简单的、单纯的、知识性的练习题或作业题,而是特别强调过程的呈现,方法的引导,思维的指引。
“思维性”体现在“层次性”上。所谓“层次”,即主题上要有层次。比如,各小主题之间,不能雷同,更不能相同,它们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紧密联系的,甚至是螺旋上升的。所谓“层次”,即板块上要有层次。围绕主题,可以设计二至四个板块,板块之间可以是“并联”的或者说是“横向联系”的,也可以是“串联”的或者说是“纵向递进”的。所谓“层次”,即内容上要有层次。每个板块或许会有若干项内容,每一项内容之间不应该是机械的水平排列,而应该是呈现不同形式、不同层面、不同方向、不同能力的内容。体现“层次性”的基础是要有“容量”,而“容量”体现在类型的“多样性”或内容的“丰富性”,即没有“多样性”或“丰富性”,压根谈不上“层次性”。
因此,没有设计“容量”,难有思维“流量”。
根据以上课程化作业的特性,笔者觉得设计课程化作业时务必要掌握八大原则。
一是多维发散原则,即一个中心,多维设计。围绕着学习主题,设计多个板块的内容。每一个板块又是由多个项目组成,且每一个项目的角度或视角又各有不同。如果用图示表示这种层级结构,就是“学习主题——学习板块——学习项目——项目内容”。
二是学科整合原则,即一科多主,多科融入。每一个板块都应有若干个项目组成,而每一项目的每一个内容都侧重于以某一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
三是容量适当原则,即适中为主,不多不少。以学习量考虑设计,在项目内容上要适量。量“少”则无法实现多维设计的思想,量“多”则难免有重复啰嗦之嫌,尽量做到项目适中。
四是层次分明原则,即步步深入,层层推进。板块与板块之间可以是平行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但板块的项目与项目之间,特别是每一项目的内容之间应该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关系,一般应遵循由易入难,由简入深等。
五是方法引导原则,即方法可见,思维可视。课程化作业设计要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引,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呈现过程与方法,做到一步接着一步,呈现过程;一步接着一步,展示方法;也要体现层次与思维,做到一环扣着一环,环环相扣;一层连着一层,层层递进。
何为层次分明,何为方法引导,下面这项与当下防疫抗疫生活背景相结合的、以数学学科为主要内容的作业设计正能说明这一点。
1. 从网络、报纸等中搜集2 月10 日至今, 湖北和除湖北外全国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据。
2. 把你搜集到的这两类数据分别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在下面。
(3)请分别绘制图示。
4. 从以上数据与图示中,你发现了什么或推测出了什么?
5. 防疫、抗疫的拐点到了没有?你的依据是什么?
六是形式多元原则,即写画说拍,多种感官。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成果,都应该做到不只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尽量做到形式多元化。学习内容的呈现载体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片、可以是图表、可以是音频或视频;学习任务或成果的呈现可以是写(文字),可以是画(绘画),可以是拍(照片、影像),可以是说(语音),可以是做(手工、操作、实践等)……总之,课程化作业要尽量运用多种感官,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
七是自主选择原则,即分层设计,必选结合。课程化作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在设计学习内容与任务项目时,提供尽可能多的项目内容,以满足不同学习兴趣、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能力的需求。同时,通过设置必做或选做项,供学生们选择。
八是创新思维原则,即挖掘新意,培养创新。课程化作业重在探究,在设计时,我们应在思辨上下功夫,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我们应在探究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来源:《未来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