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帖窍门(之四)

书法临帖窍门(之四)

——归类比较法

宋凤洲

对范本的临习,也有一个认识过程。经过诸字精临,选临和通临以后,特别是进行过几十遍的临习后,对所学书家书体和所学范本,应该有了基本了解和认识。就其中具体的点画、结构也会熟悉起来。这时所临之字,也会有了几分相似。对于手巧之人,甚至有些可观了。

就在这时,一些同志,或是觉得学得差不多了,或是觉得继续临下去,长进不会明显了,或是不知下步该如何是好了。

归类比较法,就是改进学习的有效途径。

这里说的归类,有两层意思:一是按汉字结构特点选临,如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或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或都是包围、独体字;另一是按同一偏旁部首选临。前者,就同一结构类型的字,选在一起临。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字的共同点,以及各自不同之处。后者,把同一个字在帖上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集中比较,可以发现一个字的几种变化,和在上下不同文字关系中如何表现与塑造。

经过了这样的归类,比较和研究,手上的字就能丰富多彩,至少能够克服千字一面,千篇一律的书写面貌。同时,也改善了跳不出窠臼的僵死观念和不求甚解的浮浅态度。

归类临习的重点,在于训练眼睛的观察力,使之精细入微。还在于训练认真程度和记忆力,每每在微芒之处见同异。又要透过字形体势、和点画笔势的搭配,感悟字的点画气韵、神情敛拓,以及刚柔、浑清、轻盈、厚重、沉稳、飞动等气象意象。慢慢发现字也有收放和抑扬的变化。同一个字,写在不同位置或突出或逊让,并非一成不变。犹如一个人的举止,在下属面前要尽职责以指导显现,而到上级眼下,又当服从和谦逊揖让,此是本分和融洽之理。没有这种观念,便不符自然之理;没有这种观察和发现,便不能写出自然之书。所以,归类比较的临帖方法,其中存有许多巧妙。

2016.11.30

(0)

相关推荐

  • 向 背

    向背--中国书法理论的重要对偶范畴."向"与"背"相对.向,指字结构之两部分相向者:背,指两部分相背者.向背,即指字体左右两部分的相向和相背.为笔墨技法和章法结 ...

  • 书法学习小窍门:如何快速高效的记住一个字的结构特点?

    书法学习小窍门:如何快速高效的记住一个字的结构特点?

  • 书法临帖窍门(5)

    --关于意临和背临 宋凤洲 2018.12.30 临帖,不仅需要观察力,同时也需要摹仿力,更需要记忆力.有的人临帖并不多,字却写得很有成绩.这正是观察力强和记忆力强的结果.看得准,记得住,手有准头,这 ...

  • 书法临帖窍门(6)

    书法临帖窍门(6) --原大临.放大临及坐姿临.立姿临 宋凤洲 2019.1.16周三 我们所见到的碑刻实物有大小,这是当时使用的需要形成的.现在买到的字帖范本的字也有大小,这是印刷不同的结果.我们临 ...

  • 书法临帖窍门(之三)

    书法临帖窍门(之三) -- 关于三遍临习法 宋凤洲 临帖,按照古人的经验,要'察之尚精,拟之贵似(<书谱序>)'.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再深一层问,采取什么方法才能看得更细看得更准呢?又采 ...

  • 书法临帖窍门(二)

    书法临帖窍门(二) --'读帖'更重要 宋凤洲 人们通常把临帖和读帖结合在一起,也就是临帖前才读帖,读是为了临.然而,这很不够.'读帖'和'临帖'是两个不同的学习方式.临帖前的读帖,大多人都是简单的看 ...

  • 书法临帖窍门(一)

    书法临帖窍门(之一) -- 关于选临和通临的安排 宋凤洲 临帖,从教学的角度看,是要讲究方法的.对于要临写的字帖,是从头到尾一次性通临好?还是逐个过关好?还是选临好?这是一个必须先弄明白的问题.多数人 ...

  • 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作品欣赏(高清)

    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而流传下来的历代经典碑帖,不仅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清晰.系统地反映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这些经典作品是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根基,也是汲取营养的源泉,为推动当代书法发展 ...

  • 书法临帖米芾《苕溪诗帖》(三),笔画舒展自如

    书法临帖米芾《苕溪诗帖》(三),笔画舒展自如

  • 用墨“九法”,书法小窍门让你的字更有风度!

    如果说笔法是书法艺术创作中的筋骨,那么,墨法则应该是书法血肉之灵魂的体现.中国是墨的故乡,自古就有制墨.使墨的规则,从墨丸到墨锭再到墨汁,从松烟到油烟墨,无不体现着墨法的精奥.在中国艺术中,无论是中国 ...

  • UC头条:书法临帖三步走: 一读, 二临, 三悟

    书法临帖,就是提笔对着字帖写那么简单吗?写得像了就万事大吉了吗?没那么简单.很多人临的时间也不短了,写得也是挺多了,可是呢,总感觉进步不是那么大.哪里出问题了?照我说,还是缺少一个比较清晰地临帖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