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治病

​毒药治病:

本文针对

含有一定毒性的中药

治疗癌症,进行阐述

使用毒药治疗

癌症晚期患者

对其生存和预后

都有非常

重要作用

尤其是伴有转移的患者

灵活地运用中医学理论

客观地认识中药的毒性

熟悉毒性中药品种

及其所含毒性成分

掌握

其用法用量

及注意事项

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规范化治疗

预防毒性中药,中毒事件的发生

从5个层面去认识

毒药治癌的可行性

并从肠道菌群的角度去

展望毒药治癌的规范化使用

中药中毒的

含义主要指:

治病的药物

的毒性

和偏性

药以治病,因毒为能

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

气味之正者

谷食之属是也

所以养人正气

其味之偏者

药饵之属是也

所以祛人邪气

其为故也

正以人之为病

病在阴阳偏盛

欲救其偏

则惟气味

偏盛能之

正者不及

药物致病即不良反应

即为药邪,亦称药毒

毒药:

即含有一定毒性

能够引起人体的

不良反应的药物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十去其七

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毒性大的

药物治病

只能用到

病邪去除

十分之六

就应停药

毒性一般

药物治病

只能用到

病邪去除

十分之七

就应停药

毒性小的

药物治病

病邪去除

十分之八

就应停药

即便是

无毒药物

不过用到

病邪去除

十分之九

就应停药

之后可用

食物调养

逐渐康复

用药过度

徒伤正气

昔刘禹锡

病愈之后

以为那是

灵丹妙药

不遵医嘱

过量服之

遂生大毒

醒悟之后

写下鉴药

以示教训

然而对于

癌症这个

慢性疾病

毒药治病

如何才能

中病即止

如何

个体化

规范化

治疗

又如何去

评判毒药

与人体的

相互作用

癌毒论,及其指导意义:

癌邪为患

夹毒伤人

癌毒是在内外多种

致病因素作用之下

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的一种

对人体有明显伤害,作用的毒邪

即是导致肿瘤发生的

一种特异性致病因子

癌毒具有

增生性/

浸润性/

复发性/

流注性

等特性

历代医家及,民间流传许多

治疗癌症的,方法及药物

大都是以

攻毒祛邪

作为目的

肿瘤非常病

用药非常药

周老在

治疗肺癌

习用抗癌

解毒药物

其中有一些

并不为目前

临床所常用

周老对其

运用多年

实为其

用药精华

之所在

常用抗癌

解毒药物:

冬凌草/肿节风/

僵蚕/蜈蚣/露蜂房/

红豆杉/白花蛇舌草/

半枝莲/白毛夏枯草/

山慈菇/泽漆/山豆根/

龙葵/漏芦/猫爪草等

经过现代药理学的鉴定

这些药物中不少的药物

都存在一定的药物毒性

由此可见

癌毒治疗中

以毒攻毒法

的合理使用

并不会造成

患者的毒副反应

攻毒祛邪

毒药的使用

具有必要性

因为癌毒

病情顽固

病期漫长

故大多数

癌症患者

需要长期

服药之后

才能停药

中病即止的观点

在癌症的治疗中

更加考验医生

这取决于医生

对疾病的

正确认识

如果只是透过

影像学的诊断或者

肿瘤标志物的判断

就认为

疾病已经痊愈

或者完全缓解

那么很有

可能造成

疾病复发

应该跳出

传统治疗

惯性思维

要用全新的

角度和思维

去认识癌症

周老的

癌毒论

提供了

全新的视角

但是毒药治病

并非说是单纯地

用大剂量的毒药

去攻克癌毒

而是

在合理的

药物剂量

范围之内

选择适合

某种癌毒

的中药去

克制癌毒

这是让

临床医师

走出中药

使用误区

不要过度

惧怕毒性

比如一些

临床医师

开中药时

只开性情

温和的药

有点毒性的药

尽量回避或

用量很少

毒性较大

基本不开

是为不出

事故和纠纷

只图稳妥

客观地认识

中药的毒性

中医药

有其独特

的理论体系

和理法方药

中药之作用是包括:

多种毒性成分在内的

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

古人早已经

对其毒性有

深刻的认识

并通过严格,炮制/配伍

等方法进行,减毒增效

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制定出配伍

严密的方药

趋利避害

以毒攻毒

从而达到

治疗作用

甚至可获得

意想不到的

良好效果

须从中医学角度来

完整审视和阐明

中药的毒性

现代医学之毒理学

是用,中毒剂量/半数致死量

以及,最大耐受剂量等

指标来评估药物的毒性

但是仅适合于某一个

化学成分明确的药物

且通常为常量

中医理论强调

中药之偏性

寒热温凉/

四气五味

和证的关系

有病则病当之

无病则体当之

在并无病邪存在

或本来阴阳平衡

的状态下

中药的偏性

作用于人体

则就可能会

表现为毒性

承则为治

亢则为害

以毒攻毒,治癌症的依据

对于癌症,应用毒性中药

痈疽五发

癌疾初发

却无头绪

只是肉热痛

过一七或二七

忽然紫赤微肿

渐不疼痛

软熟紫赤色

只是不破

宜下大车螯散取之

然后服

排脓/败毒/

托里/内补

等散

破后用麝香膏贴之

五积丸散

疏风和气

提到应用

败毒之剂

以治癌疾

其后又曰:

痈疽之疾

山源之水

一夕暴涨

非决其要会

支之大渠

使杀其势,则横潦为灾

猛烈之疾,以猛烈之药

此所谓,以毒攻毒也

以毒攻毒

直接攻毒

直达病所

对热毒/痰毒/瘀毒等

给予

清热解毒/

化瘀解毒/

化痰解毒

等治疗

常用:

八角莲/石上柏/生半夏/天南星/

莪术/三棱/水蛭/虫/穿山甲/

全蝎/蜈蚣/干蟾皮/露蜂房/

乌梢蛇!白花蛇/半枝莲/

白花蛇舌草/苦参等

治癌

以毒攻毒

因为这类

有毒药物

对癌细胞

具有一定的

细胞毒作用

实验研究证实:

野百合

的野百合碱能通过抑制

去氧核糖核酸F2O合成

而杀死癌细胞

斑蝥及其衍生物

可通过多个靶点抑制

S7细胞/胆囊癌细胞

等癌细胞的代谢

且斑蝥素类制剂

已广泛应用于

肿瘤治疗中

蓖麻子能够

促使肝癌细胞

大量溶解/坏死

其在杀伤,肿瘤细胞的

同时破坏,正常肿瘤细胞

但经炮制

毒性减低

并保留其

抗癌作用

此外石蒜的

抗肿瘤有效成分

为石蒜碱衍生物

即石蒜碱内胺盐

其制剂的,带正电荷的,季胺盐,可与

有明显的,负电荷性的,肿瘤细胞

表面相结合

而其带

负电荷的

酚离子基

则便于进入

带正电荷的

肿瘤细胞的

内部

从而发挥

抗癌作用

治疗癌症中

应用某一些

有毒中草药

有科学依据

毒性药物

经过炮制

以及改性

之后使用

也很安全

药物的,有效浓度

和它的,毒性浓度

之间存在一个临界点

当药物的

某种成分达到

某种浓度之后

即可发挥

有效作用

但是浓度

继续累加

则会发生

毒副反应

临床医生

需要非常

清楚药物

会产生的

毒副作用

比如说,黄药子

会产生,肝脏损害

不仅需要

谨慎使用

且让患者

定期检测

肝功能

十分必要

哪些药物会产生肝脏损害

哪些药物会产生肾脏损害

或是心脏毒性

都要了熟于心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攻伐太过会损伤正气

个体化规范化治疗

是对毒药治癌

提出的新标准

肠道菌群的作用

同样作为

慢性疾病

中医学对于糖尿病

已有了丰富的认识

对于糖尿病

也已有健全

的理论基础

和治疗体系

可喜的是,近年来

我国对糖尿病的研究

又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通过现代的科学研究

已发现糖尿病患者的

肠道菌群与正常人群

存在着特异性的差异

葛根芩连汤

通过改变

肠道菌群

治糖尿病

通过产生一种

具有消炎作用的/

可产生丁酸盐的

有益菌等

研究表明:

肠道微生物能调节

中药的生物利用度

比如

黄芩提取的黄芩苷

首先被肠菌群水解

肠道形成糖苷配基

其次是

吸收后形成

共轭黄芩苷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分别作用于

糖尿病患者实验组的肠道菌群

与正常人群对照细的菌群之后

通过

技术检测发现

实验组的菌群

经过代谢反应

产生了更多

抗糖尿病的

有效成分

而其中的,某种成分

是对照组,所没有的

这从很大程度上解释了

中药作用于人体后的

某种工作机制

从以上实验

可以推断出:

肠道菌群其实是人体中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系统

也是中药作用的

一个重要靶点

一方面

肠道菌群将中药前体

转变为活性药物方面

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细菌能使:

不能够吸收的/

无生物效应的

中药成分

通过代谢变成

具有治疗作用

的新成分

另一方面

中药能促进对人体

有益微生物的生长

抑制有害的微生物

并不断调节失衡的

肠道生态系统

癌症是

多因素所造成的

一种全身性疾病

癌毒也会流窜到胃肠道

改变胃肠道的整体环境

癌症患者的肠道菌群

相对于健康人群而言

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在用毒治病的过程

经肠道菌群的作用

会产生以下的效应:

一方面

菌群吸收

部分毒药

通过代谢

产生更多

抗毒成分

攻击癌症

的原发灶

和转移灶

另一方面

菌群又会

产生一些

相应的

保护成分

减弱这些

毒性成分

对全身脏器的毒副作用

肠道菌群可以通过食物

生成保护性的代谢产物

且其具有类似

生物降解功能

可以

对摄入的

毒性物质

进行解毒

这是从一个

全新的角度来去理解

中药的增效解毒功能

此外中药

也会改善

癌症患者的

肠道菌群系统

产生更多

的有益菌

从整体上改善

人体的微环境

鉴于

平时所做的

药理学实验

是排除了

肠道菌群

所产生的

生物效应

故对于毒药治病

这一领域的发展

还有很多

值得研究

的地方

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进一步展开

将进一步了解中药,作用于人体的工作机制

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

对中药的规范化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