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欧阳修 赏析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⑴,狼籍残红⑵,飞絮濛濛⑶。垂柳阑干尽日风⑷。
笙歌散尽游人去⑸,始觉春空。垂下帘栊⑹,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
⑴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
⑵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散乱的样子。
⑶濛濛: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⑷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⑸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
⑹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赏析
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色,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上片首句“群芳过后西湖好”。平淡的一句,却勾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一心想要看看百花已经凋落的西湖能美到那里去。“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和煦的春风中,残花轻盈飘落,在纷杂的枝叶间点点残红分外醒目;柳絮飘舞,犹如云雾迷茫;飘荡的柳枝轻拂着湖水,怡然自得。形象的描摹出一幅清疏淡雅、动而寂静的暮春图。面对同一片风景,不同心情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出现不同的情感。落花、飞絮、垂柳等正是暮春特有的意象。这一景象多数人都会产生惋惜,或伤感,或留恋之情。而作者却为此给予赞美叫“好”,充分表达出作者舒畅的心情和恬适淡泊的胸襟。
下片“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游春之人尽数散去,歌声、喧闹之声消失,使得整个西湖又是那么的宁静、清幽、空灵,使自己心情更加舒畅。“始觉”是从繁华喧闹消失而清醒过来后顿时产生的感觉。这一句就把“笙歌散尽游人去”之后西湖的宁静、清幽的意境进一步渲染的更加浓重。
最后二句,“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是说,词人看到双燕从蒙蒙的细雨中归来,才放下了帘子。结束了对这一美丽风景的欣赏。最后二句,一是将人物与自然景物“飞燕”相互映衬,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二是暗中交待是词人在凭栏观赏,而且直至傍晚燕子归来之时,可见其留恋之情。
这首词通篇写景,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此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尤其最后两句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取境典型,叙事抒情结合,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章法缜密,构思严谨,层次井然,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