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究竟要干点啥,海淀老师教你“三步读书法”(太详细了)

ID:haidianpangbaba

胖爸有话说

先发一个通知,各位即将见证胖爸开团史上最快的一次返团,那就是我前不久推荐的小学语文教辅资料——《绘本课堂》。上周刚刚下架,奈何每天都有很多问的,索性再次上架算了!

不知道我在说什么的,先点击这篇文章《不管在家过什么假,有了这套红宝书就不怕》看看吧!看完记得回来,因为今天又是来自海淀语文老师满满的干货!

每次的名师说,我比自己发文都期待,感觉这才是我更应该做的,把海淀优质资源无偿分享给全国各地的孩子们!

海淀胖爸爸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沁老师。上期,睿老师跟大家分享了线上课的学习指南,其中特别强调了课前预习,听胖爸说,读者们纷纷要求我们把这个话题再讲的细一点。所以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答题了!

预习、学习、复习,是语文学科的三部曲,也是学习的起点,承担了保证课堂学习效果知识吸收情况重要作用。在语数外三科学习中,个人以为,语文预习的必要性是最强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胖爸乱入:老师们习惯于先讲道理,只关心方法论的可以直接往后拉)

具体来说,预习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01

明确目的性

通过预习,可以将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提前解决,将课堂关注点放在更有针对性的重难点上。带着目的听课的效果,肯定优于漫无目的的听讲。不过,相信会有人担心因为预习而失去课堂上的求知欲和专注力,其实这种担忧duck不必。
预习时产生的疑问自然会引发孩子的好奇,进而全情投入到听讲之中,以求解惑。而对于已经在预习时了解了的内容和知识,在课堂上也会因为得到老师的印证和补充而获得孩子的足够重视,这就像大家在做完卷子后特别好奇是否正确一样,通过预习而成为已知的内容,就好比是在试卷上独立完成的答案,而课堂学习就是惊险刺激的“对答案”过程。对于孩子来说,这怎会不具有吸引力挑战性

02

培养自主性

经历了这学期的线上学习,多数家长在心里将孩子的自主性和学区房默默地画上了等号,因为二者一样重金难求。不过自主性的培养并非没有门路,只要将关注点放在习惯着眼于细节,假以时日,便不用再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而预习就是其中一个

关于预习情况,在班中总共有这样几种类型:

一种是“浑水摸鱼”型。看似按要求在书本上有预习的痕迹,实际是否真正预习到位只有自己清楚;

一种是“放手一搏”型。因为预习作业不可能收上去课课查,于是就涌现出了一些敢于“豪赌”的勇士,反正就算是被老师逮住也不能拿他怎样。殊不知,这样的“赌一把”于自己而言是稳“赔”不“赚”的。课堂吸收效果不佳的同时,也失去了培养自律的机会;

还有一种就是“按部就班”型。每次学新课前都能按照预习要求认真落实,该朗读课文的时候绝不自欺欺人,该动笔标注的时候绝不偷工减料,该思考质疑的时候绝不敷衍了事。久而久之,自主学习能力就得到了训练。

03

增强自信心

充分预习后,孩子在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没经过预习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熟读课文,所以在朗读时能够自信地放声诵读;因为熟知字词,所以在老师提问时能够自信地对答如流;因为熟悉内容,所以在老师带领下精读时能够自信地快速定位、深入思考、踊跃举手,并且来自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更能提高孩子学习语文的信心。您发现了吗?或许在孩子不爱举手方面的苦恼,可以试着从课前预习准备不够充分入手,找到解决对策。

不论是从当前听课效果的角度,还是从长远习惯养成的角度,预习都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接下来,沁老师就为大家提供一套超详细的预习教程,助您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第一步:初读课文,重在标注

第一遍“读”是指朗读课文。

多数孩子在初读的时候做不到流畅、通顺,不过不用着急,低年级学生可以手眼口配合进行指读,防止丢字落字等跳读现象,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在第一遍朗读时放慢速度,不求快,只求准。初读课文的首要任务是边试读边动笔标注自然段,同时在读的过程中将不会念、拿不准的字音标记出来,可以将该字圈出来,也可以在该字下方画个三角,或是圆点,还可以将这个字单独摘录在自备的预习本上。三者各有利弊,在书上圈画标注更便于课堂上学习时随时关注或补充记录,在本上记录更便于课后系统回顾。

初读完,在第二遍再读前,需要根据工具书、课后字表,确定刚才标记出来不会读、读不准的字音,这里建议大家一定要将课后字表完整大声地朗读2-3遍,这样可以避免朗读课文时,因想当然产生误读而不自知的情况。最后,将筛查出来的不会读及误读的字音带回到课文中,在该字上方标清拼音。

第二步:再读课文,重在感知

第二遍的“读”仍然是出声朗读。

朗读的好处一是可以检查刚才的读音是否在带回原文通读时也能读准,二是只有出声的朗读才能有效地培养语感。我们都知道学习英语不能只看不说,否则学的就是“哑巴英语”,学习语文同理。

再读课文时,要将关注点从字音和自然段等细节转向对全篇的感知。在读准、读顺、读通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课堂上读懂课文做好铺垫。不过课前的整体感知无需要求孩子做到会复述、能概括,只要知道文章在讲什么即可。

再读完,在三读前需要针对课后字表进行全面的预习:

针对认字表,也就是只有拼音,没有田字格的那行,至少要达到会拼、会读、会记。另外,需要特别关注多音字,也就是认字表中蓝色字。通过查字典和组词的方式了解不同音所代表的的不同义,进而确定多个读音在不同词语中如何准确认读。

针对生字表,也就是田字格中的字,需要清楚地知道每个生字的音序、部首、余笔、结构,可以写在该字所在田字格的四角处,也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另外,还需给每个生字组2-3个常用词语,在此有两点提醒:

1、别犯懒,一定要查字典验证。首先要清楚字典上该字的准确字义,其次根据准确字义进行组词,这样就可以规避一些同音字和形近字造成的干扰,例如:给“唯”字组词时,部分学生就经常组“思唯”。

2、别大意,一定要组常用好词。一些过于生僻的词,知道即可。

预习字表的最后一步是将认字表和生字表中的字带回原文中,找到它在本课中所组的生词画出来,方便课后复习、听写生词。

对语文有着浓厚兴趣的孩子,还可以上网找一找字源资料,看看这个字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它最初的本义是什么。

第三步:三读课文,重在思考

彻底解决完生字问题后,第三遍读可以转为“默读”。

默读更有利于孩子静心思考。因此在这遍默读时要边读边思考,不强求想得多深刻、但求将确实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不要明知故问。一开始孩子们的质疑可能价值不高,但能提出问题就说明孩子在动脑筋,要及时给予肯定。课前的质疑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未经加工和旁人影响下的独立阅读最显真实水准。

在解决质疑上,分两种情况:对可以通过查资料、工具书解决的问题,鼓励孩子在课前解决;而对文章本身理解和赏析方面的问题,引导孩子通过上课认真听讲获取答案。如果在课上没有达到解答,下课要追着老师问个明白,不用害怕打扰老师,其实每个优秀、负责的老师都期待着孩子们不懂就问的求知之心。

负责任的家长若想检验孩子是否真的解决了课前质疑,可以在回家后,通过对话问答的方式,让孩子当小老师,将老师的讲解复述给您听。

不过这里的读书遍数因人而异,如果基础较为薄弱,不能在再读课文时一遍就顺下来的孩子,建议多朗读、多练习,可以通篇全读,也可以局部细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之于学习而言更是如此,它作为一个良心活儿,现在请孩子们将手放在心口处,问一问自己上述预习教程,你做到位了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