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话你总是不听!——非暴力沟通运用举例
牵着萌萌的手在弥漫的雾霾中慢慢地走到学校门口,目送她进入校园后,我转身返回。在我转身的时候,看见一位穿红色风衣的妈妈正在将手中沉重的蓝色书包往一个男孩的肩上放。男孩耷拉着头,不吭声地将自己的胳膊往妈妈撑起的书包带环里伸。妈妈面带愠色地说:“为什么我的话你总是不听!”
我不清楚这对母子究竟谈什么事情,也没有停下脚步去听后面的对话,但这位妈妈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觉得这句话太熟悉了,因为自己从小到大经常在各种场合听到这句话,而自己也曾经多次说过这句话。若是以前,我并不会觉得这话有什么不妥,也不会考虑这话在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负面作用,但现在我就感觉有些刺耳,也为自己曾经说过同样的话而后悔。
记得以前我做中学教师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地对着学生说过这样的话:“为什么我的话你们总是不听!”我总是认为自己带着一腔热血和对学生的爱来警醒他们努力学习,但不知道即使有爱,表达方式不对,对学生也会产生伤害。就像这位妈妈,她肯定百分之一百二十地爱着孩子,但孩子面无表情地听着她训斥就已经表明了他并没有感受到妈妈的爱,也不会把妈妈说的话放到心里。
为什么最真挚的爱却不被理解?为什么反复地叮咛没有效果?我想主要的问题出在沟通方式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少接受关于如何沟通的教育,我们总是模仿和重复着父辈的沟通方式,当我们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时候,又按照着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现在,是时候要改变以往不太有效的沟通方式了,是时候探寻一种新的沟通方式了。
02
11月23日,我在《让你的生命鲜活起来》一文中介绍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方法,该方法很简单,只有四个基本步骤:你观察到什么;你感受到什么;你产生这种感受的需求是什么;你的请求是什么。如果四句话不容易记住的话,你就在心中默默记住四个关键词: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太注重是非对错,导致了我们观察的时候总是带着评价性的目光,以致难以用客观公正的词语来描述事实。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冷清的大街上,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颤巍巍地走在马路边有些坑洼的人行道上,当她经过一个店门口的时候,一不小心摔倒在地,手中提着的纸袋跌破了,从里面滚出几个红色的苹果和橙色的橘子。其中的一个苹果骨碌碌地滚到了店门口站着的年轻男子的脚边,然而男子却一动不动地站着那里,根本没有去扶老人的意思,任凭老人自己艰难地爬起来。
老人起身以后,颤巍巍的弯下身子去捡丢在地面上的水果,但店门口的男子却没有弯腰帮助老人捡起他脚边的那个红苹果。
这时候你觉得老人会如何看待门口的年轻男子?如果你恰好经过发现这一情景,你又会对这男子有什么样的想法呢?估计你和我一样,立刻会对男子产生厌恶和憎恨之情,觉得他太没有爱心。
然而,如果我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呢?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为什么我们会对那个年轻人不帮忙产生厌恶之情,根源在于我们习惯用评价代替观察。比如那位妈妈所说的“你总是不听我的话”就是一句评价性的话,如果改为“上个星期,我每天都提醒你一次。”就是真正的观察结果。再如“我家儿子不爱读书”就是评价,如果说“我家儿子已经三天没摸书了”就是观察结果。
如果把观察和评价混为一谈,别人就自然而然地听出批评的意味,即使知道里面包含着爱意,依然会做出反驳。所以,在沟通中,一定要不带评价地描述观察结果。
03
如果你能客观地描述观察结果,接着就要找出自己的感受。感受和想法不一样,感受是不带评价性的,而想法则是带有评价性的。
比如说“你三天没有刷牙了,我感觉很担心”,这里担心就是感受。如果说“我感觉你很懒”,就是在表达想法了。
再比如孩子在家里跳绳,声音很大,你说“你在家里跳绳让我心烦意乱”就是感受。如果你说“你在家跳绳不好”就是想法了。
客观的陈述观察结果,准确地表达感受,然后要找出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如果孩子在家跳绳,你想让她停下来,背后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其实你并不是希望孩子不运动,只是你现在忙于手头的事务想要得到安静。如果不是因为做事,也许你还会和她一起跳一会儿呢,你说是吧?
找到真正的需求后,就可以发出请求。请求和要求不一样,要求是指示和命令,特别容易引起对抗情绪。请求则不同,是为了让情况变得更好,而希望对方做什么。表达请求的时候要让人感觉是请求而不是命令,有时即使你加上了“请”字也会让人感觉是在命令,比如“请你不要再玩手机了”和“能集中精力和我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吗?”两句话,你觉得哪个更容易让人接受呢?
如果接着跳绳的例子来说,你对孩子说“你能去玩其他的玩具吗?”应该比“不要再跳绳了”更有效果一些。
通过使用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的四个步骤,就容易构建一次较为有效的沟通。当然,在沟通中一定要聆听对方的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否则的话,也难形成有效的沟通。
04
“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个步骤虽然简单,但需要一次次操练。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一次是智力上的创造,一次是体力上的创造。”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在大脑里构思,然后付诸行动。按照中国哲学家王阳明所说就是知行合一。所以,非暴力沟通停留在头脑里是解决不了沟通的问题,必须不断地运用到实际中,才能化解误解,有效沟通。
自从我学习了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我就不断地刻意练习。昨天萌萌想把有点气味的运动垫从阳台拿到屋里,萌妈因为在特殊时期对气味特别敏感,所以就想让她不要拿进来,但萌萌执意要拿进来。萌妈让我去和萌萌交涉,于是我便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和她开展了一次谈话。
我:萌萌,我看到你和妈妈因为运动垫产生不同的意见(观察),我有点着急和担心(感受),我希望你们都能开开心心(需求),能请你直接在地板上运动或玩其他东西吗(请求)?
萌萌:我妈妈真是的(评价),这垫子根本没有气味了(观察),她就顾她自己(想法)。
我:萌萌,这个垫子是谁买给你的呢?是妈妈吧。(观察)
萌萌:是她买的,可是她不该不给我玩(想法)。
我:妈妈怀孕前一直让你玩垫子(观察),是吗?
萌萌:是的。那时她都说没有气味,现在却说有气味了,真是讨厌,我感觉她不爱我(评价)。
其实我在和萌萌交谈的时候,我要按照以往的方式,就可能会说她不懂事、不能关心体贴妈妈、不爱妈妈(评价)。如果那样的话,根本不能说服她。所以,我去体会她的感受和需求,接着交谈。
我:萌萌,我知道你特别想在垫子上玩,因为垫子很软很舒服,对吗?
萌萌:是的,还可以光着脚在上面跳舞。
我:妈妈不让你拿进来玩(观察),你觉得很不高兴(感受),是吗?
萌萌:对呀,好长时间都没有在垫子上玩了(观察)。
我:妈妈为什么以前让你玩,但现在不让你玩了呢(观察)?
萌萌:就是她现在怀孕鼻子敏感呗(观察)。
我:如果你非要拿进屋,妈妈会有什么感受呢?
萌萌:生气。
我:对,她会生气不开心(感受)。她不让你拿垫子进屋是为了阻止你跳舞吗(需求)?
萌萌:不是,只是她不想闻气味(需求)。
我:那你看看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既能让你跳舞又能让妈妈不闻垫子的气味呢(请求)?
萌萌:可以铺在阳台上跳或者我到沙发上跳。
一次交谈,少了以往的对抗和争吵,萌萌自己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我在练习非暴力沟通方法的过程中,还会受几十年习惯思维的影响,时不时冒出评价性的话语,这是需要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加以纠正的,但我想,只要自己能够持续进行刻意练习,就一定会使用地越来越得心应手,更好地与孩子或他人进行沟通了。
05
当我们在埋怨别人不理解自己时,需要思考自己的沟通方式是否有误。有时,只要我们改变了沟通方式,也许就有不一样的结果。
从现在开始,尝试着使用非暴力沟通方法,也许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公众号
安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