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2.22【2017-5-12】

#每日学论语#12.22【2017-5-12】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子曰:“知(zhī)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cuò)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xiànɡ)也,吾见于夫(fū)子而问知(zhì),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ɡāo yáo),不仁者远(yuàn)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yuàn)矣。”

【译文】

樊迟询问怎样做才算仁。孔子说:“爱他人。”

又问怎样才算智。孔子说:“了解他人。”

樊迟不太明白。孔子说:“举用正直的人,把他们放在邪恶的人之上,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

樊迟退下,又去见子夏,说:“刚才我去见夫子询问怎样算智,夫子说'举用正直的人,把他们放在邪恶的人之上,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这是什么意思啊?”

子夏说:“夫子所言,内涵丰富啊!虞舜拥有天下,从众人中选拔,举用了皋陶,不仁的人远离了。商汤拥有天下,从众人中选拔,举用了伊尹,不仁的人远离了。”

【微言微感】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方压倒东风。

正邪势不两立,水火互不相容。所以,孔子诛杀少正卯,包公铡了陈世美。除暴安良。对坏人的专政,就是为好人保驾护航。

齐桓公一代霸主,但是死的时候无比凄惨。齐桓公手下有能臣贤相,如管仲、鲍叔牙,有佞臣小人,如易牙、 竖刁、 开方等。在管仲等贤臣协助下,齐桓公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后来,管仲、鲍叔牙等贤臣能将先后离世,易牙、 竖刁、 开方等小人佞臣渐渐掌权,越来越精力不济的齐桓公,老猫不避鼠,管不了易牙等人胡作非为。到最后,几个公子,几个权臣争夺王位,囚禁了齐桓公,把他活活饿死,一直到死后67天后,全身腐烂爬满蛆虫,才被草草安葬。

正人君子,忠臣义士强势执政,震慑屑小,坏人就没有了市场,就不敢造次;小人当道,奸臣执国,好人就要遭殃,老百姓就要倒霉。典型的,比如秦二世胡亥时候,宦官赵高得势,瞒上欺下,指鹿为马,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逼死公子扶苏,杀害大将蒙恬,陷害丞相李斯,以至于官逼民反,天怒人怨,赢氏数代苦心经营的大秦帝国浑然倒塌。类似的大宋朝,奸臣潘仁美得势,满门忠烈杨家将倒霉;奸臣秦桧得势,忠心报国的岳家军就被“莫须有”了。

孔子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关于“错”,有三种解释:其一是同“措”。意思是放置于,本句的意思,就是把好人放到坏人上边,压着坏人,管着坏人,震慑坏人不敢胡作非为。二是砥砺。意思是说,“错”就是磨玉的粗磨石,对坏人打磨,涤除玄鉴,扬善去恶,使之变好。第三种是罢黜。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诸枉滚蛋,坏蛋消失。

魑魅魍魉,不敢见光。钟馗若在,小鬼自然不敢招摇撞骗。正直的人,仁义的人,嫉恶如仇的人,忠勇爱国的人,执法如山的人,被授予绝对权力,被委以权柄重任,商鞅掌权,甘龙蛰伏;李广巡疆,胡马莫敢度阴山;包公下郴州,贪官污吏浑身发抖。

但这句话最关键的似乎不在于此,而在后半句:“能使枉者直”。“举直错诸枉”的目的是什么?消灭诸枉吗?

不是的。是为了让“枉者直”。让恶人弃恶从善,让坏人迷途知返。打败对手最好的办法,是让对手变成帮手。消灭敌人最好的办法,是把敌人变成盟友。让礼崩乐坏的混乱社会风清气正,一方面是依法治国除恶务尽,一方面是实施教化弘扬正气。有胡萝卜吃,兔子何必去冒险毁坏庄稼,有大棒震慑,兔子自然要掂量一下偷嘴吃的代价。

樊迟问仁、问知,目的是什么呢?

樊迟这个人,天分不高,志向不远,但是很务实。樊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还懂种田。未拜孔子为师之前,他已在季氏宰冉求那里任职。孔子回鲁后,樊迟才投身孔门。

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慝、辨惑”等。他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齐师伐鲁,冉求率“左师”御敌,冉求认为他能服从命令,以其为车右。鲁军不敢过沟迎战,他建议冉求带头,冉求纳之,鲁军大获全胜。

从樊迟这些背景来看,他问仁、问知,应该是根据自己已经在跟着冉求师兄做事,希望学习为政之道,希望建功立业。所以,孔子本着“因材施教”原则,就告诉他“举直错诸枉”的为官为政之道。

一代伟人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对人,做对事,这是为政关键。

关于“仁”,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论语》中一共记载了十三则弟子问仁,其中,樊迟与子贡各三次,子张两次,子张、仲弓、宰我、司马牛、原宪、颜回各一次。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非直接性的问仁,孔子回答问题的角度各异。

这一次,樊迟先问仁,后问知。“仁”者有智慧,智者有仁心,相辅相成,就堪称完美了。

孔子说过,“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

光有情怀,有爱心,没智慧,没能力,好心未必能成好事。并非亡国之君,他也想有所作为,他

先做好事,能成好事,助人而不伤自己,成就别人也成就自己,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智者境界。

也就是说,所谓的知(智),对为政者而言,就是知人善任,用光明驱逐黑暗,用秋风横扫阴霾。

正人君子在庙堂,奸邪小人去牢房,于是乎风清气正,国泰民安。

对医者而言,何为知(智)?

医者仁心,爱人如己。有良好医德的人看病,不会盯着患者的钱袋子。他会认为,选养生比治病重要,安心比恐吓重要。他会先树立病人信心,既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能恐惧焦虑,用积极驱逐消极,用毅力坚定信念。然后呢?对待恶性的,采用断舍离,该切除果断切除,该化疗马上化疗;对待良性的,重在调理健身,身体好了,免疫力强,病魔也会躲着走。

上医医未病之病。好的医者,调养比治病重要,健身比调养重要,习惯心态比运动锻炼还更重要。

对教育者而言,何为知(智)?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聚焦学生身上的真善美,聚焦孩子身上的仁义礼智信,如阳光普照,如春雨润泽,好思维发展了,好习惯形成了,好心态成长了,还用我们天天盯着缺点,揪着小辫,严防死守纠错吗?

根深叶茂,大树何惧风雨?正义凛然,君子怎会走歪门邪道?一个人,自立则自强,自强则自信,自信则自尊,自尊则不愿意卑微地苟且。

就像好老师上课,内容好,讲得好,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得如痴如醉,对学习欲罢不能,还需要老师不停地维持秩序?

而且,风气、氛围、环境、集体影响,同样至关重要。一个班级,都是阳光大气的学生,都是积极上进的学生,都在比学赶帮超,哪里还有混日子学生的市场?据说,在衡水中学,人人都在争分夺秒学习,连跑操前排队、吃饭打饭排队的几分钟零散时间都不舍得浪费。在这样的氛围里,混日子的学生哪里有市场,谁跟你一起瞎闹?谁来跟谈你风花雪月?

为政也好,团队管理也罢,说到底就是“榜样加底线”。无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规矩和底线还是必须的。底线明确了了,规矩形成了,剩下的就是守护。不容忍轻易突破,一旦发现犯规者,必须果断处理,就像对待电脑病毒,一旦发现铲除,刻不容缓,避免“破窗效应”。当然,真正好风尚的形成,不是靠惩罚,而是靠弘扬正气。所以,发现榜样,培养榜样,宣讲榜样,让榜样“滚雪球”发展,人人都成榜样了,或者大多数都成榜样了,风清气正,何愁之有?

同理,教书育人,班级管理也是这样。恐吓不是教育,管制也不是教育,立德树人,重在培德,重在唤醒学生正能量。那种一味严苛,不信任学生,不尊重学生,不把孩子当孩子,冷嘲热讽,羞辱打骂,控制遏制,严防死守,哪里会有真正的生命觉醒?

补差、补差,越补越差;改造、改造,改了还造。

对教育者来说,“仁”,就是对生命心存敬畏,对儿童充满热爱;“知”,就是尊重、信任、唤醒、帮助。帮助听不懂课的孩子,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分享,学会合作,然后成为课堂的明星。越会学越想学,越成功越努力。学生一旦愿意学习,主动学习,想学会学,也就没有了差生,何用补差?

(0)

相关推荐

  • 且学夫子为人师——《论语》悟读【269】

    业师易得,人师难求. <论语>第十一篇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冉氏,名求,字子有) ...

  • 国学笔记||爱提问一定是好事吗?

    导语 我们小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勤学好问.<论语>中有很多对话就是孔子的弟子问他问题,他耐心作答.孔子也提倡大家勤学好问,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任何事情过犹不及,好问过了头也未必是好事. ...

  • 【传统文化讲堂】《论语》第58.59.60期(附精彩视频)

    第58期课程 一.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二.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三.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 ...

  • 冉(rǎn染) 逐渐,渐进.常作"冉冉".<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楚辞·七谏>:"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

  • #每日学论语#13.22【2017-6-4】

    #每日学论语#13.22 [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fú)!"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子曰:"不占(zhān ...

  • #每日学论语#14.22【2017-7-4】

    #每日学论语#14.22 [原文]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译文] 子路向孔子请教侍奉君主之道.孔子说:"不要阳奉阴违地欺骗他,而应该当面犯颜直谏.&q ...

  • #每日学论语#15.22【2017-8-18】

    [原文] 子曰:"君子矜(jīn)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矜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与人团结而不结党营私." [微言微感] 这个世界的混乱 ...

  • #每日学论语#17.22【2017-10-13】

    #每日学论语#17.22 [原文]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yì)者乎?为(wéi)之,犹贤乎已." [译文] 孔子说:"酒足饭饱整日不做任何事,空 ...

  • #每日学论语#19•22 【2017-11-26】

    #每日学论语#19·22 [原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 ...

  • #每日学论语#3.22【2016-9-7】

    #每日学论语#3.22[2016-9-7] [原文]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q ...

  • #每日学论语#4•22【2016-10-2】

    #每日学论语#4·22[2016-10-2]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dǎi)也." [译文] 孔子说:"古人言谈不轻易做承诺,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耻 ...

  • #每日学论语#5.22【2016-10-28】

    #每日学论语#5.22[2016-10-28] [原文] 子在陈,曰:"归与(yú)!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fěi)然成章,不知(zhī)所以裁之." [译文] 孔子在陈国,说 ...

  • #每日学论语#6.22【2016-11-25】

    #每日学论语#6.22[2016-11-25] [原文] 子曰:"智(zhì,下同)者乐(yào)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lè),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qu ...

  • #每日学论语#7.22【2016-12-24】

    #每日学论语#7.22[2016-12-24]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音tuí)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行赋予我,桓魋他能够奈我何?&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