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9.3【2017-1-31】
#每日学论语#9.3【2017-1-31】
【原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
孔子说:“用麻织礼帽,是合乎礼制的;现在的人们改用丝帛,说这样节俭,我遵从大家的做法。君臣相见,做臣的先在堂下跪拜,这是合乎礼制的;现如今大臣直接到堂上跪拜君主,这样就过于骄泰了,即使违背众人意愿,我仍然主张先在堂下跪拜。”
【微言微感】
关于“礼”,我一直是抗拒繁琐的。
《道德经》上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我以为:“礼”,重要的是心诚,是态度,而不是虚情假意。啰哩啰嗦。
学生见到老师,是不是一定要马上立正,鞠躬九十度,面带笑容,声音洪亮:“老师好!”
未必!
如果不尊重老师,这样做了,心里没有,依然没有意思。如果尊重老师,发自肺腑,热情招呼也好,甜甜一笑也好,真实而自然,不是也挺好吗?
孔子一生都在推广他的礼,他最初就是以“知礼”而闻名。孔子研究过丧礼,研究过祭祀之礼,也研究过迎来送往之礼。在鲁国国君的资助下,孔子还曾经洛阳找老子学礼。
孔子很自信,有一次,他在匡地被困,大家都很担心,唯独他弹琴如故,根本不担心会有危险,理由很简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意思是,“古礼集大成者是周文王,他死后,他的礼乐文化都在我这里。”
孔子对待礼的态度,不是泥古不化,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他也提倡与时俱进。比如帽子的用料,原来用的是麻料,做工麻烦,费工费时,价格昂贵,后来流行用纯丝的,做工简单了,价格也就便宜。孔子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用孔子的话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说通俗些,只要感情有,喝啥都酒。戴帽子是礼节,戴了就可以了,有钱的戴貂皮的,没钱的戴草帽也行。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符合礼的要求,就可以了。
但有一些礼,孔子是不愿意随波逐流的。
《八佾》中,有一段“爱礼存羊”的故事,说的就是孔子和子贡。周朝之初,上到周天子,下到诸侯大臣,都是很重视礼仪的。周天子每年秋冬之交把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接受了历书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只羊祭庙,然后到朝廷听政。
后来,礼崩乐坏,周天子没有了威仪,各国诸侯也不把礼仪当回事了。子贡在鲁国主持礼仪工作的时候,鲁国国君不亲临祖庙,也不听政,只是杀一只羊应付了事。所以子贡想把祭庙的那只活羊也省去算了。孔子说:“你爱惜那只羊,我爱惜那种礼。”
关于见面礼,古时候有拱手礼、跪拜礼,后来有拥抱礼、吻面礼、吻手礼、握手礼、鞠躬礼、致敬礼……
本则的“拜下”和“拜乎上”,有4种说法:
1. 觐见君王,先在台阶下跪拜,然后到君王面前跪拜;
2. 君王有赏赐,臣下一定走下去,面朝君王,跪拜感谢,现在原地不动行个礼就算过去了。
3. “拜下”是君王尊敬贤臣能人,“拜上”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如今只有下级给上级敬礼,而没有礼贤下士。
到后来,君弱臣强的时候,那些位高权重的重臣,日益骄横,图谋不轨,开始通过僭越来试探和欺负君主。秦二世时候赵高指鹿为马,汉献帝时候董卓带着佩剑上朝不參不拜,康熙帝刚登基时候鳌拜桀骜不驯,对小皇帝参拜都找理由省去了。
孔子为什么反对省略参拜觐见之礼?一切骄横之心,傲慢之情,往往都是从失礼和僭越开始。
雍正皇帝曾经说过,有心为善,虽善不奖;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他特别看重行为背后的本心。礼,表达的是尊敬,友好和敬畏。没有仁义发乎于心,徒有形式的礼,有什么意思呢?
礼的本心是尊重,尊重首先从自我尊重开始。
学生正上课,或者用餐,看见我经过,起立问好,我很不习惯。在学校,最大的事就是上课,一切影响上课的事情都是不应该的。学生正上课,你走过来影响了他们,还强调要他们给你打招呼,那不是本末倒置吗?
但是,典礼仪式的礼则不同,一定要庄重严肃,一丝不苟。每天早上升旗仪式,国歌声响,所有人闻声肃立,停下一切事,面朝国旗敬礼,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每学期开学典礼,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见面礼,保洁、保安、食堂师傅也都请上主席台和学生见面,这是一丝不苟的。每节课上课下课师生问好礼再见礼,这是一丝不苟的。
礼,在很多时候,捍卫的是规则,表达的是态度。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我看重的是彼此舒服。典礼和仪式,我则更看重其教育意义。
不过,很多时候,在社会上礼被庸俗化了。比如一些地方的葬礼,雇人“啼哭”,雇人送葬,雇和尚道士超度,铺张浪费,极尽奢华,死人折腾活人,活人逢场作戏,完全忘记了葬礼的目的。
孔子同意礼帽材质的节俭,不同意礼节流程的简化,他在捍卫的是恢复周礼,恢复尊卑的秩序。后来人的繁文缛节,一味追求外在奢华,应该深受其影响。
我们学论语,学传统文化,有所为,有所不为,重要的是内在的态度,而不是假模假样,惺惺作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