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阅读的孩子,成绩都优秀?4个方法解析阅读学习技巧
今年九月,全国中小学开始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改编后的语文教材,除了古诗词篇幅增多、背诵内容增量、理解深度增加之外,课外阅读也被放在了重要、突出的位置上。
阅读有多重要?用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的话来说:''阅读量上去了,孩子的成绩不会差;阅读量不提高,未来15%的孩子再努力也做不完高考题。''这句话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语文为王的时代,阅读能力不提升,将成为中考、高考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阅读思维和方法呢?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系统地分享一下,关于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一、 基于学生阅读现状的认识
1.阅读是一切科目学习的基础,已经成为共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杜甫说的这句名言哪怕流经千年,也没有褪去它经典的色彩,今天用在孩子的学习上也是显得颇为贴切。
如今暴发户和土豪的时代已经远去,正被知识经济时代所替代。如果现在要找一个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标签,那就是知识,而获得大量知识的前提则是阅读。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养成阅读的习惯,不仅语文科目的学习可以得心应手,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也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大多来自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又大多来自阅读。在信息流量剧增的今天,阅读能力的高低已成为个人能否成才的重要条件之一。乐于阅读、善于阅读正是成功者的重要品质,这种认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父母的共识。
2. 阅读已成为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编对55名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55份问卷,实际收回52份。从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到如下情况:
从阅读的态度来看,''很喜欢''占比52.46%,''喜欢''占比36.07%,''一般''占比11.48%,''不喜欢''为零。
从读物的类型来看,数量最多的有四种:小说类35人,科普类31人,历史名著类30人,童话故事类29人。
从阅读的动机来看,选择''兴趣爱好''52人,''同学或朋友推荐''18人,''生活环境熏陶''11人,''父母或老师要求''8人,''无聊没别的事情做''2人,''其它''8人,''应付考试''无人选择。
从阅读的好处来看,“扩大知识面”53人、“提高学习成绩”25人、“积累优美词汇”39人、“好玩有意思”14人。
二、 如何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所认同,那么,掌握正确的方法就成了阅读的重中之重。很多人认为,阅读就是用眼睛看。但实际上,有效的阅读行为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看''、嘴''看''、手''看''。这就是''四到''读书法: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要让孩子在阅读中真正做到''四到'',可以从4个方面入手。
1. 先扶后放
要引导孩子进入阅读的大门,就必然要让孩子的阅读能力经历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在开始之际,父母应当通过示范、提醒、启发等方式扶他们一把,等孩子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方法后,则逐渐减少帮助和干预,慢慢放手,直至孩子能够独立、高效的阅读。
2. 先易后难
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由易到难是极重要的。一般来说,阅读内容的生字词不超过字词总量的5%。在体裁上,学龄前儿童应以绘本、童话故事为主,小学生则以记叙文为主,辅以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在文体上,可以先是童话、传奇、民间故事,再是诗歌、小说和新闻等。
3. 先单篇短章,后读成本书
经常有父母抱怨孩子:读书没有耐性,一本书读了开头就搁下不读了。其实这不是没有耐性,而是跟孩子的年龄、认知、理解能力有关。对于年龄还小的孩子,非要让他读完厚厚的或比较枯燥的一本书,本身就是不恰当的。
中小学的孩子正处于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期,即便坚持读完整本书,也免不了糊里糊涂,不知所云。因此,与其贪多做无用功,还不如先读单篇短文,再指导孩子读长文或名著。
4. 先精读后略读
精读侧重于阅读理解、领悟和分析;略读侧重于快速地捕捉某些信息。精读与略读都是最终应掌握的阅读方法。
不过,由于孩子阅读能力有待发展,而且其阅读的任务更侧重于获得知识基础,所以精读的训练应该放在前面,待精读训练基本过关后,再进行略读训练。
三、 培养良好的阅读心态
阅读心态与阅读效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正向相关的,即:心态越好,阅读的效果就越高。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心态,是很有必要的。父母不要抱着功利的心态去要求、督促孩子读书,那样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那么,阅读的时候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心态呢?
1. 纯洁的心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在阅读之前,把一切无关的、混乱的、繁琐的念头全拭去,使心境如一块水晶、一池春水。这样阅读文章,思路才会清晰,记忆才会深刻,理解力和吸收力才会更强。
2. 安静的心绪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吸收与思考并存的过程,家长要引导孩子明白,阅读的关键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为什么有的孩子一个月读十本书,却不如有的孩子一个月读一本书?这是因为孩子''如饥似渴''地吞下了''人参果'',却来不及细细体会个中滋味。所以,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家长要引导其摒弃心中的慌乱与烦躁,让心绪保持安稳平静。
3. 乐观的心情
乐观的心情,是顺利达成目标的保障。在阅读中,当孩子遇到问题、难题时,父母要鼓励其建立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而不是反感的逆向心理,鼓励孩子像对生活充满理想、希望、热情和信心那样去对待阅读。
4. 专一的心态
阅读时要将全部注意力倾注在阅读中,才能加强视觉感官和思维活动的联系与互动,促使大脑皮层处于持续兴奋状态,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这也是阅读最有收获、最有感悟的状态。
5. 渴求的心志
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帮助孩子明确阅读的目的,然后再引导孩子怀着求知若渴的迫切心情去读,集中注意力,以深厚的兴趣和爱不释手的感情,阅读效果才会更好。
四、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做到乐于读书,善于读书
是否乐于读书,善于读书,将是孩子未来能读多少书,又能在阅读中收获多少知识的关键所在。
1. 激发孩子的兴趣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怎么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爸爸说,妈妈劝,软硬兼施,好话说了一箩筐,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怎么办?其实,最好的激发方式不是言传,而是身教。
有的家长总抱怨,孩子放学回家只知道看电视、玩手机,管都管不了。其实最大的问题就在家长身上。在家里,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起好榜样,放下手机,捧起书本,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阅读、爱上阅读,这比什么话都管用。
2. 把读书当作一项消遣,而不是任务
与其以任务的形式要求孩子读书,还不如在轻松的氛围下,安排一小段时间,与孩子一起读读书;在外出时,带上一本书;在公园里,在郊外,在河边,在清新的空气下,在鸟语花香的环境里,与孩子一起读书。
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引入书的世界,使读书成为孩子的消遣活动。
3. 帮助孩子选择好书
实践证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需要那些与他们年龄、兴趣、能力相适宜的图书的。图书不需精装,也不用高雅,应该让孩子多接触不同方面的读物,如报纸、杂志甚至街头标语广告、商品包装等等。通过这些文字读物,让孩子明白:语言文字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都是非常重要的。
怎么帮助孩子选择图书呢?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建议如下:
3——6岁的儿童,喜欢配有彩色图画的小故事、科幻故事、诗歌以及关于动物方面的童话。那些短小、生动、有趣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6——9岁的儿童,对于书籍开始有了自己的兴趣和偏好。在父母的引导下,可以让他们尽量自己去选择,只要不是负面的书籍,就不要去干涉。
9岁以上的孩子喜欢一些幽默小品、民间故事、长诗、名著简本以及侦探故事等。
五、 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要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就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由于年龄不同,所读书籍的内容就不同,那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也就不同,所以写读书笔记需要采取的方式就因人而异。
这里重点说说6——15岁孩子写读书笔记应该掌握的形式和方法。
1. 写读后感
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一定会有所收获和感悟。这时可以写一篇内容完整的文章,也可以用随感录的形式写出阅读体会;可以就书文的全篇来写,也可以截取其中一部分来写。在写的过程中,不要大段引用原文,应该着重于联系生活、学习、环境来写,几百字不多,几十个字也不少。
2. 写差异体会
读完了几本(篇)题材类似的书籍后,可以让孩子思考:不同的作者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如果见解相似,那谈问题的角度和引用的材料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写的时候,把见解相同的内容放在一起写,但对见解不同的要重点写:可以将分歧的地方叙述出来,也可以对比列出各人的见解,最后写出自己的看法。
3. 写详细的内容提要
阅读完成后,写一篇详细的内容提要,其效果比重读一遍要好得多,这对加深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作用。写这种读书笔记,既要总领书文的主要内容,又要分列出各方面或各部分的内容,对于认为重要的部分可以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
4. 发挥想像,大胆补充
读完了一本(篇)书文,如果觉得内容不够完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在读书笔记中大胆地给予补充,让原来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美。当然,补充必须要围绕中心内容来阐述、引申、发挥,而不是不着边际,胡乱瞎扯。
5. 做好摘录,充实大脑素材库
对于科技文中的关键性内容、理论著作中精辟的论述,文艺作品中精彩的描绘或者发人深省的警句,可以在读书笔记中摘录下来。摘录要少而精,也可以在摘录之后写一点自己的认知和体会。
6. 学会质疑,敢于批驳
书籍和文章都有不同程度的权威性,家长在引导孩子尊重权威的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学会质疑,不盲从。在阅读中遇到观点有分歧的,可以在读书笔记中提出来并写出自己的看法,尽量做到矮小精悍、观点鲜明、切中要塞、以理服人。
7. 学会画重点,写批注
在阅读中经常会看到令人心动的内容,为了加深印象或留待以后温习,可以在书上作出标注,并写出自己的看法,在写的时候力求言简意赅,少而精。
如果书籍是自己的,那就在阅读时手执铅笔,随时圈画,不要顾虑书籍干净与否,因为一本书的价钱和优秀的学习成绩相比,那是没有可比性的。当然,如果是借来的书就不要涂画了。
结束语:
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不会阅读,又怎么得高考?让孩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占领语文学习之高地,也才能奠定未来成功人生之基础。
关于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