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模仿者:只学到了衡中的“形”,没学到衡中的“神”

教育·美文·感悟

-1-

一位学生家长在后台留言,说他们那儿的县一中正在学习衡水中学。

现在学校取消了曾经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学生光在教室里的时间就达到了12小时。

这位家长说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作为一名教师,我既参观过衡中,也参观过一些学习衡中的学校。

有些学校,真的是照抄了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就连跑操也和衡水中学一模一样,也是密集排列队形,也是跑操前一人手里拿一个小纸条。

只不过,从来没听说哪所高中因为学习了衡水中学而声名雀起,学生的高考成绩突飞猛进。

-2-

原因在哪儿?

个人以为,是因为很多学校只学到了衡中的“形”,而没有学到衡中的“神”。

精确到分钟的时间安排,跑步时也要拿上书或纸条,排队买饭时还要背单词……

这些其实都只是衡水中学成功的外在表象。

衡中的成功并不在于紧张的时间安排,而在于通过管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在衡中,教师、学生、家长的目标一致性是其他学校不能比的。

比如媒体报道过有学校因为班主任没收了学生的手机,或者老师批评了上课捣乱的学生,而遭到家长怒怼的新闻。

这样的事情,在衡中不可能出现。

衡中的师生关系相当融洽,在一个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全体学生以及背后所有的家长,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像是一个临时的大家庭,目标完全一致,步调完全一致。

记得儿子上衡中时,每次考试前都会搞些小活动,提些小要求,比如某科成绩考好了,可以要求该科老师请自己去教工食堂吃小火锅。

有些任课教师,甚至会在家里包好了饺子,带到学校来给全班同学吃。

而所有的家长,也都是全力配合老师的工作,都想着为班级出力,而不是挑老师的毛病。

-3-

其实衡水中学一开始也是一所烂校,好教师留不下,好学生不愿意来,高考成绩更是糟糕透顶。

而最终,让衡水中学发生天翻地覆改变的,是一套公平、科学的管理制度,让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简单地说,衡中的管理模式是一线教师优先,成绩好的教师优先。

学校住宅楼最好的楼层、最好的位置给一线骨干老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重量级荣誉称号,领导干部一个指标也不占,全部给一线的教师。

在用人问题上,更是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只要管理有水平,班级成绩好,就会得到提拔重用。

很多非常年轻的教师,就因为长年成绩突出,从普通教师到班主任再到年级主任,最终成长为校级领导。

更令人钦佩的是,在衡中,很多校级领导都仍然任课,当班主任,不脱离教学第一线。

2010年,法制晚报对年级主任张玉滨采访时,张老师曾告诉记者,学校的特级教师,没有一个是校级领导;2006年,因为衡中高考考出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上级和学校奖励高三的每位老师平均近2万元。这些奖金,学校领导是没有的。

如今,身为特级教师的张玉滨也成长为衡中的校级领导,“学校的特级教师,没有一个是校级领导”这句话不再成立,但我相信,衡中仍然会坚持以前的原则,只会把特级教师提拔为校领导,而不会当了校领导还和一线教师抢特级教师名额。

只要干得好,就有前途,就有钱途,老师们当然心无旁骛,也就有了全体教师的以校为家。

学校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老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衡中形成了良性循环,留下的都是肯干、能干的老师,来衡中的都是想上学、成绩好的学生,背后都是全力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成绩怎会不好!

-4-

反观一些学校,管理混乱,内耗严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学校干工作的时候一线教师先上,分奖金的时候学校领导先拿;当班主任的时候没人出头,提拔干部的时候争先恐后;会教书的老师永远在一线拉车,不会上课的却天天举着鞭子吆喝……

这是某些学校的常态。

既然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干的不如看的,看不如捣蛋的”,老师们当然就不会把心思用在工作上,优秀的教师纷纷离开,留下的教师也都渐渐懈怠,心里打自己的小九九。

同样是在学校上课,人家想的是怎样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你想的可能是怎么送礼,怎么跑官,怎么课余时间办班。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怎么可能以校为家,怎么可能爱生如子。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好老师留不下,好学生也留不下,家长和老师互相猜疑,领导和一线教师矛盾重重,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样的学校,抄一份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来,又有何用?

-5-

衡水中学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些形式,而是其管理的内核。

一个学校学生的成绩上不去,归根结底还是管理存在问题。

而学校管理的关键点不在普通学生,不在普通教师,而在于决策者的思维,在于决策者的水平。

只要管理上去了,师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你自己就是名校,还用学什么衡中!

如果不改变头脑里那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只想靠一张抄来的作息时间表来压老师、管学生,只能是东施效颦。

作者:遗君明珠,教师,时评人,自媒体平台作者。侧重于教育、美文、人生感悟。多篇文章创造千万级阅读。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