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衡中家长胡子宏写的文章都是“毒鸡汤”吗?

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
mingzhudz(读者)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看到胡子宏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胡说”不是毒鸡汤,只怪你消化不良: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早已率先垂范》。
文章中说,另一位公号作者称他的文章是有毒的“励志鸡汤”,里面列举了胡老师的一些典型观点进行批评。
胡子宏老师是知名的衡中学生家长,他的孩子是衡中毕业生,高考时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
胡老师是衡水中学的支持者,一直对衡中的教育模式赞赏有加。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们对胡子宏老师文章的争议,也是对衡水式教育的争议,这样的争议其实颇具代表性。
胡子宏老师的文章是不是“毒鸡汤”?借此机会,作为同样天天在煲“鸡汤”的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02
毋庸讳言,现在“心灵鸡汤”或“励志鸡汤”算不上什么褒义词。
但笔者倒觉得,用“鸡汤”来形容一些励志的文章非常恰当,我们不必谈鸡汤色变。
大家都知道鸡汤有营养,那么,把那些对人的心灵有营养的文字称为心灵鸡汤,并无不妥,也不应该是贬义。
尤其在教育领域,更少不了鸡汤的滋养,年轻人正是长身体和思想定型的时候,生活上多喝点鸡汤保健身体,教育上多听一些大道理端正思想,这没有错。
按某些人的归类,一部《论语》,里面其实也有浓浓的鸡汤味道。
03
当然,虽然鸡汤是有营养的,但鸡汤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这应该是一个常识。
比如孩子已经非常健壮甚至有些肥胖,你还天天给他煲鸡汤喝,这对孩子有害无益。
反之,如果孩子营养不良你却告诉他鸡汤有毒,也是在坑孩子。
不同的孩子要喝不同的鸡汤,才是正确的做法,这在教育上,叫做因材施教。
比如笔者文章里多次引用过的那则教育故事:
冉求问孔子:“事情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
子路问孔子:“事情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有父亲兄长健在,怎么能一听到就行动呢?”
子华对此感到奇怪,说:“我冒昧地提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俩提的问题一样,而您的回答却完全不同呢?”
孔子说:“冉求做事畏缩多虑,所以我激励他。仲由胆量大做事冲动,所以我要抑制他。”
孔子说得没错,但如果冉求的家长听到孔子说给子路的话,子路的家长听到孔子说给冉求的话,然后不假思索就去照着教育自己的孩子,很可能会有害。
04
在现实中,我们去饭店,不用担心会喝到毒鸡汤。
因为饭店有卫生部门进行检查,有毒的食品是不让卖的。
同样,网上那些贩卖毒鸡汤的公号,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负面的作用,有关部门一直在打击,已经封了不少。
胡子宏老师的文章我不是每篇都看,但印象里似乎没有什么被处理的文章,更没有听说过他被封号。
可见,他的文章也许应该算鸡汤,但不应该扣上“毒鸡汤”的大帽子。
教育孩子,没有一条绝对正确的金标准。
对天天在外面疯跑的孩子,当然应该要求他在家里多看会儿书,而对于天天坐在书桌前的孩子,则应该要求他多出去跑跑。
对过于叛逆的孩子,我们应该要求他们听话,对过于听话的孩子,我们也应鼓励他们自主。
胡子宏老师的文章,或者衡水式的教育,也只是适合一部分学生,而不是全部。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里也总结过,外地上衡水中学读书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于小康到中产这样的家庭。层次更高的家庭可以不在乎高考,层次太低又折腾不起。
而不论是胡子宏老师的文章也罢,衡水式教育也罢,大家是可以主动选择的,看或者不看,去或者不去,学或者不学。
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同样的文章对他可能有益,对你可能有毒。
但我们不能因为不对自己的口味,就告诉别人说:看!这是毒鸡汤!
05
作为一名教育领域的写作者,笔者也是一直把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教训变成文字,呈现给大家。
我想,肯定也是对一些人适合,对另一些人不适合。
说实话,即使对同一个孩子,很多时候也需要不同甚至相反的教育方法。
因为,孩子的状态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教育要随时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整。
就在前两天,有读者问我,说他孩子所在学校有同学轻生,想知道我有没有担心过自己的孩子。
我回答说,我的心一直在悬着。
所以我的做法是:一直在激励,时时在担心,经常会开导。
我会给孩子一边励志,一边减压。
正像我在文章中写的那样,我希望你拼尽全力,但接受最差的结果,我希望你成才,更希望你平安。
幸好,这么多年儿子虽然屡经挫折,但总是很快能够调整到位,接受现实,再出发。
我的文章也始终秉承这一原则:鸡汤免费,尽量多样化,请大家按需取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