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5.3【2017-7-30】

#每日学论语#15.3

【原文】

子曰:“赐也,女(rǔ)以予(yú)为(wéi)多学而识(zhì)之者与(yú)?”对曰:“然,非与(yú)?”曰:“非也,予(yú)一以贯之。”

【译文】 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学习得遍数多了才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将把握事物的基本道理这一种思辩方式融会贯通于整体,因而才进入浩瀚之境的。”

【微言微感】

什么是一以贯之?

孔子为什么要和子贡说这些?

孔子曾经和曾参说过类似的话:

孔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夫子说的一以贯之的东西,曾参的理解,就是夫子一贯坚持的仁,具体讲就是忠恕。

孔子和子贡也曾经说过一以贯之的类似言论。

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夫子说:“其恕乎!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次,孔子主动和子贡再次谈起类似的话,是因为弟子们有一些人心浮动,包括大师兄子路,都已经应为处处碰壁,颠沛流离沉不住气了,悲观失望,很有情绪了。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对子贡的这次谈话,也是发生在在陈绝粮期间。

当此之时,孔子意识到必须稳定人心,而且应以此次困难为契机,对弟子们进行教诲。

他将博学多闻,辩才无碍的子贡叫了过来,问:“赐啊,你是不是认为我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了很多东西,而且能记住呢?”果然,子贡回答说:“是啊,夫子。——难道您不是这样的人吗?”孔子说:“当然不是,我最大的特点是我用一种精神将我的一切贯穿起来。”

在《论语  里仁》部分,孔子还说过:“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由此可见,孔子说的“一以贯之”的,应该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特别喜欢这个“一以贯之”。

板桥先生应该也是喜欢的,而且爱屋及乌,还喜欢上了具有这种精神的竹。他在诗中写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生命的成长,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要着急,不要懈怠,永不言弃,种子的力量势不可挡,萌芽、生根、破土、发芽、迎风招展,到时开花,神造万物,生命有序,各安其时,成为美好。

“一以贯之”,孔子说的是仁,老子说的是道,荀子说的是法,王明阳说的是知行合一,我说的是“且行且思且成长”。

我的小学在村上,初中求学在乡里,父母都是目不识丁,兄弟姐妹都是在家务农,个人智商中等偏下,七岁入学一张白纸,八岁复读被迫留级,如果不是笨鸟先飞,我的正常途径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标准农民。

我知道,除了努力,我一无所有,所以,“一以贯之”——把应该做的事,变成喜欢做的事,且行且思且成长。

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是是最勤奋的;我不是最玩命的,但是最能持之以恒的。细水长流,水滴石穿,成长是个慢功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