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博科普】福州古厝系列(83)含光塔
含光塔
含光塔,矗立在敖江南畔斗门山上,故又称斗门塔,它巍峨挺拔,为连江城郊一大胜景。“含”者,“衔”也。每当旭日东升,它就为县城衔来第一缕曙光,故而得名。200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连江县志》载:“斗门山在安庆里江之南岸,顶有含光塔,七层,明邑人吴文华造。”
吴文华(1521—1598),连江人,字子彬,学识渊博,历官三十余年,政绩卓著。他热心桑梓,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出资建了这样一座雄伟的塔,为连江增光添色。
含光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塔,原高25.2米。经过整修,含光塔不再倾斜,并且比原先长高了1米多,现在的高度达到26.87米。
含光塔每层叠砌出檐渐收而上,石阶沿塔心柱绕壁盘至顶层。下有石构八角塔基和须弥座,塔座边宽2.28米。
上有八角攒尖顶,置葫芦形塔刹。第一层高4米,往上逐层缩减,塔内设花岗石三角形石阶,绕塔轴中心盘旋而上。
含光塔除基座、翘角用花岗石外,佛龛、塔檐出拱均以红砖砌造,各层设一门七龛,门面西,各面有不规则架孔(十四乘十七点五厘米)。
七层塔檐下正南面嵌花岗石阳刻竖碑,碑刻“含光塔”,上款:“大明万历十六年”,下款:“孟春吉旦妙贞募缘造”。它是明代砖塔的重要实例,系连江重要名胜古迹。
历代多有文人墨客为其咏赞。其中清邑人周朝宗题咏含光塔的诗,最为精彩:
七层雁塔势凌空,螺级盘登曲折通。
三柱笔峰城闽左,一江潮水海门东。
摩崖细认前朝字,勒石大书故老功。
百丈罗星临太乙,天然形胜画图中。
据古建筑专家研究考据,目前全国仅存两座楼阁式红砖古塔,含光塔为其中之一,可见其在中国古建筑史上之重要地位。
图文来自:《网然》、福州市连江县人民政府网及网络 |
|
微信号 : fzsbwg 新浪微博:@福州市博物馆 |
赞 (0)